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各镇(区)统计站,局(队)各科室:
现将《2016年全市统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溧阳市统计局
2016年 3 月23日
主题词:统计 工作要点 通知
抄 报:常州市统计局
抄 送:市委办、市政府办
2016年全市统计工作要点
2016年,全市统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凝聚精气神,建设新溧阳”的目标,在国家、省、常州市局的统一部署下,深入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全面加强经济运行监测,着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全力提升统计工作能力,为溧阳“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优质、高效、全面的统计服务。
一、以普查质量为中心,抓好农业普查工作
1、落实各项普查准备。根据国家、省和常州市统一部署,以准确反映“三农”发展成果为目标,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各项工作。全面组建各级普查机构,积极落实经费预算和物资筹措,认真选聘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组织开展普查业务培训。
2、保证普查登记顺利进行。及早制定普查试点方案,扎实开展普查综合试点。充分借鉴历次普查经验,在试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完善修订普查方案。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着力抓好区域划分、清查摸底、遥感测量等工作。
3、认真抓好数据质量控制。建立健全数据质量控制与目标管理责任制,制订考核办法和标准,提升各级普查组织重视程度。加强普查宣传,争取调查对象的支持和配合,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
二、以数据质量为核心,完善统计方法制度
1、密切关注GDP核算制度改革。围绕国家GDP核算制度改革,加强核算基础数据的跟踪监测,进一步提高核算数据质量,充分发挥部门联席会议作用,不断提高核算指标的协调性和匹配性。建立完善镇(区)GDP核算制度和方案,提升GDP核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稳步推进投资统计改革。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稳步推进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统计“一套表”改革,调整新制度统计组织模式。建立部门投资项目统计调查制度,开展分期、分层次业务培训,加强重大项目跟踪监测制度,及时分析填报流程转变后对投资规模、结构和速度的影响情况。
3、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案。巩固完善以规上服务业企业全面调查为主、规下企业抽样调查为辅的服务业调查体系,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和数据质量控制办法,提升服务业统计数据支撑力。完成天目湖旅游集聚区、江南春市场和苏浙皖边界市场三家服务业集聚区的规范化达标验收工作。
4、全面提升统计数据质量。按照“客观公正、公开透明”原则,完善主要统计数据评估评价办法,切实加强数据采集、审核、汇总、评估、报送等全流程质量管控。加强依法统计,坚守“四条红线”,定期开展数据质量督查检查活动。
三、以夯实基础为目的,长效推进双基建设
1、推进双基建设长效化。按照省、常州市文件精神,明确标准,树立典型,培育特色,全面推进县(市)、镇(区)、村(社区)、集聚区和企业规范化建设向长效化迈进。结合统计督查、“回头看”等工作,从统计网络、人员配备、信息化水平等多个方面,对各级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指导监查,全方位开展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再提升活动。2016年,力争95%新增“四上”企业、80%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通过规范化达标验收,部门规范化由点到面全面开展。
2、深入推进“统计新干线”平台建设。根据统计改革的要求,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水平。有针对性地增强信息技术支撑,及时更新统计内外网信息,完善数据发布渠道。深入推进各镇(区)“统计新干线”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做好数据更新、维护和应用。
3、加强协统员的管理和考核。规范协统员的管理与使用,强化协统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协统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常州市统计代理工作要求,结合溧阳统计工作实际,以协统员队伍为基础,在服务业集聚区、统计基础薄弱的单位积极推进统计代理,有效发挥社会统计力量的作用,切实缓解基层统计力量薄弱问题。
四、以创新服务为抓手,全力提升工作能力
1、着力加强新常态下的经济形势分析研判。注重经济走势研判,做好经济形势预警预测,对列入全市经济发展预期目标的主要指标加强动态跟踪和分析研判,特别是要把握全市“十三五”开局的经济走势,及时为市委市政府提供进度分析报告,准确揭示苗头性、趋势性问题。
2、着力抓好重大统计监测。紧紧围绕“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要求,坚持重点监测的科学性、指导性。继续做好现代化、文化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监测统计,加强对薄弱指标的预警和监测,及时发布监测报告,充分发挥好统计监测导向参谋作用。
3、进一步加强统计业务培训。建立健全分专业、分层次、形式多样的培训体系,培训对象从县、镇(区)、企业统计人员逐步拓展至村(社区)协统员,培训重点从统计业务技能逐步延伸至综合能力提升,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