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工程项目建设情况。宋团城护城河滨水休闲绿带项目中人民桥—新华桥段(除盐库地块)现已竣工,改造提升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建成亭、廊、轩等休闲设施4处、园路800米、水上步道600米和1000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翻建人行道800米,丰富沿岸景观效果的同时拓展了休闲空间。目前新华桥—东平桥段正在组织施工,其中北固桥城楼已竣工,完成部分苗木栽植,挡墙干挂完成工程量的90%,廊亭木结构主体完成工程量的50%。东平桥—工农桥段已完成绿化规划设计,待人民医院搬迁后启动建设。永平大道沿线环境整治及绿化提升工程清溪路—奥体大道段和金桥市场—陶家转盘段可施工区域已竣工,建设绿化面积45万平方米。天目湖大道沿线环境整治及绿化提升工程南河—永平大道、高铁—滨河路段除悦朋路节点外全部竣工,建设绿化面积60万平方米,建成14座特色廊架和14处休憩广场。花园排档一期已完成经营用房主体建设,计划6月底竣工。湾溪公园三期中清泓桥—永平大道段已完成招投标并开工建设。苗木培育基地完成基础设施和配套绿化建设,基本完成育苗工作。环卫后勤保障基地已完成初步方案设计,土地已挂牌。城市旅游公厕项目中2座公厕已开工建设,其余6座公厕正在优选点位。其余项目正按计划推进。
(二)文明城市创建情况。一是形成高效创建机制。城管系统2000多名干部职工按照创建责任条码定岗定责,全部投入创建中来,人人身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担子。主城区100余条主次干道,600余万平方米保洁区域,300余万平方米管养绿地,49万平方米城市河道全部责任到人,确保创建无盲区,管理无死角。今年以来,召开2次创建动员大会、5次创建推进会、80余次创建例会,印发督查通报15期,派发整改通知单152份,1500余件创建类问题整改到位。二是造浓文明宣传氛围。完成大型户外广告公益画面布置2.5万平方米,110个公交站台公益布置画面400块,灯箱广告公益宣传画面300只,支街背巷公益宣传牌1000块;在绿地内安装大型宣传栏27座、小型遵德守礼宣传牌550个、中国风雕花式宣传牌24座,在重要道路节点布置花卉布置8万盆,在厕所、停车场等处张贴遵德守礼贴画600余张;菜市场张贴公益宣传牌680余张;在燕山公园、沧屿园等6园1场共投放各类文明标志标牌1000余块,宣传贴纸1300余张。三是开展“两路三场”等文明创建专项整治。对平陵广场、锦汇广场、月星广场、燕山路、燕山中路等必查点位进行专项整治,共查处占道经营、流动摊点240余起,引导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放650余次,施划机动车、非机动车位614处,拆除违规广告93处,清理乱张贴、乱堆放550余处;整治各类露天烧烤723处,拆除大型乱搭建帐篷553平方米。修复破损场地350平方米、道板1700平方米、侧石300米、井盖165套,种植地被3200平方米,设置隔离防护栏650米。四是大力开展停车秩序整治。完成23条道路人行道板停车空间整治,划设停车位4000余个,安装限位器3000余米,翻建盲道3500米,安装自动抓拍球机186个。5月1日启动23条道路停车秩序管理,管理道路总数达到31条。实施管理以来,共拖离违停机动车1477辆,非机动车454辆,引导规范各类车辆1.5万余辆。五是抓好菜市场专项整治。完成城区13个菜场局部提升改造,统一设计安装门头形象LOGO20个、导行系统50套;改造活禽交易区260平方米;维修墙地面500平方米、摊位挡板300米,更换灯具500盏。六是加强户外广告整治。完成锦绣路、花园路、张巷路、平陵街约500间商铺的店招标牌改造。拆除许可到期、违规设置的户外广告3500平方米。七是强化城市长效综合管理。修订完善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文件,城市长效综合管理一季度考评成绩超过武进、金坛。“我爱我家”城市管理管理公众平台3月份启用,注册账号3494个,受理处置上报案件9021件,协调处理路长单位上报案件约8000余件。数字城管平台受理处置长效管理类问题6.3万余件。完成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项目23个。
