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今年上半年,全市旅游工作按照市委十一届十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凝聚精气神、建设新溧阳”总要求,突出“融入常州、接轨南京”战略重点,以推进全市18项重点工程(工作)建设为抓手,制定向高端休闲转型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全域一体旅游布局,不断规范乡村旅游,认真筹备第十四届中国溧阳茶叶节暨第十二届天目湖旅游节。上半年以来,全市旅游接待人次810万,同比增长9.50%,旅游总收入84亿元,同比增长10.50%。
一、上半年工作
(一)旅游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上半年,曹山慢城、维景温泉、瑞芝颐养山庄、望星谷长三角创新科技论坛等旅游项目完成投资4.87亿元,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4.11%。其中,曹山慢城、维景温泉2个常州市旅游重点考核项目共完成投资0.95亿元,完成年度考核计划的46.34%。帮助旅游企业向上争取省级引导发展资金280万元。
1.推进曹山慢城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市旅游局已拿出创建工作方案,并对接上级行业主管部门;旅游度假区创建规划已完成中期成果,曹山园区内旅游标识建设方案定稿。紫薇谷西侧停车场已完成基础填埋工程,棋盘峰登山健身步道完成设计,白露山住宿设施已完成主体建设,日日春已经完成区内景观改造。
2.推进燕山、燕湖4A级景区创建。已指导新区管委会完成对标找差工作。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完成方案设计,已启动工程建设。4月份,已完成燕山公园内儿童游乐场并投入运营。
3.推进史侯祠3A级景区创建。指导埭头镇侯祠3A级创建国家3A级景区,目前,已完成了对标找差和创建方案制定、管理公司注册、消防设施完善审批等工作;正在指导编制台账和申报材料,并督促埭头镇加快完成旅游厕所、停车场、游客中心建设方案设计。创建工作计划已报常州市旅游局认可,并通过初审。
4.完善更新全市旅游交通标识系统。通过对全市旅游交通标识进行全面摸底调研,已制定实施方案,确定需新建、更新旅游交通标识牌47块,预算约28万元,与交通局的联合行文 5月8日已报交通局会签。7月份落实全市旅游交通标识系统更新方案的实施方式。
(二)乡村休闲旅游提档升级
借市委市政府组织考察浙江民宿经济模式的机会,分别组织旅指委成员单位和部分旅游企业,赴浙江临安、德清、安吉考察学习浙江民宿发展模式,目前,正在研究编制符合溧阳实情的民宿经济发展扶持政策;在十二届旅游节期间,我局约请了包括花间堂张蓓、云南松赞白玛多吉、德懋堂卢强等在内的47家国内极富知名度的民宿业主,相聚江苏溧阳美岕山野温泉度假村“论剑”南山,共同探讨中国美宿的武林;溧阳市市长徐华勤在“论剑”中发表了富有人文情怀的主题发言,为溧阳民宿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积极开展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区),扎实推进自驾游基地建设,今年,分别指导南山花园,晶阳山庄,康鸿生态园,天露山庄,御思园和长寿谷等6家乡村旅游点分别申报省5星、4星和3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区)。不断推进深溪岕村登山步道、望星谷房车露营地、龙潭房车露营地和竹海漂流等项目建设,目前,深溪岕村登山步道工程招投标工作已经完成,登山步道建设工程已完工;望星谷房车露营地至目前已完成投资9000万元,木屋区一期建设正在施工;龙潭房车露营地已完成4000万元投资,目前正在实施花卉景观建设;投资6000万的竹海漂流已完成建设,6月份已正式运行。
(三)节庆活动更加精彩纷呈
第十四届中国溧阳茶叶节暨十二届天目湖旅游节遵循“简朴不失大方、隆重但不浪费”原则,唱响“自在茶香 美音溧阳”主题,大力推介溧阳旅游产品和天目湖旅游品牌。 “两节”期间,我市邀请了700多位国际友人、客商和相关行业专家共赴节庆盛会,开展27项特色活动,集中举办了一批项目签约、项目开工、产业推介、友城交流、让中外宾朋感受到“自在茶香、美音溧阳”的城市魅力。其中,我局举办了天目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揭牌仪式、“嘉宾走进茶园”、中国曹山露营大会、百名旅游达人游溧阳、“发现溧阳之美”采风活动、精品民宿论坛、上海和杭州旅游推介会、第三届樱桃和第五届曹山杨梅采摘节等十多项旅游节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节庆效应。全市共签约内外资项目24个,其中内资项目18个、总投资128.8亿元,外资项目6个、总投资12.3亿美元;集中开工项目12个,总投资达34.7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0个、总投18.7亿元。