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正常年景,这时候正是溧阳市粳稻收购高峰,收购现场车水马龙、十分繁忙。然而,今年在天气持续晴好,田间收割基本结束的情况下,粳稻收购场景显得冷清。国有、民营、加工、贸易等各类粮食收购主体都感到反常和诧异。对此,笔者深入收购一线、粮食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探究其因,从中找到了一些答案。
改种——
扩种籼稻、糯稻,粳稻面积缩减、总量下降。扩种优质粳稻,自产自销量增多,市场收购量减少。
近年来,该市粮食面积流转速度加快,大多数散户的粮田都已集中到种粮大户名下。什么品种赚钱就种什么,怎样方便粮食生产调度,有利安排种植茬口,我就种什么。该市长青粮油作物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清对笔者讲了一番实话。他承包的2800亩粮田,今年种了600亩中晚籼稻、700亩南粳9108、800亩南粳5055、600亩血糯,其余改种经济作物,所种的水稻都是优质稻,全部由自己种植、自己收储、自己加工和自已销售,每百斤销售价高于市场价5-10元。在溧阳市上百亩,甚至上千亩的种粮大户有100多户,承包面积达10万亩,优质稻总量达5万吨,都是自产自销。这笔稻已经在粳稻收购市场上看不到了。
扩籼缩粳。中晚籼稻在10月1日前后收割。期间,天气晴好、有利整晒、有利秋收秋种,早种的小麦来年产量高,且中晚籼稻产量、价格、收益并不比粳稻逊色。因此,该市今年中晚籼稻面积扩种到9.8万亩,比前几年扩大3倍。
扩糯缩粳。糯稻产量跟粳稻差不多,但糯稻的市场卖价要比粳稻高出20-30元。
一些安徽人来溧阳市包田,种的全是桂稻,属籼稻系列品种。该品种收割早、产量高,收益还不错。这部分桂稻主要销往浙江加工食品。
减产——
改种、天气、复垦田等原因导致粳稻种植面积减少、单产和总量下降。
扩种其它稻谷品种后,粳稻的总量自然少了。因今年粳稻生长前期遭遇高温热害、后期多雨寡照,灌浆不足、结实率下降,影响了粳稻产量。该市南渡镇永丰村种粮大户殷阿富,今年种的粳稻22亩、单产550公斤,比去年减产25公斤,种的糯稻78亩、单产530公斤,比去年减产20公斤。社渚镇梅山村家庭农场汤芳伢的2000亩复垦田,因土地肥力差、水系不配套,粳稻单产仅300公斤,比熟田产量要低200多公斤。同一乡镇的殷桥村魏国承包的56亩粮田,全部改养虾蟹,养虾20亩、养蟹36亩,每亩虾蟹收入6500元,净收入2、3千元,养虾蟹的收入高于种稻收益一大截。据反映,社渚镇养殖虾蟹面积达5.7亩。
惜售——
去年当地粳稻因遭受穗发芽,品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每百斤收购价142元左右,进入12底,粳稻收购价涨158元左右。受去年粳稻“翘尾巴”因素的影响,今年一部分不急于用钱的农户,存在囤积惜售、待价而沽的心理,造成今年的粳稻收购市场冷清。
截止发稿时,该市收购入库粳稻9824吨,同比少收购5021吨。据观察,11月3日,江苏全省启动中晚稻谷托市收购执行预案以来,大江南北的粳稻收购价有上涨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