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17年公安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政法会议、公安工作会议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省、市两会精神,紧紧围绕我市“四大经济”发展计划和“两个攻坚年”工作重心,紧扣省厅“创新强警”和常州市局“现代警务”发展战略,以“聚焦安民、聚力创新、高水平建成平安溧阳”为工作目标,深入开展“大讨论、大走访、大转变、实干为民”活动,全力做好公安业务和队伍建设各项工作,提升溧阳公安的美誉度、和谐度,推动溧阳公安工作提质增效、转型出关,为把溧阳建成宁杭生态经济发展带上最美副中心城市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一)以公安改革为统领,注入发展动力。一是机构深度整合。进一步完善细化机构设置,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上级机关政策支持,推动部门机构体制深改,逐步实现机构向基层转移、人员向基层和实战单位流动的警务资源实战化配置;同时,积极争取和用好用足相关政策,引导民警扎根基层、奉献基层。二是机制深度磨合。进一步完善规范8部门内部工作流程和运行保障机制,最大限度整合资源手段,实现工作流、业务流和信息流统一,确保部门高效运转;进一步推进部门内部非行政化警组实体运作,探索试行主办侦查员、主办民警制度,最大限度提高警力的动态调配、使用效益和实战效能。三是人员深度融合。将机构改革与民警职业发展保障统筹兼顾、整体规划,对接上级政策,积极推行警员分类管理,重点打通警官、警员、警务技术职务并行的职业发展“三通道”;坚持人岗相适应原则和“AB”角搭档制度,通过内部挖潜、素质挖潜,多角度发掘人才;规范辅警管理,认真承接落实好警务辅助人员管理相关改革措施,试点实施层级化管理模式,推动辅警队伍职业化、正规化和法制化。
(二)以合成合作为载体,增强核心战斗力。一是做实合成指挥中心。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原则,加强对一线警力点对点、扁平化指挥,积极探索弹性勤务、错峰勤务、叠加勤务等措施;加强常见疑难警情指导,牵头开展定期会商研判,形成常见疑难警情处置规范;加强接警员专业培训,提升接警能力,规范接警流程。二是做优合成研判中心。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滚动排查,突出抓好综合研判,建立健全实时推送、查证、处置、反馈工作机制,力争年内重大不稳定因素预警预知率达95%以上;进一步优化民意中心、防范中心和舆情引导中心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合成通报、互动沟通、约谈问责等工作制度,狠抓指令落地执行,提升工作质态。三是做强合成作战中心。加快推进合成作战中心技术用房和理化实验室、电子物证检验鉴定实验室建设,力争6月底前投入使用;以合成作战中心高效作业常态推动数据快速转化为战果,实现对刑事案件,尤其是面广量大侵财小案的按需上案、模块化侦办,力争各项打处指标均列常州市局第一方阵。
(三)以基础工作为支撑,汇聚防控合力。一是完善专业巡防。继续推进全市公安巡防一体化建设,落实城区重点部位定点武装执勤、巡防警力屯警街面动中备勤、人员密集场所高峰勤务等工作机制;深入开展“亮灯行动”,并在重点区域、路段、时段实行携犬巡逻;推进平陵广场、美景天城2个警务工作服务站建设,落实24小时值守,打造“中心警务站+处突机动队”的街面“拳头”力量;推进农村地区巡逻防范常态化,扩大农村地区专职联防队伍,落实机关帮扶对接派出所机制,探索推进农村地区“所队站合一”联勤模式;力争年内刑事案件、侵财案件稳中有降。二是完善基础管控。创新完善大数据条件下基础管控工作机制,落实新建小区技术防范智能化单元视频门禁系统建设,试点推行以身份证号码为信任根的一卡通,实现小区门禁、梯控、车辆出入实时人像比对;继续推进技防入户工程,查漏补缺一批农村地区技防设施;加强寄递业、物管业、网约车等行业基础管理,建好行业数据库和信息员,做到情况明、不失控。三是完善多元共治。将城区物业公司作为规范保安管理的重点,并依托见义勇为基金等载体,推动建立小区保安考核奖惩机制,倒逼小区保安素质提升,力争使保安成为小区基础防范的生力军;探索城乡多元共治工作模式,按照“谁受益、谁出力”的基本原则,建成由政府牵头、公安主导、多方保障的常态联动联防队伍;同时,建好社区“大妈”、网民、出租车司机、快递员、外卖工等社会志愿者队伍,实行配套激励,形成类似“朝阳群众”的品牌效应。
(四)以科技创新为突破,优化警务效力。一是着眼科技建设。加快推进“320”三期、四期工程建设,年内新增路口电子警察28套、高清卡口8套,升级改造监控布点66处。二是着眼数据整合。立足警务实战需要,制定实施信息采集目录和责任清单,明确部门、派出所工作职责,落实统一管理审核,形成全警协作、内外协调、联动一致、责任明晰的数据采集工作体系;加快推进本地数据整合,紧抓市政府“智慧溧阳大数据库”建设契机,主动融入,借力发展,力争本地各类数据实时汇聚、实时对接、实时应用;加快推进视频监控数据整合,提请市政府成立市视频监控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推动出台《全市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实现政府出资建设(租用)的视频监控统一标准、规范管理、共享共用;加快推进对外警务数据协作,通过“购买”服务、平等交换等途径,建立常态数据交换协作机制。三是着眼实战应用。培育专业技术队伍,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使用、激励机制,并积极采取市场外包、招聘专业辅警等途径,解决力量不足、能力不强等问题;健全全警信息化应用定期训练、考核奖惩等机制,有效引导信息化应用渗入警务工作各个方面;同时,加强警务数据应用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违法行为,严防信息安全事故和问题发生。
(五)以效能提升为抓手,提高履职能力。一是建好执法责任清单。规范运行执法办案、涉案财物管理、案件管理“三个中心”,实现对警情、案件、场所、财物、卷宗等关键执法要素的全流程、闭环式、可追溯管理;健全完善执法办案积分制,深化执法绩效综合评价管理系统应用,实现对民警办案质量的过程监督和科学评估;常态开展“体检式”执法检查,强化执法办案场所规范化建设和执法安全管理;依法维护民警执法权益和公安执法权威,坚决打击暴力阻碍执法、恶意诬告诽谤等行为,健全民警依法履职受组织保护、遭受侵害受保障救济、不实投诉澄清证明等工作机制。二是建好部门岗位清单。理顺改革后部门与部门、部门与派出所职责分工,列出责任清单,明确各自承担任务的范围、比例,有效提升部门工作科学性和直接实战贡献率;认真贯彻常州市局部署,紧盯关键少数,压实领导责任,制定《中层主官岗位职责清单》,细化具体任务,解决“为官不为”问题;抓好全体民警,压实岗位责任,推行全员定责,分层制定《全员岗位职责清单》,实施全员考核,解决“稻草人”现象。三是建好为民服务清单。继续推进“一个窗口”建设,政务服务中心窗口逐步实现“一窗式”叫号、“一站式”办理;推行业务办理一体机、身份证自助拍照、自助办证、自助领证等便民措施;推进出入境办证网点建设,逐步建设社渚、竹箦、昆仑派出所受理点;做深做实溧阳公安“微警务”建设,拓展办事服务范围,推进公安服务“实体店”向“网络店”发展,打造具有溧阳公安特色的“网上+掌上”服务;同时,继续深化公安行政服务改革,落实居住证、户籍、车管等改革措施,确保窗口服务满意度继续保持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