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溧阳市统计局2016年工作总结和明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统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全市统计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凝聚精气神,建设新溧阳”的目标,全力打造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狠抓基层基础建设,扎实提高数据质量,全力提升统计工作能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农业普查工作有序推进
1、加强领导,全面部署农普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普查机构。今年2月,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成立溧阳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了以夏国浩副市长为组长、10个部门为成员的市农业普查领导小组。3月,市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完成,农普办内设4个工作组,负责日常工作。同时,制定了《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工作组岗位职责》,编制了《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工作计划》。目前,市、镇(街)两级农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已全部成立。10月10日,市政府召开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推进会,会上系统介绍了全市“三农普”的进展情况,全面部署了下阶段工作。二是经费物资落实到位。本着实事求是、勤俭办事、讲求效益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常州农普办统一要求,及时沟通协调相关部门,认真落实普查经费预算编制、普查办公场所、普查物资配置。目前,在市政府的关心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农普工作经费已全部落实,抽调和招聘的市级普查人员已经集中办公,大部分普查物资(除PDA及无人机)已经采购到位。
2、精心组织,全面推进普查各项工作。一是深入基层进行前期调研。根据上级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对各个镇(区)进行前期调研,完善组织实施方案,确保普查工作科学有据。二是积极参加上级业务培训和“三农普”试点工作。市农普办7月组织市和天目湖镇业务骨干参加了常州市农业普查综合试点;9月组织市农普办和各镇业务骨干参加省、市举办的“三农普”业务培训班。通过省市两次培训班的学习以及参加模拟普查全过程的常州“三农普”综合试点,锻炼培养了业务骨干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经验。三是开展分层次业务培训。紧扣“数据质量”这个核心,狠抓遥感测量业务培训。于5月分批对选出的三农普遥感测量工作骨干力量进行理论加试点两步培训,先后到溧城、南渡、社渚等地块进行现场培训和业务指导,为夯实调查数据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是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全面宣传“三农普”的目的意义,各镇(区)通过悬挂横幅,张贴宣传画等多种方式进行“三农普”工作宣传。
二、基层基础建设深入夯实
1、全方位提升统计规范化建设。今年以来,全市以基层基础建设规范化为着力点,以数据质量提高为目标,从制度建设入手,努力构建基层基础建设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完善考核制度。在下发的《2016年溧阳市镇(区)统计工作考核办法》中,将镇(区)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所占权重相应提高,从制度上保证了统计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长效实施。局就规范化“回头看”工作专门印发了《2016年溧阳市统计基础工作“回头看”的通知》,明确了今年规范化“回头看”的重点和要求。9月份,顺利完成了戴埠、天目湖和竹箦三个镇的规范化回头看验收工作;二是召开统计规范化建设工作会议。今年以来,局(队)领导根据联系挂钩基层制度,从人员配备、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对各镇(区)及有关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指导督查。5月16日,召开全市统计规范化建设工作会,传达了上级统计部门精神,全面部署今年规范化重点工作。各专业结合统计监审、“回头看”等活动,对未验收联网直报企业合理分类、制定计划,对基础工作扎实的镇(区)、企业着力挖掘企业亮点树立示范,对基础薄弱和新增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
2、不断提高统计信息化水平。今年以来,根据溧城镇、昆仑街道行政区域调整的要求,成功指导溧城镇架设局域网并连入统计系统内网。及时更新维护溧阳统计内外网信息,完善数据发布渠道。进一步提升“综合新干线”数据利用水平,4月21日,组织镇(区)统计站进行业务培训,重点就人员库的更新、统计数据的加载以及统计资料开发应用做了明确的要求,并将“统计新干线”相关工作列入2016年镇区统计工作考核办法中。组织相关人员对重点镇(区)现场指导和培训,进行难点剖析,帮助镇(区)业务人员真正掌握平台各功能模块,做好综合数据模块的制作,加载和运用。
3、服务业集聚区规范化建设成效明显。按常州市局统一部署,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我市于去年二季度正式启动了江南春市场、苏浙皖边界市场以及天目湖旅游集聚区三个集聚区的数据上报工作。经过各级一年多的努力,三家集聚区的统计基础工作已经按照要求和标准有序展开,数据上报工作已经步入正轨,集聚区的统计基础规范化创建,为提高我市服务业数据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统计调查方法不断创新
1、建立“四大经济”统计监测体系。 实施“四大经济”统计监测,是市委市政府实施的重点工作之一。我局多措并举,积极做好此项统计监测工作。一是重部署。于6月8日下发了《关于成立“四大经济”统计监测体系领导小组》的文件,局长姜竹旻任组长,文件要求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尽早开展摸底、排查和调查工作;二是重沟通。一方面主动邀请常州市局领导指导我市的“四大经济”统计监测工作,另一方面加强与发改、经信、卫生、教育等责任部门协商沟通,形成互相协作、资源共享的部门联系网络,切实形成工作合力;三是重质量。建立健全“四大经济”分行业名录库,科学合理地做好监测指标数据的测算工作,切实提高数据质量,准确全面地反映我市“四大经济”发展现状。
