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工作思路:以实施创新驱动为主战略,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为新动力,以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突破口,争取在创新主体和省级高新区建设、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服务体系和科技保障能力等四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引领和支撑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强化与科技镇长团的合作,加快引进外部科技资源,融入常州,接轨南京。
2016年主要目标:
1、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2件以上
2、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新增高新技术产品100只
3、新增省级以上三站三中心5家
4、新增孵化器在孵企业20家
5、自行组织开展较大规模的产学研活动3场,正式签订产学研合作合同或协议20份
6、新增民营科技企业80家
7、培训科技系统干部、科技型企事业单位人员100人次
主要措施:
1、营造适宜科技创新环境。加大身边科技创新典型的宣传,让依靠创新驱动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成为社会共识,敬重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形成尊重创新,宽容创新失败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励企业家进行科技创新。按照国家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要求,全力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为引进的中小科技型企业提供入驻空间和科技服务。探索建立“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 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完善“创业导师 +专业孵化 +创业投资”孵育模式,提高引进中小科技型企业创业孵化的成功率。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的政策扶持力度,在用足用好现有的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技术开发加计扣除、重大项目向上争取等优惠政策之外,整合地方各部门的政策,形成合力扶持企业创新,推动企业家进行创新。
2、加快重大科技项目培育。围绕全市“重大项目深化年”活动,争取重大科技项目有突破。通过对科技企业、科技工作者的系统培训,使其准确把握政策新动向和新要求,对标找差,挖掘和培育科技计划项目梯队。我局已就2016年拟申报的重点项目,正在开展前期调研和摸底工作。通过科技政策对于科技类企业的扶持和激励,协助我市引进重大科技项目、培育重点科技企业。
3、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把握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契机,争取江苏中关村建设有突破。根据江苏省委政府《关于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实施意见》的要求,配合江苏中关村的整体工作计划,推进江苏中关村的省级高新区建设、备案和申报。2016年,进一步跟进国家级孵化器的建设和申报工作,实现国家级科技平台的零突破。进一步整合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要素,加快江苏中关村创智园、苏高新南大新兴产业园建设和科技金融建设,建立高效的组织协调和创新资源共享机制,加快人才、资金、项目向中关村园区集聚。
4、部署 “科技创新路线图”。全面开展企业“科技创新路线图”部署计划,协助企业厘清科技发展思路。在深入重点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科技系统工作人员与企业共同部署“科技人才—知识产权—产学研—科技项目—高企—上市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等系列“科技创新路线图”,形成一支充满活力的“民营科技企业—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高新技术后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后备企业”的科技企业梯队。
5、调动科技镇长团资源。借助历届镇长团的人才资源、渠道资源,以产学研合作、项目申报、平台建设、科技专家库等方式,建立长期的人才合作、项目合作、校地合作渠道。重点结合明年的省“双创计划”等人才项目,提前做好培育和组织工作,争取科技人才工作有突破。以科技镇长团为纽带,逐步建立如常州大学与埭头镇、江苏理工与别桥镇等的一镇一校模式,建立长久稳定的联系。
6、集成部门科技创新资源。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镇区的联动,与组织部、人社局等协同推进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工作;与发改委等合作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与财政、国税、地税等合作组织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和规范化管理;与金融办等合作推进科技支行建设、科技企业上市,探索科技企业融资新途径;与农林局等合作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与项目申报等。通过部门间协同合作,营造更加主动有为的科技服务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