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16年是全市政务服务工作深化改革、拓展平台、强化服务之年,是政务服务体制又一次发生深刻变化的一年。今年以来,全市政务服务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一办两中心”(政管办、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审改、发展、服务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工作稳步推进,较好的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多措并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一是继续推进“三集中、三到位”工作。去年9月搬迁政务服务新大楼以来,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以来,政务服务的工作范围、工作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进驻中心的窗口单位而言,1月份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整建制进驻,6月份“营改增”后地税征收服务大厅整合入驻,6月中旬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进驻。今年与去年相比,窗口工作人员由原来的116人增加到了176人,增加了51.7%。
根据省政府《江苏省政务服务管理规定》(苏政发〔2016〕56号),对我市现有195项行政审批事项和相关服务事项,进 调进驻工作。目前,全市共有20个政府部门、5个公用企业、11个中介或延伸服务机构在政务服务大楼设立窗口,合计共有158项行政审批事项和21项服务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办理。另外,还有婚姻登记、人社保障、农机水产、海事服务、烟草专卖和广电服务等6个分中心,涉及行政审批事项22项、服务事项31项。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分中心行政审批事项入驻率92.3%。
二是推进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工作。据省、市工作要求,2015年下半年,我们会同发改、规划、环保、住建、国土等13个部门开展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工作。2016年7月,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11月 4日通过了初步验收。接下来,将继续进行数据信息完善,以尽快实现投资项目全部在线审批。
二、统筹推进,拓展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整合工作,是溧阳市政府2016年18项重点工程之一。我们按照省、常州市《平台整合方案》精神,会同编办起草了我市的《平台整合方案》,提出了先行“物理整合,再行化学”融合的分步实施建议。今年5月,市政府第3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集中进驻方案。6月8日,政府采购中心、国土资源交易中心、造价招标办公室(建筑工程交易中心),进驻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集中办公,实现了“物理整合”。9月,市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我市《平台整合方案》,并予印发。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整合方案要求,会同相关部门,抓紧落实,确保年底前完成平台的“化学融合”工作。
三、创新方式,推进便民高效服务
一是推进涉审涉建中介机构规范管理工作。3月份以来,中介管理科对全市涉审、涉建中介机构进行了调查摸底。初步掌握了全市92家涉审涉建中介机构名录,占全市涉审涉建中介机构的80%以上。这92家中介机构当中,外地55家,溧阳本地37家。
为了方便涉审、涉建企业,方便办事群众,配套政务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服务功能,借鉴柯桥、义乌、萧山等地经验做法,在中心三楼设立了有形的线下“中介服务机构”。主要根据中介服务需求及中介类别,通过公开竞争,择优选择中介服务机构入驻。另外,为规范管理,中介管理科已经将进驻的中介服务机构的营业执照、收费标准、服务规范进行公示,方便群众选择,接受群众监督。11月下旬,将集中进行第三批中介机构的招投标工作。
二是推进深化简政放权工作。今年4月,政务服务科会同编办、中关村、发改委相关部门业务人员,前往杭州萧山、金华义乌学习考察。于6月出台了《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投资项目区域评估改革试点方案》,在中关村园区内选择1至2个已完成前期开发的区域,推行环境评价、节能评估等前置审批工作一起进行,实现统一编制报告、统一审批,单个项目不再单独审批,减轻企业负担。
三是开通运行“政企通”微信平台。为搭建政企之间桥梁,我们于今年5月开通了“政企通”微信平台。该平台通过政策文件、最新动态和互动服务等栏目,为我市企业提供政策资讯、在线解决问题、互动沟通交流等网络平台服务。全市广大企业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直接搜索“溧阳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关注“政企通”微信平台。目前,已有1200多个微信用户关注此平台,其中包含企业用户和社会人士。下一步,“政企通”微信平台将进一步丰富完善平台信息资源,为企业提供更全面、更快速、更规范的网上政务服务。
四是全面推广“晨会”制度。为了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中心各窗口规范化管理水平,力争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好成绩,为办事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10月中旬,市政务服务中心专门召开会议,提出在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全面推行晨会活动。通过召开晨会,让工作人员每天提前做好工作准备,进入工作状态;通过晨会点评前一天的工作,安排当天的工作,提醒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晨会制度的全面推行,还有助于中心加强作风纪律建设和窗口规范化管理,提振政务服务队伍的精气神。