2、以GDP核算为中心,加强统计数据监测工作。围绕国家GDP核算制度改革,加强核算基础数据的跟踪监测,进一步提高核算数据质量,充分发挥部门联席会议作用,不断提高核算指标的协调性和匹配性。建立完善镇(区)GDP核算制度和方案,提升GDP核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一是加大调研,加强监测。针对热点难点,相关科室对重点工业、服务业企业实施动态监测,密切关注重点统计指标的速度升降、结构变动、为此变化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时预警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二是加强部门交流协作。上半年,通过经济形势分析会等形式,加强与发改、经信、财政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强化信息交换共享,提高部门和行业数据对GDP的支撑作用以及指标间的匹配性。
3、创新部门投资项目统计制度。针对我市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统计“一套表”现行制度运行中存在问题及漏洞,经过调研,我局在原有上报制度基础上增建了部门项目统计制度,得到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定期召开部门投资项目联席会议,协调指导各部门规范统计口径,整合统计资源,杜绝“数出多门”,提升投资数据质量。联席会议充分发挥了各政府部门在项目投资统计中的作用,形成齐力共管的工作合力,使我市的投资项目从企业到机关,重点项目全覆盖;从困难到进展,项目底细全摸清;从拆迁到建设,项目职责全掌握。
四、各项业务工作全面完成
1、保质保量完成常规工作。今年以来,在上级统计部门的指导下,一是顺利完成了各专业年定报工作,做好规模工业、服务业抽样调查、工业品价格、景气调查、城乡住户、人口和劳动力等常规调查及住房公积金建缴情况、新兴产业人才情况、体育产业调查、非公单位人才资源状况调查等临时性调查;二是及时发布溧阳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三经普资料汇编于6月份正式出版发行;三是全面完成“十二五”妇儿发展规划终期监测评估工作;四是 “四众”、“三新”统计调查全面展开。建立健全“三新”单位名录库,摸清单位基本属性和实际经营情况,做到应统尽统;五是统计统计法制工作全面展开,及时下发《全市统计法制工作要点》,配合省局做好劳动工资专业行政指导,配合常州市局做好中关村、埭头的统计法制督查工作,对近50家联网企业进行统计监督检查,继续开展《江苏省统计条例》的宣传学习。
2、做好统计监测分析。注重经济走势研判,做好经济形势预警预测,对列入全市经济发展预期目标的主要指标加强动态跟踪和分析研判,准确揭示苗头性、趋势性问题。重点围绕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服务业发展现状,GDP预计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撰写了统计分析及各类信息150余篇,提供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观点鲜明、针对性强的决策建议,充分发挥了统计的预警监测作用。及时发布《2015年统计公报》,编纂完成《2016统计年鉴》,通过《统计信息》、《统计年鉴》等向各级领导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和上级统计部门工作动态。
五、 结合工作实际,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专题学习
1、“两学一做”专题活动扎实开展。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全市的动员大会后,我局召开专题会议,迅速传达市委会议精神,及时转发上级专题教育的实施方案。5月13日印发了《溧阳市统计局关于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实施方案》。严格按照“三会一课”制度,开展“新《中国共产党章程》学习”、“新时期共产党员思想行为规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等多次专题学习讨论。用好的作风组织开展教育学习活动,力戒形式主义,通过不断的学习,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业务能力,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统计服务。
2、进一步加强统计队伍能力建设。今年以来,根据全年工作重点,继续实施局(队)领导联系基层工作制度,加大对基层统计的指导和服务,为进一步提高全市统计队伍素质,局队组织多次业务培训。4月和5月,分两批次组织局队相关业务人员、各镇(区)统计站负责人参加了常州市基层统计骨干业务培训班。
3、全力配合做好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今年以来,我局深入贯彻执行党风、行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有关规定,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做好城区房屋征收清零工作,全面部署招商引资工作。同时,结合统计工作,扎实开展“双挂双促”,局(队)领导多次深入别桥镇合星村走访调研,特别是7月份抗洪抢险工作中,姜竹旻局长带队多次奔赴挂钩镇村,了解灾情,并送上抗洪抢险慰问金及慰问物资。通过“双挂双促”,听取基层声音,了解民意民情,密切联系群众,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牢固树立“真实可信、科学严谨、创新进取、服务奉献”的统计核心价值观,为推进统计“三个提高”和“四大工程”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纪律保障。
明年主要工作:
1、全力以赴,高质量地完成农业普查工作。根据上级统一部署,以准确反映“三农”发展为目标,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各项工作。
2、做好“四大经济”统计监测工作。建立完善“四大经济”统计监测调查制度,加强源头数据质量核查,提升数据质量,积极开展相关指标的监测、跟踪和分析评价工作。
3、加强服务业集聚区规范化建设。继续做好天目湖旅游集聚区、江南春市场和苏浙皖边界市场三个集聚区的统计规范化建设工作,逐步推进曹山服务业集聚区的统计规范化建设工作,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和数据质量控制办法,提升服务业统计数据的支撑力。
4、密切关注GDP核算制度改革。围绕国家GDP核算制度改革,加强核算基础数据的跟踪监测,加大对基层的调研,进一步提高核算数据质量。
5、加强统计监测分析。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发展变化,深入开展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研究,继续深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统计监测,努力实现统计与中心工作“贴近”、与领导要求“合拍”、与公众期盼“相融”。
6、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全力提升市、镇、企业及部门统计规范化水平,重点确保新增联网直报企业规范化达标率95%以上。
7、加强协统员的管理和考核。规范统计协理员的管理与使用,有效发挥社会统计力量的作用,切实缓解基层统计力量薄弱的问题。
8、进一步加强统计业务培训。建立健全分专业、分层次、形式多样的培训体系,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溧阳市统计局
2016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