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规划引领发展,开局事关全局”,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启动实施之年,是全省国土部门深化“保护资源、节约集约、维护权益、改革创新”工作总要求落地见效的攻坚之年,也是我市全力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和环境整治攻坚之年。全市国土资源工作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在全面保障“凝聚精气神,建设新溧阳”中展现新作为,为全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好开局提供有力保障。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严守耕地红线,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坚持把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作为“环境整治攻坚年”的重要内容。一是全面完成专项土地整治规划编制任务。加强和发改、规划、财政、农林、环保、水利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相关规划的衔接,明确全市土地整治的方向和目标,科学确定土地整治的规模、结构和布局。根据上级下达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落实土地整治重点项目,明确项目实施时序,合理安排土地整治资金。二是全面完成各类土地整治任务。力争早立项、早实施、早验收,及早启用指标。拟申报工矿项目总规模1200亩,新增农用地约1000亩;申报增减挂钩建设规模1000亩;拟实施占补平衡建设规模3.4万亩,规划新增耕地1.1万亩;高标准实施省以上投资项目的上兴、竹箦两个省投项目,建设总规模约2万亩,总投资7200万元。三是全面完成矿山专项整治任务。完成我市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2015—2020年)编制工作。逐步引导矿山企业按照“五化”要求,积极争创绿色矿山,坚决落实矿山开采过程中“自上而下、分层分台阶”的要求。同时按照《全市矿山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中确定的工作任务和时间进度,有序推进被纳入年度关闭计划的2家矿山、10家砖瓦窑的关闭工作,对关闭的矿山和砖瓦窑,及时纳入年度工矿废弃地复垦范围。
(二)服务发展大局,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坚持把对上争取资金资源作为服务“重大项目攻坚年”的第一要务。一是全力争取“省重大项目用地计划”、“独立选址” 等各类计划外用地指标,为重点园区、重大项目做好用地保障服务。二是全力优化规划布局。充分发挥规划、计划导向作用,科学安排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合理确定镇(区)用地需求,严格控制用地规模,精确定位空间布局,确保今年的规划调整更合理,项目落地更可行。三是全力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支持。摸清“十三五”期间可纳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支持范围的工矿项目数量、规模、投资额等数据,加强对各镇(区)的指导,全力对上沟通协调,争取更多国家专项资金支持。
(三)加强“两法衔接”,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坚持把依法依规用地管地作为维护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一是加大违法用地整改力度。国土部门将和各镇(区)、各相关部门共同做好违法用地整改工作,按照“既查处事、又处理人”的要求坚决落实到位,确保我市顺利通过卫片执法检查。二是加大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监管力度。对2015年度变更核查没有通过的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图斑,督促相关镇(区)加快处置进度,该补办手续的加快补办,该拆除的按时拆除,该复垦的及时复垦到位。三是加大非法盗采打击力度。在镇(区)及国土、公安等部门联合打击非法盗采过程中,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对发现的非法盗采行为立即扣押设备和人员,对符合条件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处置,确保全市矿产资源利用秩序继续好转。
(四)节约利用资源,加大盘活存量力度。坚持把节约集约、高效合理利用资源作为破解当前国土资源工作难题的核心举措。一是完善全程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建设用地批后跟踪监管、开竣工申报和验收、履约保证金等制度,通过工业项目联合评审、建设用地动态巡查、土地闲置预警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低效利用及闲置土地的预防、发现和处置能力。二是完善存量盘活机制。常态化开展批而未供及闲置土地专项清理,通过适度控制用地计划,倒逼土地利用粗放低效的地区,因地制宜、分批分类,加大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力度,确保全市盘活存量建设用地800亩以上。三是完善土地产出水平考核机制。探索建立“僵尸企业”土地退出再开发相关办法,以及国土、发改、经信、财政、税务、统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镇(区)土地产出水平考核制度,重点对工业用地、服务业用地的亩均投资、工业产值、纳税销售、税收等经济指标进行严格考核,切实提高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
(五)严格依法行政,加大权益维护力度。坚持把保障民生幸福作为国土资源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一是切实做好涉土矛盾排查工作,抓早抓小,将矛盾处置关口前移,力争化解在萌芽状态,重点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土地权属纠纷等专项矛盾排查,确保全年信访办结率95%以上,加大对群众举报、投诉案件的监督办理力度,做好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立案、审核等工作,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二是切实做好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本月起全面颁发统一证书,并建立不动产登记交易管理信息公开查询系统。同时将全省农村宅基地和农房统一调查登记发证试点工作,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范围,统筹推进,合理安排,有序开展房地统一调查、基础数据整合、政策制定完善、统一登记发证等工作。三是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指导、督促相关镇、村,对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群防群测,严格责任落实,确保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六)提升服务效能,加大作风建设力度。坚持把落实党风廉政“两个责任”、改进机关作风作为国土资源工作改革创新的制度保障。一是深入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等廉政规范专题学习。扎实开展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加大对党风廉政“责任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力度。二是深入开展“马上就办、从我做起”主题活动。进一步简化审批和服务流程,缩短办理时限,提高服务效率,实现内容再丰富、力度再加码、责任再落实。三是深入开展各层次、各岗位专题学习。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中层干部集中学习、科所长“业务讲坛”、专家授课、业务竞赛等形式,不断增强全系统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