全市累计接待游客3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38%、14.29%,创历届“两节”新高。其中,第五届曹山杨梅采摘节,日日春农庄接待游客达5.5万人,销售杨梅20万斤,营业额达400多万元,创历史新高。旅游节期间,人民日报、新华日报、中国旅游报、华东旅游报、扬子晚报、江苏卫视、东方卫视、常州电视台、常州日报、常州晚报、行旅、江苏新闻周刊、旅游时尚、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人民网、江苏网、龙虎网等知名网络媒体对节庆活动进行了一系列的宣传报道,在进一步提升了天目湖茶叶节和旅游节的知名度的同时,也大力提升了溧阳旅游城市的品牌。
(四)宣传推广力度不断提升
旅游宣传促销进一步加强,在加强与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合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同携程、同城、今日头条、百度、腾讯和驴妈妈等网络媒体的合作,上半年,全市用于宣传促销的经费达2200万元。积极配合宣传部做好“十三五”城市品牌推广计划。积极营造节庆氛围。通过报刊、电视台、网络、自媒体等以全方位宣传溧阳旅游和“两节”活动,拍摄制作《玩转溧阳》旅游专题片;策划编印《自在茶香、美音溧阳》微信集。组织开展“发现溧阳之美”系列活动,一是邀请主流媒体记者、网络大V、知名人士、网红等走进溧阳采风;二是组织“百名旅游达人游溧阳“活动;三是组织“溧阳十大经典徒步游线”踏线、采风活动。主动联系市场监管局、农林局等单位,组织设计、开发本土旅游产品与工艺品。已完成特色旅游工艺品开发3个,并组合进“两节”礼盒。牵头组织“乘着高铁到溧阳”系列推介活动。分赴山东(淄博、聊城、济宁、临沂、枣庄)、青岛、大连、宁波、上海、杭州等客源地组织旅游推介系列活动,进一步巩固国内旅游市场。在策划、完成在京沪杭线和苏浙皖线的 “溧阳天目湖号”列车冠名的同时,协助、配合宣传部、城管局做好市域内、高铁、高速沿线的城市形象广告,进一步提升了天目湖旅游在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谋划休闲经济发展蓝图
充分放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品牌优势,加快形成全时度假、多业融合的发展模式,根据市政府的要求,市旅游局着眼长远,按照全域发展、全产业融合、打造全国知名的休闲度假目的地和长三角最具吸引力的休闲度假城市的目标上迈开步伐形成声势。打造全时休闲度假产品的发展理念,起草并完成了《关于“向休闲经济拓展”三年行动计划》初稿,谋划布局全市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休闲经济发展计划,不断丰富生态品质、滋养文化品味、打造融合品牌、提升城市品级,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度假、旅游、消费和娱乐、体验等需求为目的,提供与之相适应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合型经济形态。
(六)行业管理更加扎实稳固
积极倡导文明旅游,扎实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旅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解决安全生产中的突出问题。上半年以来,共开展安全检查、督查3次。其中,1次为旅指委成员单位联合检查,2次为旅游局领导带队的全面检查,检查经营单位50多家,对天目湖山水园、南山竹海均达到3次。上半年,旅游市场安全无事故。严格标准,强化进退机制,对旅游饭店、旅行社星级复合不合格的坚决实行退出机制,今年取消了1家不达标的星级饭店和1家2A级景区资格,新增了2家旅行社。举办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了水上救援、安全消防和服务质量等培训,近1500人次参加了培训,提升了服务水平。今年以来,处理投诉23件,答复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6件,满意度均达100%;下发游客满意度调查问卷5000份,满意度达96%。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按照全市18项重点工程(工作)建设为抓手,以“向休闲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目标,按照“合理开发,转型升级,产业融合”理念,加快形成全域旅游、全时度假、全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将溧阳打造成国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长三角最具有吸引力的休闲度假城市,“天目湖”成为国际知名旅游品牌。力争完成接待旅游总人数达1600万人次,同比增长7.80%,旅游总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8.60%;全市旅游项目投资12亿元。
