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两大攻坚年”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抢抓发展新机遇,力推城管新跨越”工作主题,充分利用城管体制优化调整的良好契机,大力实施“1638工程”(16项重点工程、市容秩序“三大战役”综合整治、8项城市管理规范),全力实现城市管理“畅、洁、绿、美、好”的工作目标。
第一部分 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三大战役”扎实开展
(一)违规占道整治已完成58条主干道和43条次干道的整治,并进入长效管理阶段,期间共发放温馨告知书2000余份,取缔占道经营3794处,占道制作756处,占道堆放513余处。道板停车整治以西大街、燕山路、育才路等8条主要街道为主线,并逐步向城区支干道路、背街小巷延伸,依法查处各类占用人行道板违法停车行为。目前已完成“僵尸车”整治,共清理“僵尸车”316辆。同时张贴违法停车提醒单6000余份。
(二)菜市场综合整治已完成燕山、昆仑、华城等6个菜市场整治,期间共发放《致菜市场经营户的一封信》1000余份,清理乱停车450车次,设置非机动车停车位230个,规划流动摊位262个,取缔各类违章1200余起。
(三)户外广告、店招标牌综合整治已完成燕园路、台港路沿线及燕山新村、文化新村、桂茗园、龙亭苑四个老小区周边店招整治招投标。并拆除大型广告设施9处,面积约1500平方米。
二、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宋团城滨水休闲绿带建设计划总投资5.9亿元,位于南安桥至人民桥,全长2.7公里,面积13.2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绿化景观、建筑立面改造、12座桥梁装饰、沿岸灯光亮化等。目前绿化景观已开工建设,年内完成。天目湖大道沿线环境整治及绿化提升工程计划总投资1.35亿元,位于迎宾大道至南河,全长14公里,面积106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绿化、园林小品等。目前已开工建设,年内完成。永平大道沿线环境整治及绿化提升工程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位于清溪路至陶家绿地,全长4.5公里,面积21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地形整理、地被覆盖等。目前已开工建设,年内完成。菜市场建设计划总投资9000万元,分别在湾溪河西侧建设1.5万平方米的清溪菜市场,在东门汽车站北侧建设6000平方米的东鹏菜市场。目前清溪菜市场已完成招投标,东鹏菜市场6月23日开标。生活垃圾大型转运中心计划总投资5500万元,位于原垃圾焚烧厂内,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车间、机械设备、配套设施等。已开工建设,年内完成。环卫一体化工程计划总投资3900万元,内容主要包括8座旅游公厕建设,公厕、垃圾房改造和道路清扫保洁等作业任务。目前已开工建设,10月份完成。城区废品集中堆放场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位于溧城镇马垫村芜太运河以西、东升路以北地块,占地约55亩,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废旧物品储存场地、配套基础设施、管理用房等。目前正在建设中,7月份完成。建筑垃圾处置场计划总投资1200万元,位于上黄镇境内,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场地、管理用房、机械设备等。目前正在推进前期工作,年内完成。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系统计划总投资2500万元,设立120个站点,投放自行车3000辆。目前已启动10个试点建设,6月20日完成。六条道路及十个老小区周边店招标牌综合整治计划总投资4000万元,主要对燕园路、台港路等6条道路沿线和燕山新村、文化新村等10个老小区周边约3200间商铺的店招标牌、杆线等进行改造提升。6月底开工建设,年内完成。苗木培育基地计划总投资1200万元,位于南渡镇境内,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大棚、道路、管理用房等。目前已开工建设,年内完成。背街小巷、老城区人行道改造及道路维修计划总投资1700万元,已开始进行零星破损设施维修,年内完成。码头水街排档计划总投资900万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50间商铺、200个停车位、水电配套等。10月份开工建设,年内完成。市区设施维修、苗木补缺工程计划总投资1800万元,已完成实际投资350万元,年内完成。2015-2016年绿化养护工程计划总投资1700万元,已完成实际投资300万元,年内完成。
三、行业管理持续加强
(一)城市管理规范年启动实施。制定《城市管理规范年实施方案》,列出管养作业、市容秩序、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审批程序、项目建设、内部管理、议事决策8个方面的规范化建设目标,全面提升城市管理规范化建设。
