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喜庆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向前推进的关键之年。我们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凝聚精气神,建设新溧阳”的总要求和“十三五”规划总蓝图,聚焦“四大经济”发展,聚力“两大开发”攻坚,圆满完成了镇第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建设“接轨南京第一城”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经济发展稳步提升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亿元,同比增长11.7%;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1亿元,同比增长36.8%;税收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37.1%;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50.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4%,同比增长13.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9.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6.9%,同比增长17.5%;实现工业应税销售收入152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36.9%,同比增长60%;实现固定资产投入3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1.3%,其中:工业投入26.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4%,同比增长11.1%;实现设备投入2.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3.8%,同比增长8.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工业纳税销售、规上企业总产值等指标增幅名列全市前茅。
二、转型升级持续推进
全年完成服务业投入4.9亿元,同比增长17.5%;高新技术产值14.2亿元,同比增长113%。龙头企业加快转型,江苏国强提前布局,产业向智能光伏支架、光伏机器人、现代物流等延伸,其中快车智网、运通供应链等实现销售收入4亿多元,税收5300万元,产业转型效果显著。工业制造经济运行质量提升,16家企业产值同比大幅增长,其中增长160%以上企业2家、增长90%以上企业1家、增长50%以上企业6家;江苏国强高速增长50%以上。智慧经济跨上新台阶,创建全市首家“互联网+”产业园,目前已有舟球、依路等企业入驻,当年缴税5300多万元;盛辉软件取得“双软”认证,盛杰机械以自动焊接设备为主投资近1800万元完成部分车间“机器换人”;省电子商务镇、村的示范效应进一步显现, 27家电子商务企业实现电商交易20亿元。企业科技意识显著增强,申报省高品1个,产学研合作5份,申请专利99件,申请授权35件;依托南京大学共同设立国际孵化中心,申报常州市众创空间。与南京工业大学合作成立金属新材料研究中心,成立江苏海鑫新材料研究有限公司;培育和申报市重点研发科技项目、科技创新券项目10余项。节能减排显成效,全镇在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65%的情况下,实现经济总量增长12%,经济质量明显改善。
三、项目攻坚初显成效
过去一年,推进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8个,总投资25.75亿元,完成投资11.3亿元。实施重点技改项目8个,完成投资6000万元。共对接项目104个,其中已签约项目11个,包括总投资30亿元的江苏国电高端管件制造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新阳星斗湖度假区项目及投资5亿元的博飞特汽车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及输送设备生产项目、兴跃洋医用合金新材料项目等,累计总投资达62亿元;目前,已有待签约项目8个,包含工业、旅游、农业、地产,内、外资,投资超100亿元。另外,集聚了一批较成熟的项目信息。项目的投资强度、产出强度均有明显提升,为“三区”发展和“四大经济”发力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我们积极实施资源集约利用和招商盘活工程,9个企业累计盘活存量土地近300亩,厂房近10万平方米,办公楼1.5万平方米,有力保障了项目的落地投产。
四、发展框架加快形成
推进开发区一期6.7 平方公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共拆迁11个自然村农户862户,完成土地征收5349亩,完成六条总长6.5公里主干道路框架及5座桥梁建设,开挖并完成全长1600米河道,雨污管网、水电气建设等与主干道路建设同步实施推进。5000亩土地基本完成“七通一平”,路灯、绿化同步配套,开发区框架已经成形,招商优势逐步显现。度假区8公里长的自行车公园已基本形成,完成了8公里长的主路彩色慢行道、5公里长的登山步道主线、4个旅游公共厕所;基本完成了4个登山道口、4个综合停车场及主入口综合改造提升、小南环道路A线、区内绿化花海及节点景观等工程;基本完成区内监控、路灯、通讯基站、自来水、污水改建及高低压、弱电入地工程;工坊村拆迁征收已全面完成。区内企业的改造提升成效明显,功能不断完善,增加了木屋、集装箱酒店、水上舞台、茶坊、露营基地等项目,创成4个星级宾馆,省级度假区创建基本成功。镇区路网拉开,境内全长6.7公里的S341溧阳段改扩建项目即将完工;旅游干线上兴段一期6.9公里顺利完成;002县道已经开工;镇区安置地块拆迁已经启动,16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已逐步进场,11万平方米商业地产正加快建设;中兴大道及镇区主干道延伸初步设计方案已通过审查。深化和完成了区域总规、镇区城规、开发区和度假区控规,率先编制全域旅游规划,研究了一系列专项规划,全域框架的走向基本明晰。
五、城乡形象显著提升
