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今年以来,市农林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积极应对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努力克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困难,农业经济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局面,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半年工作打算和举措
继续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重点,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着力提升特色产业优势,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突出调结构,着力巩固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区域比较优势,努力把优势调强、把产业调大、把链条调长、把质量调优、把效益调高,切实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一是种植业认真落实“调、稳、扩”工作措施,调:就是调减非优势作物面积,调减传统大田作物种植面积5万亩;稳:就是优质食味大米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扩:就是扩大茶果、花卉苗木、特色水产等区域性特色产品的面积。二是根据《溧阳市畜牧业绿色发展规划》调整畜禽养殖区域和结构布局,宜养则养,宜减则减,对天目湖、城区及曹山园区等重点区域实行养殖严格控制。在控制总量前提下,力争将畜禽养殖场(户)个数调减5%。
(二)突出提品质,着力优化农业产品结构。把提高品质摆在农业生产优先位置,全面系统推动农产品品种升级换代、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一是瞄准市场需求导向,加快选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名特新优农产品,着力加大白茶、白芹、溧阳三黄鸡及溧阳青虾等特色优势品种培育力度,强化绿色优质农产品源头供给。二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年内新建园艺标准园2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个,改造标准化池塘1万亩。同时加快健全完善地方性特色产品和特色养殖生产标准。三是认真实施品牌化战略。鼓励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申报“三名”(知名、著名、驰名)商标、创建市级以上名(优)农产品,2017年,将新增“三品”30只,力争“三品”数量每年保持在500个以上,实现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占全市农产品产量比重40%。四是认真贯彻“四个最严”要求,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成常州下达“创安”目标任务,确保对规模基地重点品种抽检全覆盖,合格率达到98%以上。控住源头保安全,认真开展禁限用农药、农资打假等专项整治活动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全面部署和落实强制免疫、消毒灭源、监测流调、检疫监督和应急管理等综合防控措施,抓好突发疫病应急处置,确保不发生重大动植物疫病疫情。
(三)突出降成本,着力提升农业比较效益。创新理念,完善政策,多措并举降成本,努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降成本。继续实施“三新”工程,加快推进重大科研攻关和技术模式创新,力争在本地特色优势产品品种培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实现重大突破。二是大力推广节地、节肥、节药、节能等节本增效技术,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大力推广免耕摆栽、测土配方、秸秆粉碎还田和科学施用等技术,减少农业生产投入降低成本。三是加强产销对接降成本。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开拓市场,充分运用电子商务等手段,创新电子商务模式,推进“农超、农企、农社、农校”等对接,鼓励农产品产地直达消费者“营销模式”,积极建立农产品产地营销体系,全年实现农产品网络营销额4.5亿元。
(四)突出补短板,着力破解农业转方式瓶颈制约。积极推动政策创新,努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着力补齐农业物质装备、信息、投入等关键短板。一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突出防灾减灾和设施农业等方面,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1万亩目标任务,引导发展连栋温室、钢架大棚和喷滴管等设施装备,切实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防控能力。二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推进农林牧渔全面机械化进程,加大科研攻关和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力度,突破薄弱环节,降低农业生产劳动强度,着力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确保全市农机化水平达89%。三是全面开展信息进村入户整市推进示范工作,整合农业信息资源,信息进村入户率确保80%,力争100%,重点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农兽药基础数据平台、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平台。
(六)突出可持续,着力推进绿色生态农业。积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拦截、末端消纳路径,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和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绿色综合植保技术,扩大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面,进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绿化防治效率。二是实施“263”专项行动。年内完成21家规模养殖场和近200家小散养殖场(户)的关闭搬迁,确保2017年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6%。三是实施绿色生态提升。完成《溧阳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编制,以总体绿化与珍贵化、彩色化、效益化相结合为主线,开展全域绿化行动,改造提升南山、曹山、瓦屋山等重点区域的森林景观,完成林相改造15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