(三)市容秩序管理情况。一是做好活动保障。完成“中国溧阳第二届宋团城观灯节”、“两节”、“两考”和南航来溧考察等重大活动保障,短时间内完成茶叶节凌峰茶场主会场布置工作。二是加强环境整治。对58条主干道,43条次干道以及100余条背街支巷开展“环境整治月”行动。今年以来,共取缔占道经营5700余处,流动摊点4760处,乱堆放3530余处,清除乱张贴3170余处,拆除乱披乱挂1200余处。三是强化控违拆违。牵头推进高速高铁夹心地带整治,共拆除违法建筑178处,面积约2.2万平方米,清理各类废品、堆场25处,完成绿化景观补种约13万平方米,复垦覆绿20余处(恢复土地原状180余亩),保留建筑出新5处,有效提升高速高铁夹心地带生态环境,全面提升溧阳对外“第一印象”。建立控违拆违快速反应机制,今年以来共拆除违章建筑约550处,面积约2.2万平方米。
(四)环境卫生管理情况。一是开展环卫标准化作业。新增东泰路、燕鸣东路等6条机扫道路,机扫道路达119条,机扫面积达200余万平方米。精细化保洁从主次干道、商业街等延伸到背街小巷、社区村落,从道路路面延伸到道沿路牙、人行道板砖缝隙、护栏隔离带等,通过“扫帚扫、高压洗、人工铲(刷)”组合拳,达到路面和立面“清底子、见本色”。1-5月份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9.38 万吨,消纳处置建筑垃圾5万余吨。二是开展垃圾容器满溢和带泥上路等专项整治。配备11辆清运车,实行循环收运+预约取件清理方式,1-6月上旬,共清理大件垃圾4500余车;在城区人流密集处安装70个烟头收纳容器;开展工程车辆带泥上路专项整治,查纠违章车辆270起,行政处罚15起,整改污染道路9.5万余平方米,巡回冲洗泥土、油污等导致的道路污染60余万平方米。三是完善环卫设施功能。新增、更换分类垃圾桶近1000只、果壳箱400余只;补缺、出新标识300余处,完成城区107座公厕的无障碍设施改造。四是有序推进“263”专项行动。对全市垃圾设施布局及数量进行了调查摸底,确定了我市2017年开展垃圾分类试点的具体小区、单位和行政村、镇。编制《生活垃圾治理及分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2017年溧阳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启动《城乡垃圾分类和治理规划》、《餐厨垃圾处理规划》和《建筑垃圾处理规划》编制工作。
(五)园林绿化管理情况。完成上半年度苗木补缺工作,补植红枫等乔灌木185棵、灌木7万余株,铺设草坪1.3万余平方米、地被1.1万余平方米,回填土方3500余立方,整治种植沟近1万米;布置花箱11个。设施维修方面主要安装绿化栏杆650余米、下水管348米,出新园林设施(廊架、板凳等)140余处,更换硬质铺装980平方米、电缆线850米,修复更换汀步约750块。丁园于3月份建成并向社会开放,改造绿地面积2.3万平方米。在燕山中路、高铁站、湾溪公园等重要节点新增45个绿雕作品。建成健身步道12公里、林荫大道6公里、特色花道7公里、色彩片林3万平方米。举办园事花事活动60多次,参与市民近20万人次。
(六)市政设施管养情况。建立市政设施维修养护快速处理机制,路面表层问题12小时内修复,道板问题24小时内修复,完成零星维修1.5万处,面积近1万平方米,改造断点盲道530米,开设改造缘石坡260处,整改下陷窨井323只。完成罗湾西路、清泓路、台港西路等处1.6万平方米绿化斑秃治理;完成南大街(平陵中路—南环路段)中分带改造,改造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完成码头街(博爱桥—清溪中路段)人行道板及绿化改造,提升绿化面积3000平方米,铺设园路、改造人行道5000平方米;完成庄家绿地改造,新增停车位34个,建设休憩场地400平方米,改造提升绿化1300平方米。新增平陵路花箱栏杆980米。
二、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重点项目安排。“一河两路”绿化景观工程(护城河滨水休闲绿带、天目湖大道和永平大道绿化提升工程)年内完成。花园排档6月份竣工,7月底投入运营。湾溪公园三期11月份竣工。店招标牌整治10月份竣工。8座城市公厕8月份竣工。建筑垃圾处置场9月份竣工。焦山宕口生态修复11月份竣工。天目湖大道城区段景观照明工程10月份竣工。环卫后勤保障基地12月份启动建设。
