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15年,我局深入贯彻市委全委会精神,紧扣“适应新常态,谋求新作为”工作主题,带领全局干部职工重点围绕18项重点工作(工程)埋头苦干、克难求进,城管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一、坚持民生为本,人居环境不断提升
(一)环卫作业提质增量。一是“环卫一体化”年度任务圆满完成。已全面接管溧城镇20个社区、14个村委35万平方米道路的清扫保洁、垃圾收运和乱张贴、乱涂写清理等工作,并将作业任务外包给社会保洁公司,正式启动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完成25座公厕、60只垃圾房改造,并实行环卫专业管理。二是机械化作业步伐加快。累计投入资金730万元购置作业装备,道路清扫机械化作业面积达138万平方米,机械化清扫率从42%提高到65%。三是作业标准不断升级。定期开展“扩面提质”工作“回头看”,确保标准统一,管理长效。将“清扫”作业方式升级为“洗扫”,真正实现“道路见本色”。四是小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先后完成了填埋场钢板路基、沼气燃烧装置工程;20只垃圾分类亭建设;锦绣菜场中转站改造及城区200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划线工作;8座旅游公厕也即将启动建设。五是环卫基础设施平稳运行。全年,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18.2万吨;达标排放生活垃圾渗滤液4.2万吨;规范处置生活粪便0.12万吨。
(二)园林管理精益求精。一是养护作业日趋规范。制定出台绿地精细化管养标准、《绿化病虫害防治安全规程》、《电动药水车使用规定》,实行养护管理日志和行道树治虫预告制度,对城区绿地进行分类分级管理,管养水平进一步提升。二是管养技术不断创新。首次引进3000多根“新型棒肥”对市区1000多棵乔木进行追肥;试用赤霉素调节柳树的生殖生长期,进行控絮处理;采用就地籽播种植手法,在湾溪河西侧培育1.5万平方米的浩瀚花海;实施绿化垃圾循环利用,生产有机肥700余立方米。三是节点改造品质提升。累计投入500万元,绿化面积3.5万平方米,完成G104与S241节点、永平大道绿化岛、昆仑转盘二标段等8个节点绿化建设,建成燕山菜场静园、沧屿园东侧绿地、金峰路溪流等一批精品绿地;在燕山中路、政府广场等零星绿地布置各类时令草花54万余盆。四是公园文化气息浓厚。高静园、凤凰园立足文化建园,积极开展园事花事活动,成功举办第21届春兰展、第8届蕙兰展和第4届荷花展,全年接待市民20余万人次。
(三)行政执法文明规范。一是控违拆违成效显著。全年共拆除违法建设617处,面积1.6万平方米;控制违法建设147处,面积1.8万平方米;协助溧城镇、国土局查处违法用地290余亩。重点完成了溧城镇鸡笼山、平陵中路文教书店和平陵东路苏南机械等一批大型违建的拆除;配合老小区整治,顺利完成了6个老小区的拆违工作,一次性拆除违建250处;征收清零包干31户,现已完成29户。二是市容秩序保持规范。全年查处各类市容违法违章行为2.6万余起,其中教育整改2.1万余起。集中组织力量取缔了东平桥马路市场,并对100余名自卖户进行了妥善安排。完成了“沿街立面市容百日整治活动”、夜间露天烧烤整治等大型专项整治行动。三是管理模式得到优化。围绕规划、市容、社区3大管理职能,对所有的执法中队进行了重新编制,调整了管理区域和职能,突出专业管理,改变了以往“重规划、轻市容”的状况。
(四)户外广告管理升级。相继出台《溧阳市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专项规划》、《溧阳市户外广告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户外广告的设置、管理形成了统一标准。制定《溧阳市户外广告阵地(设施)使用权出让管理办法》,按照“拆除一批、出让一批、过渡一批”的思路,正式启动户外广告公共资源市场化运作。大力开展户外广告专项整治,重点加强城市出入口、天目湖大道等重点道路和区域的整治力度,共计拆除30余处、40余块大型广告牌,面积达4000平方米。
(五)长效管理稳步推进。完善城市管理监督指挥系统建设,加强长效管理督查考核,努力构建大城管格局。全年共收到常州督办问题1580件,已全部整改到位。数字城管通过省级验收,二级平台完成建设,全年处置案件5.7万件,处置率97.73%。牵头实施2015年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45个整治项目已全部完成,通过常州市考核验收。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协同兄弟部门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人居环境奖。