五是中心各进驻窗口不断推出便企便民服务措施。比如,公安局出入境窗口:今年5月起,不断优化业务办理流程,通过微信预约等“互联网+出入境办证”服务模式,让市民减少排队等候时间,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受到广大群众好评。环保局窗口:要求环评机构建立“一企一档”制度,对环评企业提交的材料进行备案并积极引导,努力建立有序的管理秩序,逐步实现环评工作市场化、规范化、科学化,更好地服务全市环保行政审批工作。市场监管局窗口:实行重大投资项目提前介入,窗口指定专人接待、前期辅导,跟踪服务,主动协调,促成投资项目尽快落地。对提交材料不规范、不齐全的,允许企业作出承诺后,采取先行受理、容缺受理。
四、注重长效,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今年以来,我们在着力提升服务效能、努力打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的同时,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一岗双责”要求,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凝聚起干事创业的正能量。
一是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两学一做”是2016年党建工作重点。根据市委部署,我们于5月9日正式启动学习教育活动,制定了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党支部学习计划和日程安排,落实了班子成员联系党支部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带头做。重点围绕“强化‘四个意识” 、“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重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等内容展开了学习。通过不定期开展上党课、专题讨论、与党员谈心谈话等活动,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党支部、落实到每名党员。7月1日我们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重温党的光辉历史,并对涌现出的1个先进支部、7名优秀共产党员和5个党员示范岗进行了表彰。另外,我们还有1名党员被评为溧阳市优秀共产党员,2个支部被评为常州市政务服务系统优秀党支部,8名党员被评为党员先锋岗。
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对原基层党支部设置进行了调整,选举产生了新的支部委员会。部署开展了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工作,积极做好了党代会代表选举工作,扎实开展了新党员发展工作。党工委书记与各支部书记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与各窗口主任签订《“一岗双责”目标责任书》,绷紧“廉政建设”这根弦。同时,认真组织开展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讨论。
三是形成争先创优浓厚氛围。通过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95周年“七一”征文、倡议“绿色出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志愿者、防汛抗洪等活动,不断提升干部队伍宗旨意识、服务意识、规范意识。通过设置党员示范岗,佩戴胸牌亮明党员身份,明确 “党员”的责任在“窗口”,激励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为民服务的主动性。借助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强劲东风,开展创建省和常州级文明单位,启动创建全国青年文明号,创建巾帼示范岗和工人先锋岗,创建省级节能示范单位,争创“红旗窗口”和“服务之星”,形成中心内部良好的争创氛围。
四是加强效能建设。开展作风纪律专项督查。在去年第4季度开展的“服务规范提升月”“三要求、九统一”基础上,今年又开展了“服务规范提升年”活动。目的是,通过活动,认真查找并切实解决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完善了《窗口双月考核办法》。主要是改以往对窗口个人考核为现在以窗口为单位进行考核,严格考核考勤制度,明确窗口主任(负责人)为窗口作风纪律第一责任人,充分发挥窗口主任(负责人)的作用,切实履行好职责。下一步还将结合新考核办法实施以来发现的情况,对考核领域、方式等进行深化、细化。聘请了20名服务质量监督员。重点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对政务服务环境和窗口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同时设有投诉箱、投诉电话和网上投诉机制,畅通监督渠道,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2016年,面对政务服务工作新情况新要求,我们主动担当、积极作为,通过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在深化改革、业务建设、服务效能、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都取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我想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领导和上级机关的关心重视。今年市领导就政务服务工作作出批示20余件,重视程度空前。在今年深化政务服务改革重任之下,如果没有领导重视关心,可以说很多工作都难以推动。二是内部的团结协作。中心想做事、学做事这种创先争优的积极氛围愈加浓厚,做成事则更增加了大家前行的动力与信心。三是兄弟部门的配合支持。通过学习交流,开拓了眼界,明确了具体的工作目标。我们认识到,兄弟部门的理解、配合、支持,是我们想做事、做成事的前提。
今年年以来,我们的确取得了一些成绩,进步不小。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我市政务服务工作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相比,与群众对政务服务工作的期盼相比,与周边市(区)政务服务部门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面上不够平衡,业务科室对窗口业务的了解程度比较低,有的知之甚少。一些工作在我们这里还有盲点;二是政管办机关干部的工作主动性还有待加强,工作能力仍需提升;三是工作的组织化程度偏低,工作的节奏感不强;四是工作中解放思想、开拓观念、创新理念还不够,工作的张力不足。也些既是不足、差距,也是以后我们工作的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