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宏观经济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国家巩固经济基本面向好的力度仍会加大,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我们的主要重点预期目标是:粮食亩产稳定在522公斤以上;新增高效农业3万亩(其中设施农业1万亩)、高标准农田1万亩;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600人;农机化水平达90%;林木覆盖率达30.5%,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保质保量地完成好省市各项目标任务。我们将围绕“一个目标”,即农业现代化取得新进展;坚持“一条主线”,即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突出“一个中心”,即促进农业持续较快增效;努力实现“六个新突破”。
(一)强化功能拓展,着力在基础产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一是稳定主要农产品生产。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其中小麦面积40万亩、水稻60万亩,亩产分别力争达到370公斤和650公斤以上。加快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重点推进稻麦和稻油周年高产模式攻关,力争周年单产和达1200公斤以上,保住“米袋子”。抓好蔬菜、水产、畜禽生产,建设马垫、礼诗圩1.2万亩永久性蔬菜基地,年产蔬菜、水产品35万吨和7万吨,充实“菜篮子”。建设天目湖鲜果产业区、北山观光水果区、城郊鲜果采摘区,年产水果2万吨,丰富“果盘子”。二是发展可持续生态农业。完成常州市下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任务。加快建设天目湖国家森林公园、天目湖国家湿地公园、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和塘马湿地、大溪湿地,全市林木覆盖率达30.5%。建设循环农业,拓宽秸秆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商品化利用途径,综合利用率保持95%以上,新增循环农业基地1个,争创全省循环农业示范县。实施生态补偿,对水稻田、生态公益林、生态湿地、水源地进行经济补偿。
(二)转变生产模式,着力在提升质效上取得新突破。一是高效农业扩面提档。以效益提升为重点,培育特色农业,发展智能温室大棚及“两网一灌”(遮阳网、防虫网和喷滴灌)。推广工业化生态养殖、池塘循环水养殖、智能化渔业生产,新增高效设施渔业面积5000亩,新建改造标准化池塘8000亩。二是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加快农业科技集成创新与推广,按照“溧阳农业人才”标准,引进培养适用专业人才。实施农业“三新”工程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总结推广溧阳“土专家”经验,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农业远程视频辅助诊断系统建设试点工作,全市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60%。健全镇(区)农技推广、疫病防控、质量监管公共服务机构。三是提高物质装备水平。新增高标准农田1万亩。调整农机具结构,补贴推广各类先进适用的新机具,鼓励购置粮食烘干设备。农机化水平超过90%,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三)明确建设重点,着力在农业园区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以工业园区的招商和管理手段抓农业园区建设,抓住资源整合集聚、基础设施配套、科技集成推广、新型主体培育、特色品牌打造等关键环节,差别化培育园区主导产业,精细化完善园区服务功能,分类集聚优质资源、集约布局重大项目,走农业生产园区化、园区管理企业化、企业经营规模化之路,推进曹山10万亩、天目湖5万亩、瓦屋山5万亩三大农业园区和前马荡2万亩、黄家荡2万亩、三塔荡4万亩三大渔业园区开发,建设一批稻麦观光区和油菜观光带。力争新增常州市级农业产业园区3 家,培育建设樱花、桂花、兰花、萱草、蓝莓、樱桃、猕猴桃、红火箭等10个左右特色精品园。
(四)落实源头监管,着力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上寻求新突破。严格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市10个镇全面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平台。农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1个,力争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名、特、优、新的品质打造品牌,提炼品牌内涵、维护品牌形象,新增“三品”总量28只,打造常州市以上名优农产品15只。加快溧阳茶叶产业提质升级步伐,严格“天目湖白茶”品牌管理保护,加强市场监管,结合乡村旅游拓宽销售渠道,推进生产组织化、质量安全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多元化体系建设。
(五)强化内涵升级,着力在产业融合上取得新突破。牢固树立“融合发展”理念,在横向调整结构,大力发展“绿色高效”种植业、“绿色水产”渔业、“生态高效”林业和“健康养殖”畜牧业的同时,纵向努力实现“接二连三”,促进农业产业链前延后伸,一方面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农产品加工为核心,通过加快龙头企业培育、促进加工产业集聚发展、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等举措,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农产品加工规模档次,提升农产品市场美誉度和竞争力。积极创建国家级、省、市级龙头企业,培育常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家,对全市骨干龙头企业予以资金、政策奖扶。规划建设天目湖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引导龙头企业入驻园区,实现资源共享、集聚发展,筹建溧阳市花木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另一方面完善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以乡村游线来布局特色农业,以特色农业来丰富乡村旅游,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围绕“田园变公园、农区变景区、劳动变运动、产品变商品”,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礼诗圩城郊体验农业,千里湖—木犀园—大石山—校场里一线休闲农业,曹山慢城“忘忧谷”彩色农业、曹山红火箭创意农业、幸福兰智慧农业,建设常州市级以上休闲农业园区(农庄)15个。
(六)拓展思维方式,着力在营销手段上取得新突破。
探索利用物联网打造农产品生产、仓储、销售、配送电子商务链。积极引导农业企业上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江苏馆,京东溧阳馆等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并通过培训,使农业企业做到“会上网、会开店、会营销”,较为熟练的掌握农产品网络销售技能,实现“电商园区、电商农企、电商村”建设突破。组织农业企业参加各类农洽会、农产品和旅游商品展销会,举办农产品评比促销活动和各类农事节日,办好第十四届中国溧阳茶叶节、曹山杨梅节、蓝莓节、江苏溧阳蕙兰展。
2016年我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发扬农林战线朴实务实求实、真干实干肯干的优良传统,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溧阳做出更大贡献!
溧阳市农林局
2016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