通过抓创建,促形象。围绕创建,各村总计投资约3000万元用于环境卫生改造;实施了镇区部分道路的白改黑、绿化、管线入地、河道清淤工程;完成了S341老明路、G104国道景观道路绿化、亮化和绿道改造;启动了老集镇改造工程;新修健身步道18公里;启动了牌楼公园景观提升、上沛游园建设工程;完成了陶村后村美丽乡村提档升级;牛马塘成为我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首批43个示范点之一。我市创成了全国文明城市,我镇创成了全国卫生镇、江苏省健康镇、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围绕“263”专项行动,实施了天山水泥防护距离内200多户居民搬迁安置工作;完成天山南路改造、绿化防护林建设、废旧轮胎的清理等卫生环境治理;关闭(转产)企业3家,完成年度减煤减化工作任务;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3.5亿度,重产业整治见效明显;实施了区域治污系列工程,全力推动经营性农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完成7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环境整治,推进集镇雨污分流;关闭禁养区和非禁养区养殖场60个。通过抓活动,促形象。举办多层次旅游节目,相继举办了2017元宵联欢会、“相约曹山”交友联谊活动、中国·溧阳曹山自行车全国邀请赛、中国·溧阳国际龙狮争霸赛、“大美曹山,骑乐无穷”自行车嘉年华、日日春杨梅节、白露山蓝莓节、广场舞大赛、旗袍秀及“醉美曹山”音乐会等活动。同时,度假区积极与重点市场的媒体加强合作,冠名“七彩曹山”号高铁,精心打造微信公众号,扩大对外宣传,提升“七彩曹山”品牌,进而提升了上兴的美誉度。
六、民生质量不断提高
基础设施快速改善。大力推进区域供水工程,惠及居民用户2万余户;投入600多万实施上兴老菜场、上沛农贸市场改造;建成一批公共停车场所(停车位);改造集镇公厕10余座;实施4个集镇区域主干道路灯亮化工程;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00户;完成了约200公里砂石路改造;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投入2000多万元。所有自然村庄生活垃圾清运和卫生保洁全覆盖;新建农村垃圾亭1428座;全力推进上兴镇三年(2016-2018年)水利工程建设,当年投入1500多万元。实施和推进省市及重点县各类水利工程项目总投入达5500万元,完成重点塘坝除险加固6座;完成了全域主要节点太阳能路灯安装;实施1600亩土地整理,新增耕地300余亩;同时,加强了小区改造和集镇管理。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强化社保扩面工作,超额完成企业养老、医疗参保和农村居民养老参保扩面任务;完成上兴、上沛敬老院合并搬迁至上兴镇福利中心;民办高中筹建工作顺利启动,全镇基础教育、学前教育质量稳步提高。中考取得好业绩,新增省优质幼儿园1所,社区教育及企业岗位培训成效明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面完成上兴医院装修并配备相关设备;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开展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完善上兴乡情馆建设,完成涧东等5个村的文化小礼堂建设;大力推进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省体育产业研究院分院即将落户上兴;建设社区网格化管理队伍,小区物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创成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乡镇。社会稳定维护有力。“法治上兴”建设迈上新台阶。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活动,创新法律服务方法,“法润民生”活动有效开展。“上兴小白”微信公众号普及态势良好。公安巡逻力度和治安管控加强,各类案件压降明显。安全生产形势日趋稳定,征地拆迁、环保、土地确权、物业、欠薪等方面矛盾化解有力。全年高质量化解和答复各类信访事项88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944件,社区矫正工作实现了社区服刑人员零重新犯罪目标。脱贫攻坚取得成效。通过产业扶持,推动了一批帮扶项目建设。其中,分界村的香菇大棚项目亩均利润达2万多元,全镇12个村的帮扶项目投入都高于50万元。全年完成1300余人的脱贫任务。23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90万元以上,有19个村已超过100万元。
七、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实际行动落实中央精神及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主动配合省委巡视工作,不折不扣落实省委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政府系统党建工作不断强化。推进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政府“三重一大”事项均提交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策。规范政府合同管理和休闲旅游用地出让流程,加强闲置土地清理整顿,进一步规范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行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高效规范运行。坚持不懈转作风。以“六个到一线”为抓手,深入开展“三大一实干”活动,有效激发了广大干部“实干为民”的激情。开展“全面对标找差,全力争创一流”活动,创新政务督查方式,坚持定期督查制度,对发现的问题予以书面通报,政府工作效能持续提升。
全年承办“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工单达225件,办结率100%;办理和答复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0件,办结率100%。信息发布更趋公开,“印象上兴”微信公众号关注度和转载率不断增加。扎实开展各类廉政教育活动,办结回复“三大一实干”反馈问题2365件。国有资产管理更加规范,重大项目实行公司化、实体化运作。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建议意见,忠实履行执政为民的职责。
与此同时,人民武装、妇女儿童、工会、共青团、残联、统计、老龄、光彩慈善、邮政、通信、地方志、科普、红十字、志愿者和民族宗教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产业结构性、层次性问题仍然突出,新兴产业还未成势,企业家精神有待进一步激发,创新、引领的支撑力不足,转型步伐亟待加快;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尚未得到深度挖掘和整合,没有充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产业竞争力;民生保障与群众期盼仍有一定差距,社会治理面临较大压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机关部门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迫切需要提升等等。对此,我们将认真研究,正确面对,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