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各村(社区)、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江苏省“建设区域性学习型社会”的精神,实现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构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村组、学习型家庭”的奋斗目标,切实提升区镇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结合我区镇实际,现提出区镇二○一七年度社区教育工作意见。
一、 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教育现代化建设、“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6〕4号)的任务要求,以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为抓手,加强社区教育基础能力和内涵建设,提升社区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推动学习型城市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努力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坚持政府统筹,以创新求突破,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农村村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升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促进镇精神文明建设,推进镇社区教育快速发展,使社区教育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目标任务
按照市政府、市教育局的工作要求及我镇2017年的工作目标,区镇今年计划完成社区教育各类培训120000人次左右,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约1500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约18000人次,农民创业培训约3800人次,其他培训约100000人次。加强社区“市民学校”、农村“村民学校”及其它各类学校的规范建设与目标化管理,进一步推进“学习型镇”建设工作,组织现场培训会6次以上。
三、工作措施
1.充分发挥镇党校的示范作用,切实把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放上十分重要的位置。重视镇机关干部自身素质的提高,把学政治、学知识、学技能紧密结合起来。本年度要特别注意创新学习方式,努力让广大党员、干部乐学、想学,不断提升自身形象和工作能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充分发挥社区“市民学校”的主阵地作用,以人为本创建学习型社区。整合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各类资源,养成社区成员终身学习的习惯。建立完善的学习体系和学习网络,坚持新颖性、实用性的原则,积极采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渠道引导社区成员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卫生、家政、生活等各类知识,使社区成为和谐的学习乐园。
3.充分发挥“村民学校”的致富教育作用,努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紧紧围绕农民增产、增收、增效的目标,围绕镇六大农业优势产业和六大农业特色产业加大培训力度,创建学习型村组。组织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培养有文化知识、有致富技能、有高尚素养的现代新型农民。
4.进一步加强职工教育,创建学习型企业。充分发挥社区教育中心校的基地作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工教育活动,常年抓好计算机班、会计电算化班的办班培训工作。开展日常性职工科普教育活动,大力推进管理创新、科学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搞好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岗前、岗后培训,建立一支爱岗敬业、适应先进工艺技术、熟练掌握先进设备的管理人员队伍和职工队伍,全面增强企业的持久竞争力。
5.因地制宜地开展老年教育。镇老年学校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以“和谐、健康”为主题,以激发兴趣为切入点,广泛进行知识更新、兴趣爱好、保健知识等教育。镇老年学校每年培训不少于4期,全年参加市老年大学培训不少于1000人次。
6.加强对“市民学校”、“村民学校”的目标化管理。对“市民学校”、“村民学校”就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量化考核,凡列入培训计划的要做到有通知、有花名册、有授课提纲、有测试、有成绩、有小结等,并及时做好各类资料的装订工作,接受年终考评。
7.发挥农科教基地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加强大石山旅游农庄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的建设,通过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的科技示范和成果展示,吸引并引领农民学习先进农业技术。依托示范基地,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使示范基地建设与教育培训及农民的脱贫致富形成良性循环。
8.积极配合做好溧阳市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工作。
9.创建一批常州市标准化居民学校,使标准化居民学校认定率达90%以上。
10.加强社区教育课程、项目实施。加强特色课程、特别是适需性与引领性课程的建设,做好终身学习品牌的培育。开展学习型乡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等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指导广泛开展各类培训,特别是整合资源、依托基地、推动农村居民培训,鼓励和引导社区居民自发组建形式多样的学习团队、活动小组等学习共同体。
附件:2017年培训计划表
溧阳市溧城镇人民政府
2017年3月31日
溧城镇党政办公室 2017年3月31日印
48号文附件(成教计划).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