(二)持续推进占道经营和道板停车综合整治。开展占道经营整治“回头看”,防止整改问题反弹回潮。按照“规范疏导一批,清理取缔一批,从严整治一批”,实现夜市烧烤经营进门店、进市场,不占道、不扰民、不污染的目标要求。深化示范路创建工作。提高支街背巷管理标准,和主大街管理标准一样,消除环境死角和管理盲区,切实解决城中村在市容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顽疾。统一规范占道装修施工维护护栏的式样和规格,做到标准统一,样式美观,成为市容环境的一大亮点。持续强化31条严管路的停车秩序管理,调整停车位设置方案,优化抓拍球机运行程序和区域布控,联合交警部门继续开展城区车辆违停整治,对违停车辆零容忍,做到即停即拖,确保城区交通秩序畅通有序。完成平陵东路等处生态停车场建设。
(三)持续推进菜市场综合整治。以“三个明显”(菜场外围商业圈面貌明显改善、菜场购物环境明显改观、市民满意度明显提高)为目标,强化菜场外围环境秩序综合整治,确保无流动摊点、无占道经营、无乱张贴、无乱停车等乱象。提高菜场内部管理标准,将保洁、管理工作向摊位内部延伸,彻底解决摊位内部脏乱差问题,实现菜场内部管理全覆盖。清溪、东升菜场投入运营。
(四)持续推进违建治理工作。坚持新增违建零容忍,加强对新增违建的日常管控工作。一是在属地镇(街道)负责的基础上,建立依法拆违的保障机制。大队将安排专人对新建违法建设案件进行办案保障,确保拆违依法、高效;同时针对规模较大的违建将积极配合属地镇(街道)做好强制拆除工作。二是建立新增违建的长效考评机制,加强发现、处置、拆除等方面的考核力度,确保违法建设查处无盲区。三是整合管理资源,加大批后监管力度。为有效控制建设工程批后违建现象发生,大队将积极研究制定建设工程批后全程监管机制,确保建设工程从开工至竣工无违建产生。四是动用社会力量,鼓励和发动群众。12319城市长效管理受理平台、市城管局网站、新闻媒体、溧阳论坛等对新产生的违建进行监督,对举报的违法建设行为一经核实,立即查处,做到有案必查。五是针对高速高铁夹心地带面积广,涉及部门众多等特点,继续采取与镇区联动,专项治理的方式推动违法建设整治工作。对大型违建,将联合国土、公安等部门以查处违法用地为主,追究违建刑事责任。
(五)加强环卫质量管理。继续保持文明创建的高标准、严要求,全面加强环卫规范化作业,在去年11项作业规范的基础上,再将有机废弃物处理中心规范、渗滤液处理规范、人工清扫保洁规范、保洁厕所规范4个项目纳入规范化作业,通过制作规范化教程、教育培训、监督考核等手段、全面提高环卫作业质量。加快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和3个环卫专项规划编制。物管小区垃圾收运项目6月底完成招投标,7月份完成接管。完成城区28条道路生活垃圾上门收集工作。
(六)加强园林绿化管理。全面检查树木防汛防台工作,对松动、倾斜的树木进行扶正、加固及重新绑扎,破坏设施及时统计维修。加强对绿篱、球类、草坪修剪工作,确保植物健康、整洁、美观;加强雨季病虫害防治工作,及时采取措施,及时防治,对天牛进行人工捕捉,结合松土除草、施肥、浇水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加强园林绿化条例规章宣传,不断增强广大市民爱绿护绿意识,形成全社会重绿护绿良好氛围。完成城区20处人文街景建设。
(七)其他工作安排。围绕“三大一实干”活动要求,扎实开展“六戒六尚”主题活动,实现城管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升,全力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对照修订后的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文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培训,提升城乡一体化管理水平。全面开展城市管理执法队伍业务轮训,培训内容要兼顾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创新培训方式,保证培训质量,提升城管执法能力。建立城市管理执法权责清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执法公示、重大执法决定法制性审核等制度。完善执法程序,规范办案流程,明确办案时限,提高办案效率,实现执法规范化。重点做好执法全过程记录。通过文字、音像等记录方式,对执法活动全过程进行记录,客观、公正、完整地记录执法工作情况和相关证据,实现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