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各村(居),相关单位:
为了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探索农村社会治理新途径,激发村民自治活力,根据溧委发[2015]41文件精神,决定在全镇农村建立“百姓议事堂”(下称“百议堂”),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
选上蒋村为试点,先行建立“百议堂”。今年年底,所有村必须建立“百议堂”,形成程序规范、机制健全、形式多样、群众满意的“百议堂”工作格局,促进自治事务民主有序、矛盾化解依法及时、集体经济稳步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尊重群众主体地位,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二)坚持依法协商与村民自治相结合。以依法依规为前提,保证“百议堂”活动有序开展,最大程度增强村民的法治意识和自治热情。
(三)坚持借鉴经验与积极创新相结合。不拘泥现有模式,因村制宜,在法律法规范围内,只要有利于服务群众、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村稳定,都可以灵活探索、大胆创新。
(四)坚持化解矛盾与树立新风相结合。依靠群众,源头预防,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弘扬讲法、讲理、讲道德的新风尚,传播文明、友爱、感恩信义的正能量。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组织架构
1.组织名称。“百议堂”统一名称为:“××村百姓议事堂”。“百议堂”应相对固定场所,具备必要工作条件,统一挂牌、统一标识、统一场地布置。
2.组成人员。“百议堂”设联络员1名,由村党组织书记兼任,具体负责“百议堂”工作的协调,并按各村民小组人口比例,聘任20—30名理事。
3.理事聘任。“百议堂”理事可由各村民小组推荐、本人自荐等方式由“百议堂”聘任。理事人选必须为人公道正派、责任心强,在村内有威望的“乡贤”担任。做到每个村民小组、每个家族全覆盖,要优先选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
(二)明确功能定位
“百议堂”是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群众组织。其基本工作内容为:
1.收集社情民意。“百议堂”理事通过深入田头、深入农户,收集群众意见,了解社情民意,通过“百议堂”平台,对各种问题、意见进行协商沟通后,及时反馈给村“两委”,村“两委”要随即反应,让群众意见受尊重、村民诉求有回应。
2.调解矛盾纠纷。“百议堂”主要调解土地流转、邻里纠纷、婚姻赡养等农村常见矛盾。“百议堂”理事在生产、生活中发现的群众矛盾苗头,要第一时间汇集到“百议堂”,由“百议堂”联络员根据情况,召集相关理事集体商议和调处矛盾,将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百议堂”调解未果的问题,由联络员在第一时间上报镇党委,由镇党委明确专人协调处理。
3.开展议事协商。由“百议堂”联络员召集,定期召开“百议堂”全体理事会议(也可根据议题邀请镇领导及其他村民参加),民主协商本村集体经济发展、重点工程建设、村级财务支出,以及群众关注的其他重大事项,接受群众现场质询、批评和建议,通过观点交锋,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促进村务民主管理、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原则上“百议堂”全体理事会议每年不少于2次。
4.营造文明乡风。“百议堂”理事在收集民情、了解民意的同时,利用自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抵制不正之风、指出违法行为、劝导不良做法,倡导尊老爱幼、守法诚信、互帮互助、保护环境、文明礼貌的社会公德,营造良好乡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筑牢农村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三)工作机制
1.全程记录机制。“百议堂”各类会议、调解活动,必须全程记录。特别是调处矛盾中形成的调解笔录,调解成功的要形成书面协议,统一存档。
2.限时办理机制。对“百议堂”理事在议事活动中提出的意见建议,村干部能现场解决的要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要安排专人办理,并在10个工作日内将办理情况向理事本人书面答复;对暂时不能解决的,在5个工作日内向其本人解释说明。
3.跟踪反馈机制。对“百议堂”理事在议事活动中提出的意见建议答复办理情况,以及调处的各类矛盾纠纷,由村务监督委员会跟踪回访,确保件件有落实。由镇级牵头调处的矛盾纠纷,由镇纪委跟踪督办。
各行政村党组织书记对“百议堂”工作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进。镇级指导员和各行政村党组织书记要直接负责;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指导村依法有序开展好“百议堂”议事协商活动。
附件:社渚镇“百议堂”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社渚镇人民政府
2016年1月25日
社渚镇“百议堂”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杨和平 副镇长、政法委书记
副组长:屈 彧 组织委员
成 员:陆 平 宣传科员
吴卫东 民政办主任
顾先冬 党政办文书
张勇琴 组织人事科员
徐彩琴 综治办副主任
周爱娣 农业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
徐 峰 司法所所长
唐 俊 派出所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吴卫东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张勇琴、周爱娣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