二、坚持项目优先,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坚持以项目促发展,按照旧城改造三年计划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加快提升老城区居住环境,促进基础设施功能完善,平衡城市发展的整体水平。
护城河滨水绿地景观提升续建工程计划投资550万元,7月底完成招投标,后根据市政府“提质深化”的要求进行了方案调整,现已完成优化方案,并上报规划局评审;南环路东延伸道路绿化工程计划投资1200万元,因规划调整延期到12月份开工,正在建设中;苗木基地建设工程计划总投资1500万元,已完成立项、选址,正在办理土地流转手续;市区苗木补缺及设施维修工程实际投资1300万元,已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绿化垃圾循环利用工程计划投资200万元,已进入招投标环节;生活垃圾大型转运中心计划总投资5500万元,已完成设备招投标,即将启动建设;废品收购转运场计划投资1000万元,已完成可研、环评、规划选址,正在进行土地征用;城管一体化工程计划总投资2590万元,其中的环卫一体化工程已实施到位,完成实际投资1800万元。
三、坚持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不断优化
结合改革发展的新环境、新形势,努力探索城管发展方向,灵活内部机制,释放管理潜力,增添发展后劲。一是城市管理新体制顺利实施。按照市政府工作要求,起草编制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城市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溧委发[2015]43号),市委、市政府于11月27日印发文件,正式启动城管体制优化调整工作。我局及时动员部署各项工作,全力确保新体制有效运行。二是人员进出机制逐步完善。开展“吃空饷”专项整治,梳理出在编不在岗人员14名,按法定程序与其中9人解除了人事关系,勒令其余5人在规定时间内返岗;出台《溧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协管人员管理办法(暂行)》,面向社会择优招聘100名协管人员,充实壮大城管执法力量。三是干部任用机制全面规范。严格按照组织程序选用干部,选优配强干部队伍。今年,对局属部门领导班子进行了考察测评,选拔、调整干部45人。三是市场准入机制基本建立。完成新一轮园林绿化社会化管养招投标;启动环卫作业和户外广告公共资源市场化运作。
四、坚持从严治党,党风廉政不断加强
按照从严治党新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 “两个责任”,强化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一)组织队伍建设保持平稳。制定全局党建工作要点,推行党建“1+X”项目化管理,以“岗位百言堂”为载体开展组织创新。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要求发展党员,今年确定党员发展对象6名,吸收入党积极分子2名,已全部参加教育培训。开展优秀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评选,营造争先创优氛围。
(二)党风廉政教育形成常态。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和“三会一课”制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头看”,落实后续工作。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完成党委书记上党课、专题研讨、查摆“不严不实”问题等规定动作。
(三)纪检监察督查作用明显。聚焦监督执纪问责,充分发挥反腐倡廉先导作用。制定出台《工程建设监督管理十项规定》,完善内控机制建设。梳理出纪检监督重点项目清单,围绕依法行政、作风建设、勤政廉政进行专项监督。深化党务政务公开、办事公开,1-10月份,门户网站公开政务信息254条;“三合一”平台公开受理行政许可事项920件、行政处罚事项237件。
