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今年以来,市水利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工程)部署,以防汛防旱安全为中心,以年初既定水利发展任务为目标,不断加快项目建设,扎实防汛基础,狠抓行业管理,水利水务各项工作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一、2016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一)防汛防旱取得全面胜利今年入汛以来,我市连续遭受强降雨侵袭,带来了历史罕见的滔滔洪水。入梅以来,梅期持续32天,比常年多11天,梅雨量700.5毫米,是常年的2.5倍。同时,上游客水过境压力巨大,全市河湖库水位全面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分析今年的雨情、水情、汛情、灾情,有四个“超历史”:一是短时降雨强度超历史。今年虽然梅雨量次于1991年,列历史第二,但短时降雨强度超历史极值,梅雨期间共有3轮强暴雨过程,特别是7月1日至3日出现历史罕见的连续大暴雨,3天降雨量335.8毫米,为本市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值。二是上游客水过境量超历史。位于我市上游的郎溪、广德、高淳均出现强降雨。我市上游胥河、梅渚河入境水量达2.765亿立方米,7月3日实测上游客水过境流量达245立方米/秒,均创历史新高。三是河湖库水位全面超历史。受本地强降雨和上游客水压境及下游高水位顶托影响,全市河道、湖泊、水库水位迅速上涨,主要河道、四大水库水位均大幅度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四是超警戒(汛控)水位持续时间超历史。由于我市河湖库底水一直偏高,加上超强梅雨和大量上游来水,受“底水多、降水多、客水多”影响,我市河湖库超警戒(汛控)水位持续时间创历史新高。灾难面前,全市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力以赴、连续作战,夺取了防汛抗洪斗争的全面胜利。全市水库塘坝无一垮坝,千亩以上圩堤无一溃决,全市无一因灾死亡人口,城市、工业园区、重要基础设施基本无恙,社会安定有序,直接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主要得益于:——汛前准备扎实有效。汛前,全市上下按照“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的要求,切实做到组织机构、责任体系、防御措施“三落实”,险工处置、设备维护、值班制度“三到位”,防汛物资、抢险队伍、应急预案“三备足”,为有效抵御特大洪涝灾害奠定了坚实基础。——工程设施彰显效益。市委、市政府决策建设的水库除险加固、标准圩堤、城市防洪包围工程、小农水重点县排涝工程在这次抵御超历史记录洪水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工程的支撑,今年的防汛将防无所防。——调度指挥决策得当。市防指超前谋划,在防汛前期指令四大水库提前泄洪,腾库蓄洪;洪水来临时,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市防指及时启动城市防洪枢纽工程,控制城区内河水位在4.50米左右;相继启动了防汛Ⅲ级、Ⅱ级、Ⅰ级应急响应,在抗洪最关键阶段,通过沙河、大溪两大水库联合调度,最大限度拦洪错峰,以及圩区暂停排涝等有效措施,缓解了防汛压力,确保了圩堤安全。——全市各级守土尽责。汛情发生后,各镇(区)各部门闻汛而动,担当重责。危急时刻,市交通、住建、城管、公安、国土等部门调集人员、机械、物料,赶赴各地支援抢险;市水利(水务)局派出由老同志、老专家组成的技术组,分赴险情严重地段现场指导抢险;武警水电五支队和73196部队派出300余名官兵紧急驰援重灾地抢险救灾;市气象、水文等部门加强监测预报,提供决策保障;供电部门迅速抢修损毁设施,保障电力供应;市民政、农林等部门及时核查灾情,为灾后恢复生产打下基础。(二)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今年我局共有4项工作(工程)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18项重点工程(工作),其中2项工程列入政府十件为民办实事项目,预计全年投入水利水务建设资金约4.58亿元,目前已完成建设投入近3亿元。1、中小河流治理。溧城、别桥、竹箦、南渡四个项目区进展顺利,总体形象进度75%,目前完成投资约8500万元,年内可全面完成;上兴、社渚项目区已完成实施方案上报,省水利厅批复后即可组织实施。2、城区山洪防治水系沟通。向阳渠及西山撇洪沟南支工程因受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景观方案等影响,进展相对缓慢,现完成形象进度约70%,投入资金约2000万元。3、圩堤达标。年度50公里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投资约2500万元,目前已进入扫尾阶段,年内可全面完成。4、小农水重点县。2016年度任务已完成75%,投入资金约3000万元,年内可基本完成。5、城区河道综合治理。根据年初计划,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建设主要放在2017年。目前,《城区河道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和码头街西延、清泓路北延污水管网招投标已完成,其他前期工作正在紧张推进。湾溪河、燕山河沿线入河污水截污工程计划年内开工建设,但码头街西延、清泓路北延污水管网仍需随市政道路建设同步实施。枢纽、节制闸等工程因规划调整,划入城市防洪提升工程,报批工作预计年内完成,明年年初开工建设。6、区域供水治污(一期)工程。区域供水方面:南渡水厂清水池、二级泵房等工程于7月底开工建设,预计12月底完成;中心水厂至南渡水厂12.3公里连通管及上兴镇区域内30公里主管网铺设,目前均已进入扫尾阶段,12月底前可实现上兴片区通水的目标。区域治污方面:已完成《溧阳市区域治污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和《溧阳市区域治污工程物有所值评估报告》的专家评审,报市政府批准后即上报省财政厅审批。7、移民及其他面上工程方面。今年我市水库移民扶持项目共计56个,项目资金约1.05亿元,截止目前,总形象进度65%,投入资金约7000万元,预计年内总进度可达80%。农村河道疏浚整治、村庄河塘清淤及水利工程补助项目等面上工程总投资约2000万元,目前总体形象进度75%,预计年内可全面完成。(三)行业管理呈现良好趋势水政水资源及执法工作。