(二)城市管理新体制有效运行。一是局属事业单位调整到位。增设的市政市容管理中心、菜市场管理中心、公园管理中心已经到位,机构、人员、办公地点均已到位;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市园林绿化管理处完成更名。二是城市管理职责范围划分到位。明确了城管局管辖的中心城区范围以及与溧城镇、昆仑街道之间的管理范围边界;接管市政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负责城区农贸市场的建设和管理;成立溧城派驻中队,负责溧城镇范围内违法建设的管控。
(三)城市长效管理水平稳步提升。1.城市长效管理综合考评方面。共受理案件30627件,派遣专业部门应处置案件28833件,结案28502件,结案率为99.08%;按期结案22643件,按期结案率为78.71%;超期未处置104件,返工1283件,返工率4.45%。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溧政发〔2016〕23号),进一步明确了城区和集镇长效综合管理工作标准,修订完善了考核细则,并从5月份开始实行城乡一体化管理考评。受理常州长效考评督办问题639件,已整改639件,一季度考评超过武进、金坛。2.市政管养方面。已完成零星维修5000余处,约1万平方米。完成西大街和育才路停车设施改造,划设停车位163个,改造盲道近400米,设置限位器250余米。3.绿化管养方面。扶正加固160棵倾斜行道树;完成罗湾路、锦绣路、台港路等18条道路的行道树春季修剪;补缺绿化斑秃1万平方米;对西大街、建设路300余棵行道树树穴铺设鹅卵石进行硬化;布置各类草花100余万盆。4.环卫作业方面。购置2台高压冲洗车、6台8吨洗扫车,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由65%提升到87%;城区道路作业模式创新升级,由“洗扫”成功升级到“冲洗扫”,环卫市场化作业率达25%;综合处置生活垃圾10.2万吨,无害化处置率100%。5.市容保障方面。完成春节、“宋团城观灯节”和“两节”期间保障工作,荣获宋团城观灯节组织筹备工作先进集体。溧城中队拆除各类违建193处,面积6500平方米。查处纠正各类违章1.9万余起。6.“931”整治方面。制定2016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确定年度整治项目55个,现已完成24个。
第二部分 下半年工作计划
1.咬定“一个目标”。今年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的关键之年,城管部门作为创建工作的主力军,将咬定这个目标不放松,全力以赴抓落实,确保在创建任务中不失分、得高分。
2.立足“两项抓手”。围绕省政府城市环境综合整治(“931”行动)和常州市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千方百计补短板、优环境。
3.打好“三大战役”。城管体制优化调整后,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市容管理上来,以菜市场、占道经营、乱设广告店招为突破口,集中精力开展市容秩序整治“三大战役”,全力破解城市管理瓶颈。
4.突出“四块重点”。一是全力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按照“精细、精致、精确”的原则,细化管理内容,量化管理标准,规范管理行为,实现城市管理从粗放向精细的转变。今年计划改造街头绿地4.5万平方米,年内全面消除中心城区绿地斑秃和裸土现象。二是大力推进城管一体化作业。今年将继续接管溧城镇7个社区、6个村委约40万平方米道路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收运,以及25座公厕、60只垃圾房的改造及管理。同时接管燕山新区交通道路100万平方米绿化的管养任务,并将作业交给市场,力争年内环卫、园林作业市场化率达到60%。三是加快环卫机械化进程。计划投入资金1000万元,购置环卫作业车辆21辆,城区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力争达到100%,城区实现密闭化收运全覆盖,主要道路消灭路边垃圾桶。四是努力提高城管规范化水平。扎实推进城管规范年建设,从管养作业、市容秩序、行政执法等8个方面入手,制定相关的作业流程、工作手册和LOGO系统,形成统一规范的城市管理标准。
5.办好“五类实事”。密切关注群众诉求,解决民生热点问题,切实提高城管服务能力。一是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清溪、东鹏菜场,并实行“公办公营”,确保建管水平达到一流。同时,对城区经营中的13个菜市场实施“一场一策”整治,实现规范化管理。二是抓好公共自行车建设,打造绿色低碳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三是抓好公厕、垃圾房改造,实行环卫专业管理,为群众生活提供便利。四是抓好街头绿地改造,按照居民出行300米-500米进入公园绿地的要求,打造公共绿地10分钟服务圈。五是抓好“三乱”治理,对夜间烧烤、废品收购、高速高铁夹心地带城区段开展整治,以码头水街排档、城区废品集中堆放场等项目为载体,引导入室进场经营,加快解决噪音扰民、污染害民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