(四)信访维稳工作不断强化。坚持信访维稳例会制度,定期分析研判隐性问题,制定应对举措。畅通信访渠道,竭力解决群众合理诉求。1-10月份,共受理处置电话类投诉1600件,办理办结信访类投诉179件,解决群众网络诉求98件。承办人大、政协提案19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100%。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陆续出台了城管一体化、城市管理体制调整、设立城管融资平台、标配城管执法人员、增加城管执法协管人员待遇等一系列促进城管工作的有力举措。同时,2016年交由城管部门负责建设的政府投资项目将近7亿元,超过近10年投资总和。体制机制的优化完善,人财物的充足保障,为城管事业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
2016年,城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凝聚精气神,建设新溧阳”总要求,紧紧围绕“抢抓发展新机遇,力推城管新跨越”工作主题,以开展“城市管理规范年”活动为抓手,全力实现城市管理“畅、洁、绿、美、好”的工作目标。
畅——构建通畅有序的城市秩序。一是突出重点,全面实现城市管理全覆盖。根据中心城区的区域划分,做好与溧城镇、昆仑街道对接,明确管理范围边界,调整网格布局,投入管理力量,迅速覆盖责任区域,做到无缝对接,彻底消除管理真空。二是瞄准难点,全力突破城市管理瓶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市容管理上来,集中精力破解占道经营、流动摊点、夜间露天烧烤等影响市容的老大难问题;增加学校、商场等人流集中区域的执法力量,与公安联合开展道板停车专项整治,确保重点区域、重要时段秩序畅通。三是聚力焦点,畅通菜市场周边秩序。投资9000万元,新建10000平方米的清溪农贸市场和4000平方米的东鹏市场,并实行“公办公营”,确保新菜场建管水平达到一流。
洁——构建全域洁净的城市容貌。一是全力抓好“进村入居”工程。2016年,我局计划再接管溧城镇34个社区、村委70万平方米道路的清扫保洁、“牛皮癣”整治、垃圾收运、182只垃圾房和50座公厕改造及管理。二是全力抓好“城管一体化”工程。投资5500万元建设运转能力800吨/日的生活垃圾大型转运中心,关闭城区现有的11座垃圾中转站,对城区236个垃圾收运点实行统一的密闭化收运,真正做到道路清扫保洁“一把笤帚扫到底”;垃圾收集运输“一个轮子滚到底”;城市牛皮癣“一把刷子刷到底”;垃圾房和公厕“一个标准管到底”。三是全力抓好道路保洁“三级跳”工程。在加快环卫作业延伸的同时,大力推进机械化作业。2016年,计划再投入800万元购置10辆作业车,主要道路机械化作业率力争达到100%。完成“清扫—洗扫—冲扫”作业模式转变,全面提高环卫作业质量。
绿——构建绿色宜居的城市环境。按照绿量增、档次提、结构优、功能强、文化浓的工作要求,科学谋划“一带三环”绿化建设。“一带”即湾溪河景观绿化带,“三环”即护城河绿环、中心城区绿环(昆仑路、凤凰路、濑江路、泓口路、天目湖大道、永平大道)、城市外围绿环(城东大道、S239、中关村大道、宁杭高铁)。2016年投资9000万元,对天目湖大道和永平大道沿线实施环境整治和绿化改造;投资1.3亿元,实施护城河滨水休闲绿带建设;投资5500万元,实施旧城增绿补绿工程;启动湾溪公园三期设计等前期工作。
美——构建文明优美的城市形象。一是重点实施街景容貌提升工程。投资4000万元,对燕园路、台港路、清溪南路、清溪中路、罗湾路、锦绣路6条道路和燕山新村、昆仑花园、东方花园等10个老小区周边店招标牌进行综合整治。二是加快推进城市亮化工程。投资1000万元,对南安桥至新华桥段护城河沿线实施亮化建设。三是全力抓好立体绿化建设工程。布置盆花150万盆,种植宿根花卉3万平方米,新增花境20处,增加垂直绿化1万米。
好——构建担当有为的城管队伍。围绕建设一支班子强、机制活、干劲足、风气正的城管队伍,着力做到“六个抓”:一是当好表率抓班子。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做到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给全体干群树立良好的榜样。二是提高认识抓教育。把抓好政治思想教育常态化。三是加强管理抓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使干部职工的日常行为、执法工作有章可循、有矩可依。四是提高素质抓培训。针对城管体制优化调整后,机构重组、人员调整,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通过培训,不断增强职工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五是严格纪律抓廉政。把党风廉政建设视作红线、高压线、生命线,逢会必讲,违纪必究。六是文明执法抓理念。牢固树立“执法就是服务”的理念,进一步深化城管执法进社区活动,推行“人性化管理”、“说理式文书”等创新举措,打造文明公正的执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