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各位代表:
我受镇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提出我镇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2016年按照国务院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我所积极改进预算管理,推进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初步形成了较为科学的预算体系。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财税部门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凝聚精气神,建设新溧阳”总要求,面对服务经济发展和打造公共财政、民生财政等多重压力,对照既定工作目标,加强征收管理,狠抓增收节支,优化支出结构,强化财政监督,增强保障能力,经过共同努力,实现了全年财政收支平衡。
一、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财政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2016年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745万元,比上年增加5644万元,增长14.8%,
其中:国税:23678万元。
地税:18632万元。
非税收入:1435万元。
(二)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预算内外可用财力18200万元,全年实际支出17648万元,实现了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主要支出项目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86万元;
公共安全支出965万元;
教育支出89万元;
科学技术支出55万元;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47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141万元;
企业扶持资金681万元;
医疗卫生支出1629万元;
节能环保支出394万元;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771万元;
农林水事务支出2657万元;
住房保障支出243万元;
援助其他地区支出160万元;
其他支出10万元;
基金支出1000万元。
(三)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的主要特点
2016年财政工作经历了诸多困难及潜在风险的考验,一是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趋紧,我区镇因产业结构偏重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较大,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基础乏力;二是中央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所出台的结构性减税、普遍性降费等政策,直接影响我镇财政收入;三是民生刚性政策性增支的兑现,使得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
面对这些困难,我们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迎难而上,变压力为动力,努力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回顾一年来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财源建设进一步加强。面对当前严峻的财政形势和巨大的增收压力,财政部门紧紧围绕溧城镇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和镇人大批准的预算,在努力做好财政保障工作的同时,把保增长,促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选准方向,突出重点,巧用财力,支持加快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另外通过财政的激励政策,对销售上台阶、纳税贡献大户、固定资产新增投入较大的企业以及获得产品科技创新成果的企业给予一定奖励,从而促进了企业扩能、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的开发,增强了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信心。
2、征管能力进一步提升。财税部门依法治税,依法征管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围绕全年财政收入任务,认真分析财税收入形势,挖掘财政增收潜力,开展税收稽查,强化社会综合治税,有效堵塞征管漏洞,确保应收尽收。一是强化目标管理,加强执行分析。坚持收入目标责任制,咬紧全年目标任务,按照“以天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工作要求,层层分解,明确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不断完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二是加强部门联动,全方位协税护税,完善财政收入分析联席会议制度,密切关注税收政策调整,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建立部门联动机制。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实现税源源头监控,强化综合治税职能。三是提升征管水平,精心组织收入。建立健全收入监控体系,强化重点税源管理,做到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同时强化非税收入增收机制,确保收入稳步协调增长。
3、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按照有保有压、民生优先、保障重点的原则,切实调整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进社会和谐。镇财政全年安排抚恤和社会救济费等社会保障费1813万元,失地农民保养金匹配资金255万元,居民养老保险匹配资金48万元,从而支持了“两个确保”所需资金的及时到位,完善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镇财政全年用于匹配农村医保经费1140万元,安排征兵及退伍安置99万元,城镇及农村独生子女补助245万元,农民家庭财产保险21万元,从而为维护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镇财政安排90万元支持义务教育事业发展支出;镇财政安排431万元资金用于支付各村定额干部工资保险及办公经费支出,安排875万元用于社区干部的工资、办公经费及保险支出,从而保障了村级及社区组织的正常运转。镇财政还安排支农资金和农村公益事业经费1917多万元,其中:农道、农桥建设投入152万元,水利建设投入267多万元,土地流转支出696万元,美丽乡村建设424万元,农村生活污水整治582万元。镇财政还对镇区属地管理项目建设及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等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其中城管支出876万元,物业支出580万元,老小区及城中村改造2838万元,从而充分体现了镇党委、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整治的高度重视。