(一)大力推进北山片区旅游项目建设。一是大力推进曹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督促曹山自行车公园、园区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力争在2016年、确保2017年完成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二是按照《新四军水西村红色文化旅游区概念规划》,整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国防园和水西村等现有资源,推进水西村红色文化旅游区建设。三是为提升北山旅游发展水平,按照《瓦屋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规划》,做好招商引资工作,重点推进瓦屋山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完成国家4A级景区及省级自驾游基地创建工作。四是长荡湖区域开发以湿地公园为核心,以史侯祠国家创建国家3A级景区为引擎,加大长荡湖美食宣传力度,推进长荡湖旅游小镇等休闲项目、度假设施建设。
(二)推进南部提升工程。一是天目湖区域主要抓节点建设。加快十思园、涵田、望湖岭-玉枝农庄等节点的设施完善,加快推进天目湖夜游项目建设,努力推进天目湖向会议度假地转型。二是南山片区以提升旅游农庄为主,结合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按照“养生长寿”的主题定位,发展乡村度假产品;推进御水温泉二期、南山花园二期等项目的开发,不断提升品位;推动南山片区民宿、房车露营地、涧溪漂流等休闲项目,拓展及横涧小镇及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
(三)城区旅游加快发展。按“山水城市”形象和商务旅游定位。加快“一团一带”建设,开辟水上游线,完善滨水商务旅游设施和休闲绿带景观。城西布局观光采摘带和溧阳“梅家坞”,城东建设八字桥“水韵江南”,城南开发“千里湖”和国际木犀属登录园。燕山—燕湖旅游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按照全域一体的旅游发展目标,结合《城区商务旅游规划》编制,以“一环一带”、水韵江南乡村旅游区等节点建设,重点推进旅游集散中心、宋团城、燕山—燕湖公园国家4A级景区创建等项目建设,努力把溧阳城区建设成为游客集散中心、购物消费中心、会展信息中心和旅游休闲中心,不断提升“自在茶香,美音溧阳”的休闲城市品牌形象。
(四)规范乡村旅游秩序。以“全国一流、全域一体”的大旅游发展战略为目标,严格按照《溧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30)》及《溧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规范全市乡村旅游点的布局,严格把好各项规划、设施审批关,合理有序引导乡村旅游点的发展。推进省级乡村旅游集聚区的创建工作,鼓励农家乐以镇、村为单位进行集聚发展;通过省、市级星级乡村旅游区(点)评定、重点旅游项目申报的办法对规模较大的旅游农庄进行科学指导、规范管理。严肃查处不规范的经营行为,促进旅游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五)提升智慧旅游服务水平。大力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借力常州建设国家智慧旅游平台的机会,全面接入国家智慧旅游平台,建立和完善主要旅游企业的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网上支付等旅游服务,为游客提供多样化、定制化的旅游线路导览及展示,让游客实时通过各种媒介获知主要景区信息、游客分布及周边交通、车位、天气、住宿、餐饮、娱乐等相关旅游信息;将溧阳“食、住、行、游、购、娱、信”等旅游要素有效整合在一起,不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增强旅游核心竞争力。
(六)做好旅游管理基础建设。一是加强行业管理、安全执法力度,不断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服务理念。二是加强旅游行业培训,重点组织旅游企业负责人和各乡镇分管领导的提升培训。三是指导各旅游区管委会在规划建设、旅游管理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四是促进各行各业积极融合、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全市人民共同参与,建设“全域一体、全时旅游”的全国一流旅游目的地。
溧阳市旅游局
2016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