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推进农业各项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切实把农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体制机制创新的轨道上来,全年农业工作以《市农林局2016年度13项重点工程》为抓手,突出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抓好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以提升苏皖两省综合竞争力、补齐宁杭线上发展短板的为根本目标,整合、集聚溧阳、广德、郎溪优势资源,创新合作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创建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区。建成苏皖合作示范区内的产业合作示范区、绿色生态保护区和区域合作机制创新先行区,为苏皖两省区域经济合作探路子、作示范,促进苏皖两省经济社会共同协调发展。
二、突出抓好产业质效提升。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广高效种养模式,促进产品结构、种养结构、区域结构更加合理。拓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和营销渠道,鼓励发展增殖渔业和休闲渔业等新型业态,推进稻渔稻牧综合种养。继续推动养殖户高效设施渔业改造,完成新增高效设施渔业面积5000亩目标任务,全市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达67%。
三、突出抓好农业科技、信息化。加快农业科技集成创新与推广,实施农业“三新”工程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农业远程视频辅助诊断系统建设试点工作,全市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60%。健全镇(区)农技推广、疫病防控、质量监管公共服务机构。推进全市农业大数据发展,大力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服务改造搞活传统农业,连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继续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
四、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从种植业、畜禽养殖、屠宰等环节入手,紧抓农业投入品管控,严把养殖业监管关,严防严控禽流感等动物疫病和外来动植物疫病传入风险。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平台全市覆盖,农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1个,力争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名、特、优、新的品质打造品牌,提炼品牌内涵、维护品牌形象,打造常州市以上名优农产品15只。
五、突出抓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加快推进已启动尚未完成的3项工程进度,加强新造林的抚育管理,积极打造南山、北山两条创森验收线路,全面提升神女湖九曲花道、千里湖花海、北山一号公路等关键节点的绿化美化效果。加强创森宣传工作,提高市民知晓率和满意度,全面收集创森资料,拍摄创森影像素材,积极完善创森台账,确保我市创森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六、突出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职业农民资格认定,落实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完成职业农民2400名以上。鼓励职业农民创业就业,支持发展农户家庭农场,积极在现代农业园区、规模科技型农业企业中设立创业园、科技孵化基地,为大学毕业的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创业支持。
七、突出抓好产业融合发展。牢固树立“融合发展”理念,在横向调整结构,大力发展“绿色高效”种植业、“绿色水产”渔业、“生态高效”林业和“健康养殖”畜牧业的同时,纵向努力实现“接二连三”,促进农业产业链前延后伸,一方面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创建国家级、省、市级龙头企业,培育常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家。规划建设天目湖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筹建溧阳市花木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另一方面完善休闲农业发展规划,配合市委市政府制定《发展休闲经济三年行动纲要》,以乡村游线来布局特色农业,以特色农业来丰富乡村旅游,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围绕“田园变公园、农区变景区、劳动变运动、产品变商品、农房变客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礼诗圩城郊体验农业,千里湖—木犀园—大石山—校场里一线休闲农业,曹山慢城“忘忧谷”彩色农业、曹山红火箭创意农业、幸福兰智慧农业,建设常州市级以上休闲农业园区(农庄)15个。
八、突出抓好农业营销体系。探索利用物联网打造农产品生产、仓储、销售、配送电子商务链。积极引导农业企业上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江苏馆,京东溧阳馆等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并通过培训,使农业企业做到“会上网、会开店、会营销”,较为熟练的掌握农产品网络销售技能,实现“电商园区、电商农企、电商村”建设突破。组织农业企业参加各类农洽会、农产品和旅游商品展销会,举办农产品评比促销活动和各类农事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