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7年是“十三五”的重要一年,今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镇党委、政府及市财政局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提升财政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努力增植财源,做大财政“蛋糕”;提升依法治税、依法征管的能力,力争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提升财政公共服务能力,优化支出结构,努力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确保重点支出的需要,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提升财政创新能力,加快财政改革步伐,构建公共财政体系,不断提高财政依法科学理财的能力。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和我镇经济发展,以及现行财政体制及我镇支出需求、财力状况,现提出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财政收入
2017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建议安排44000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5%,其中:
国税:27580万元。
地税:15000万元。
非税收入:1420万元。
(二)财政支出
根据2017年我镇财政收入预算以及现行财政体制,我镇财政当年可用财力预计为21300万元。根据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2017年我镇预算安排支出21300万元。
为适应当前财政经济形势,贯彻增收节支要求,我们在2017年公共预算编制过程中严格执行零基预算和效益预算,打足收入,严控支出,坚持量入为出,确保重点支出的原则。公共预算支出(草案)中主要安排情况如下:
一般公共管理与服务支出 2515万元
公共安全支出 1350万元
教育支出 195万元
科学技术支出 50万元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150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7000万元
医疗卫生支出 1632万元
节能环保支出 402万元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4901万元
农林水事务支出 2742万元
住房保障支出 213万元
企业发展扶持支出 2000万元
援助其他地区支出 295万元
其他支出 145万元
2017年我镇经济发展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下行压力和风险仍然较大,尤其一些减收增支因素,使得财政收支矛盾仍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家营改增政策的全面实施,将对我镇的税收收入产生较大的影响;二是国家对钢铁行业的大力度整治以及我镇小山头工业区域的大量企业拆迁,将对我镇经济产生较大程度影响;三是大力度推进的城中村改造,美丽乡村建设以及整体的环境整治等将对镇财政产生较大的压力;四是民生工程和社会保障经费的大幅度提高,将导致财政支出的刚性需求加大。可见我镇财政仍面临较大的压力,财政收支平衡将十分困难。为此,我们只能从紧安排2017年度支出预算,一些部门的支出需求难以完全满足,请大家理解,希望社会各界及各个部门继续关心和支持财政工作,做到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同时我们将狠抓增收节支,严格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力争实现2017年财政收支平衡。
三、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确保完成2017年财政预算任务。
2017年宏观经济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国家巩固经济基本面向好的力度仍会加大,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我们将在溧城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凝聚精气神,建设新溧阳”总要求,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为工作主线,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经济活力和动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确保完成2017年财政预算任务。
(一)发挥优势,促进发展,建立效益型财源。
始终将稳增长、调结构作为安排财政支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着力推进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扶持,加大资金引导,优化服务力度,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一是用足用好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在优化结构、推进科技创新、帮助企业攻坚克难等方面的导向作用,向上争取扶持政策和资金,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步伐。二是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兑现各项财税扶持政策,找准财政资金扶持切入点,重点加大对经济转型发展重点领域,尤其是制造业领域的支持力度,从而为我镇经济发展注入源生动力,为财税增收培植优质税源。
(二)明确任务,加强征管,千方百计抓好收入。
针对严峻的财税收入形势,我们将大力挖掘增收潜力,强化社会综合治税,做到应收尽收,确保完成年初人代会目标任务。一是强化收入监控,完善收入征管措施。继续推行财税等征收部门收入分析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重点税源的监控,严防税收流失,确保税收收入稳步增长。二是强化非税收入管理。继续加强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努力做到应收尽收。三是在确保财政持续增收基础上,注重收入质量,算好质量账、可持续账,实现财政收入质效双收。
(三)改善民生,优化支出,推动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坚持把保民生促和谐作为财政支出的重要方向,不断提高民生支持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在保障政府履行职能、有效运转的基础上,支出重点向农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倾斜,促进社会事业和谐、健康发展。一是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支持实施富民强村工程,支持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落实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低保、重残救助、被征地农民养老等制度实施,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各位代表,2017年的财政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责任非常重大。我们将在溧城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镇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开拓创新,确保全年财政各项任务全面完成,为溧城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