积极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全民爱水、护水、惜水等意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水资源论证审查和批复,加强地表、地下水资源监测管理,建成了沙河、大溪水库水质在线自动检测系统,并对中田河、中欧论坛水土保持监测;积极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不断加强规范化管理;先后完成8所常州市节水型学校申报,2家常州市节水型单位创建申报和2家省级节水型企业申报,节水型城市有望年内验收;严格按照政策下限,加强水土保持、河道堤防占用等补偿费征收;加强水行政执法力度,共出动人员288人次、车辆96台次,发现各类水事违法违章案件51起,现场处理46件,立案5起,结案5起。工程管理维护方面。相继对956座泵站、1000余公里圩堤、383条河道和30.9公里田间渠道及2座中型水库渠道开展了长效管护;完成了4座小型水库规范化创建及吕庄、大山口等12座水库规范化复验工作;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已启动,计划分3年完成。二、2017年工作打算2017是“十三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我们将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强富美高”新溧阳建设大局,对照“十三五”目标任务,提前谋划、奋力推进,确保水利建设为溧阳发展做好保障、提供支撑。2017年水利部门初步计划实施17个项目,年内计划完成总投资12.13亿元(含采取PPP操作的区域治污资金6亿元)。具体为:1、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新(拆)建泵站48座,拆建涵洞25座,渠道整治3.3公里。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900万元。2、城区河道水环境整治工程(二期)。对河道上游农村(上阁楼村等)生活污水连片整治:建设污水收集管网50km,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15座,生态湿地建设约8公顷。年内计划完成投资7800万元。3、2017年道路配套排水管网工程。码头街西延、清泓路排水管网建设,其中雨水5.4公里,污水3.5公里。年内计划完成投资3000万元。4、城市防洪提升工程。老戴埠河新建10米节制闸2座,20m3/s泵站1座;新建涵洞4座,泵站2座,加固黄墟荡、西山河堤防。年内计划完成投资5816万元。5、中关村防洪工程。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784万元。6、重点塘坝除险加固。实施上中王等21座重点塘坝。年内计划完成投资6250万元。7、圩堤达标建设。对未达标圩堤进行加高加固。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25亿元。8、社渚集镇防洪工程。实施防洪包围工程,将山洪撇离镇区,同时设闸站排除涝水。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000万元。9、上兴工业园区水系调整。新开撇洪沟4公里及配套建筑物等。年内计划完成投资3000万元。10、桥东联圩圩堤提标。2.4公里挡墙及堤防加固。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500万元。11、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社渚镇项目区。河道疏浚、堤岸防护、堤防加固、穿堤建筑物等。年内计划完成投资3000万元。12、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上兴镇项目区。河道疏浚、堤岸防护、堤防加固、穿堤建筑物等。年内计划完成投资3000万元。13、沙河、大溪水库溢洪河防洪治理工程。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700万元。14、旧县集镇引排河道工程。年内计划完成投资500万元。15、溧阳天目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修复工程。新建徐家园、平桥河拦河坝及中田舍河拦河坝2道。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550万元。16、中干河水环境治理。5.76公里河道水环境治理。年内计划完成投资3000万元。17、区域治污工程。新建南渡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社渚污水处理厂;启动花园污水处理厂,新建污水管网333.95公里,污水提升泵站34座。年内计划完成投资6亿元。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将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认清严峻形势,狠抓中心工作。进一步完善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落实防汛物资储备制度,加强物资更新与补充,确保防汛物资储备计划数量到位、质量保证、管理责任到人。建立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抢险队伍,落实人员和工作经费,定期进行培训和实战演习,增强应急抢险实战能力。扎实开展基层防汛业务知识培训和宣传,提高全社会防汛防台防灾意识。 二、立足发展需求,加快项目建设。一是巩固防汛防旱工程基础。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溧城、别桥、竹箦、南渡四个项目区、向阳渠及西山撇洪沟南支工程和圩堤达标等在建项目建设,确保明年汛前能发挥效益。二是抓好项目储备。积极谋划中河、北河等骨干河道,集镇防洪工程,重点建筑物及长荡湖退圩还湖等项目,丰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水利发展项目库。三是改善城乡水利环境。对照“美好家园三年行动计划”和“休闲经济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针对重点河湖和水库,持续推进“美丽库区、幸福家园”、“水美乡村”和“清水工程”等建设,进一步改善城乡水环境。三、强化行业监管,提升服务水平。加强水利站管理,切实发挥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的作用。继续推行以创建引领工程管理水平提升的工作思路,大溪水库争创国家级管理单位,4座小水库争创省级规范化管理单位。积极开展确权划界工作,完成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和权属划定。持续优化工程管护市场化运作模式,切实做好河湖、水库、城市雨污管网、农村灌排设施和城市防洪工程等长效管理工作,努力开创工程管理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