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16年是全市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文化广电体育系统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凝聚精气神,建设新溧阳”总要求,以“重大项目攻坚年”和“环境整治攻坚年”为主题,科学谋划出台文化广电体育相关政策,全力推进文体设施建设、文体活动开展、文体惠民服务、文体产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艺精品创作等各项工作,全面推动我市文化广电体育事业繁荣发展,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溧阳作出贡献。
一、加强战略布局,以两个规划引领文体发展
1.绘就文体发展蓝图。围绕“文化迈上新台阶”和“宁杭经济带重要副中心城市”建设总要求,加强与省、市“十三五”文化体育发展规划的衔接,编制《溧阳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溧阳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突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产业发展、人才建设等专项规划,结合经济新常态、科技新趋势、社会新变化,对未来五年文化体育发展路径作出科学安排。
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示范区创建任务
2.全面提升三级网络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图书馆、文化馆服务设施和管理措施,加快数字化建设步伐,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完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网络,实现市镇全覆盖,与市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在全市推动镇(区)文体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通过以奖代补、结对援助、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扶持文化社团、民间演艺团体等民办文化服务组织,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
3.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继续做到“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常态化。加大品牌文化惠民力度,配合做好“两节”开幕式,精心办好第28届群众文化活动周和第8届民间艺术节。坚持高标准完成“文化三送”目标任务。全年完成送电影4004场、送戏100场、送书3万册次。组织好免费培训班60个、专题展览10场、公益报告会及讲座40场。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120场。
4.精心组织文艺精品生产。围绕国家级、省级“五个一工程奖”、“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重大奖项,规划重点创作项目,认真备战第十二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积极参与文化部“群星奖”的评比,努力繁荣文艺创作。举办溧阳市音乐舞蹈新作品大赛,溧阳市优秀群众文艺团队评比及展演活动,摄影艺术展、精品书画展等。围绕宣传十八大、廉政教育等体裁,编排1-2部古装戏曲、小品进行展演,营造和谐氛围。
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5.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启动社渚傩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5年规划建设,总结社渚傩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经验,丰富傩文化之乡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结合本市民间节庆、传统节日,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进课程、进社区、进乡镇等传统文化展示宣传活动;迎接做好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和由省文化厅组织实施的对所有省级(含国家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年度绩效评估考核工作;编辑出版一本关于溧阳非遗保护方面的书籍。
6.加强文物保护基础工作。完成我市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做好文物系统内馆藏文物的信息采集及数据录入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文保单位的记录档案,针对新公布的文保单位建立独立的电子和纸质全套档案,树立保护标志碑,明确专门管理机构;持续强化日常巡查管理工作,保证巡查力度、巡查质量和巡查内容;与公安、消防部门配合,使文物安防体系日臻完善;继续做好馆藏文物维修、征集工作。
7.推进文物重点项目建设。对“中华曙猿化石地点”和“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展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推进新四军江南指挥部4处旧址及淳化阁帖石刻馆的布展工作;做好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的环境整治、白蚁防治及合剌普华墓、菡子故居、娑陀庙石刻、乐官井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与保护工作;配合省考古所继续做好秦堂山考古发掘工作;积极向上争取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
四、提升文化市场管理能力和水平,推动文化市场有序发展
8.强化文化市场监管。注重事中事后监管,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加强网吧、游艺场所、歌舞娱乐场所等重点部位的日常监管,抓好八小时之外和法定节庆活动等重点时段的监管,抓好各类文化经营场所的安全等重点内容的监管。组织开展“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文化市场调研,积极探索执法工作新领域,推进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和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推行执法数字化建设。
9.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严格按照《行政审批清单目录》开展行政审批工作,进一步梳理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营业性演出、娱乐场所等各类文化市场审批流程,做好上级下放行政审批项目衔接工作,熟悉新项目的审批要求和流程,加强“先照后证”实施过程中与工商部门的沟通,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10.加强广播影视管理。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有效监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和广告播出。强化安全运行管理,不断提高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水平。促进广播电视科技创新和节目创新创优。
五、壮大文体产业经济实力,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11.做好市场主体培育。注重科技支撑和创意引领,加大业态融合创新,着力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技术和自主品牌的骨干文化企业;加强规划引领、政策支持和分类指导,培育一批产业层级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建立健全文化体育产业项目库,对重点文化体育产业项目扎实做好策划、包装和推介工作,组织开展文化体育产业招商活动。
12.构建现代产业大平台。借助国家发改委、国家体育总局确定我市为全国体育产业联系点之一的机遇,构筑产业经济发展大平台,打造以世界级户外生态运动基地和赛事为龙头的体育旅游产业、以康复养生和运动休闲为特色的运动健康产业,引领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发展和提高辐射效应,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
13.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主动跟踪中央、省级文化(体育)产业专项资金申报,修订完善市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完成2016年度项目申报工作。扶持成长型和小微文化体育企业发展,新增文化(体育)企业30家以上,其中规上企业3家以上。
六、认真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体育发展提档升级
14.凝聚体育发展合力。坚持需求导向,创新体育工作体制机制。加大对体育社会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指导、扶持的力度,充分发挥其在全民健身竞赛活动中的纽带作用。以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形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到科学健身指导中来,不断满足群众对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的需求。巩固和深化“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体育工作格局。
15.开展健身竞赛活动。组织举办国际篮球对抗赛,全国体育舞蹈公开赛、全国啦啦操锦标赛、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苏浙皖三省边界友好城市体育健身大联动等品牌赛事活动。全年免费培训与再培训社会体育指导不少于1000人次,完成国民体质监测3000人次。
16.做好各项参赛工作。积极备战十九届省运会,加强业余训练,组织中小学生体育比赛,组队参加江苏省县级田径、篮球等赛事,力争取得优异成绩。做好运动员引进及输送工作,办好国家手球奥林匹克训练基地。
17.做好体彩销售工作。2016年体育彩票总销量确保完成1.2亿元,力争达到1.26亿元; 确保全市体育彩票实体站点数量不低于去年; 体育彩票销售款上缴率达100%,全市体育彩票不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七、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18.抓好文体系统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落实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积极打造“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清廉为官、事业有为”的干部队伍;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防止“四风”反弹。积极做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答复,做好来信来访、民生聚焦等信访答复,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
19.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制订人才激励政策,编制人才工作计划,做好江苏省“五个一批”、常州市“六个一批”人才培养,积极推动以项目合作、聘任制等方式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开展“名师带高徒”活动,组织参与各类专业培训,提升系统人员业务素质,为文化广电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