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各行政村、有关单位: 近年来,随着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的情况下,全镇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部分指标明显改善。但资源环境不足约束尚未根本缓解,生态环境质量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为了确保在实现“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基础上,更大幅度地改善环境质量,更加有效地规范环境秩序,根据省、市“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实施本次专项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牢固树立和贯彻绿色发展的理念。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量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矛盾得到有效化解,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到2020年,全镇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0%以上,镇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90%以上,地表水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的水体基本消除。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减少煤炭消费总量 关停3家砖瓦厂和5家石灰窑,到2020年,居民用煤量下降50%。 1、分类整治燃煤锅炉,禁止新建燃煤锅炉。2017年底前,所有燃煤锅炉整治到位,燃煤锅炉全部达到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2、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扩大天然气利用,全面推进绿色健康发展,实施“屋顶计划”,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 (二)减少落后化工产能 着力去库存,控增量,优总量。加快化工行业结构调整,不新批化工企业,逐步关闭管理落后,设施陈旧,环境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 (三)治理戴埠镇水环境 到2020年,戴埠镇流域总氮、总磷污染物排放量均比2015年削减20%以上,确保饮用水安全。 1、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将南山生态红线区域打造成生态循环农业基地。全面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建立连片绿色农业污染控制区,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规模化发展,从源头控制种植业污染。继续开展化肥和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精准施肥技术和机具,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和统防统治。在污染度高的区域采取生态拦截措施,在农业种植密集区建立生态沟、反硝化沟、多塘系统等净化工程。
2、全面提升生活污水处理水平。提高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率,到2020年前,全镇实现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保障机制,提高收集处理能力。 (四)治理生活垃圾 到2020年,集镇及镇村接合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其他村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70%以上,积极开展镇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全镇镇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 (五)治理黑臭水体 到2020年建成区基本消除镇村黑臭水体,按照《江苏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行动方案》的要求,不断推进全镇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1、大力推进集镇区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到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建镇区所有污水通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的任务,污水收集与处理水平显著提高。 2、提高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实现全镇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同时建立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保障机制。 3、加强水系沟通。实施清淤疏浚,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构建将抗水循环体系。到2020年,全镇黑臭河道全部疏浚一遍。 4、建立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切实加强各项管护制度建设,明确水体养护单位及其职责、绩效评估和养护经费来源,实现河道段长负责制。 (六)治理畜禽养殖污染 以畜禽养殖为重点,切实加强农业污染治理。全面清理整治非法和不符合规范标准的养殖场、养殖专业户。到2017年、2020年规模化养殖场治理率分别达70%、90%。 强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全部建成粪污收集,处理利用设施。落实“种养结合,以地定畜”的要求,加强粪污还田,推进化肥施用减量化。到2020年,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化肥使用量较2015年削减20%,农药施用量确保实现零增长。 (七)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 到2020年,全镇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总量削减30%以上。 1、2017年底前,完成对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废气排放源的检测和整治工作。 2、强制施用水性涂料。2017年底前对印刷包装及交通工具、机械设备、人造板、家具制造等行业,全面使用低VOCs含量的水性涂料替代原有的有机溶剂、清洁剂、胶黏剂等。 3、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各项政策实施,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4、加强餐饮油污染控制。在集镇主次干道两侧居民居住区禁止露天烧烤。 (八)治理环境隐患 到2020年,全镇环境风险隐患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 1、全面开展重点环境风险企业环境安全达标建设。严格安全生产监管,避免因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环境污染。 2、2017年底前,完成重点区域土地污染状况的调查摸底工作,强化“退二进三”污染土地监管和治理修复。2020年,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98%以上。 (九)提升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 建立健全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注重运行经济杠杆,提高排污成本,强化绿色金融等激励机制,用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倒逼企业转型。 1、建立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激励政策。镇政府计划每年在财政预算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重点对污染物排放达标、整治工作做得好的企业给予奖励和补偿。 2、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镇财政继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重点支持生态保护引领区的发展,引导区域内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补偿工作。增加补偿断面,提高水环境区域补偿标准。 3、推进绿色金融政策。动员和鼓励更多民间资金投入到绿色产业,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 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推动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 4、设立镇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种子”作用,引导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进入镇生态保护领域。打造政府环保投融资平台,更好地吸纳各类人才、技术和资本加入,加快推动全镇环保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十)提升环境执法监管水平 严格落实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完善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实施联合惩戒,促进环境守法成为常态。 1、加大执法力度。建立镇、村、组(企业)环境保护三级网格化监管的责任体系,实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严格执行排污企业许可管理制度,对存在环境违法违规等严重失信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实施联合惩戒。 2、加大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力度。完善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执法中发现一件移送一件,从快、从严、从重打击环境犯罪行为。大力推进环境公益诉讼,维护公众合法环境权益。 3、曝光环境违法违规行为。通过戴埠镇政府信息平台,以及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曝光典型的环境问题以及整改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彰显党委、政府解决问题、惩治违法违规的决心的力度。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依据《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镇成立“263”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有镇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相关副镇长领导担任副组长,从相关职能部门中抽调精干人员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监督、推进专项行动工作。 2、强化推进落实。按照行动方案,组织参与部门抓紧制定实施计划,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要求,指导有序开展工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3、实施综合考评。把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红线,每年依据市与镇、镇与村签订的目标责任书推进综合考评,综合考评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严格执行《江苏省党政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有责必问,有责比严。
溧阳市戴埠镇人民政府
2017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