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各基层党组织:
根据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经研究,决定成立埭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支队。
一、组织机构
支 队 长:王旺荣 镇长、党委副书记
副支队长:范国芝 党委副书记
陈 静 宣传委员、统战委员
主要成员:殷俊涛 党委秘书、政府秘书、团委书记
杨福平 副主任科员、民政办主任
陈 杰 监察审计室主任
马臻壁 综治办副主任、人武干事
陈建华 总工会副主席
潘娟英 组织科员、教卫文体助理
王欣伟 妇联主席、民政办副主任
吴世平 安监助理、科技助理
芮云凯 司法所所长、信访办公室主任
朱国方 财政所所长
周全珍 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万 中 经贸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
宋 伟 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
史建武 村镇建设服务中心主任、物管办主任
史彩霞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
史锡清 城管中队中队长
邵 晖 派出所所长
任勤华 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分局长
朱忠平 埭头中学校长
胡建军 后六中学校长
王建林 埭头小学校长、后六小学校长
顾献忠 卫生院院长
路和忠 交警中队中队长
史富波 副镇长、埭头村党委书记
史卫平 埭西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朱 俊 余家坝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王建良 后六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杨 丰 前六村党总支部书记、主任
阚中培 邹家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戴俊良 南埝村党总支部书记
谈菊芳 埭头集镇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主任
人员组成:全镇各责任路段志愿者,网格化社会管理体系网格员,中小学校、医院等单位志愿者,老党员、退休干部、“百姓名嘴”、新乡贤、返乡创业人士、文化科技能人、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其他各单位、行业志愿者。
志愿服务支队办公室设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办公室。各村按照要求分别成立志愿服务大队,由村书记担任大队长。
二、服务内容
1.学习实践科学理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采取农村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引导农村党员群众领会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核心理念、实践要求,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加自觉地维护核心、拥戴领袖,更加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结合农民实际,抓住农时季节、重要节庆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农村群众更真切地领悟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更好地用于指导生产生活实践。
2.宣传宣讲方针政策。广泛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阐释党中央、国务院大政方针和省、市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帮助农村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特别是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国防教育和军民共建活动,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注重把讲道理与讲故事结合起来,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梦想联系起来,引导人们诚实劳动、不懈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3.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持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行动。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持续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活动,开展好邻居、好媳妇、好公婆评选和寻找“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创建、邻里节等活动,引导农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等困境儿童,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建好用好道德讲堂,用身边好人的感人故事和可贵精神引导农村群众自觉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深入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和“七五”普法活动,开展“法护人生、法进家庭、法润村居”活动,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走进农村群众、融入日常生活。按照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引导农村群众强化规则意识和律己意识。
4.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持续开展“送文化、种文化”活动,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具有浓郁乡村特色、充满正能量、深受农民欢迎的作品,把丰富的精神食粮送到老百姓手头、送到老百姓眼前。扶持民间文艺社团和业余文化队伍,传承农耕文化、民间技艺、乡风民俗,激发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把活跃在农村的文化能人、民间艺人组织起来,把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调动起来。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和地域特色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精心组织“中国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经常性组织开展中国梦歌曲大家唱、乡村广场舞、地方戏曲会演、戏曲进乡村、读书看报、文艺培训等活动,提振农村群众的精气神。
5.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倡导绿色生活,组织农村群众从生活垃圾治理等身边小事做起,自己动手净化绿化美化家庭院落和公共空间。为农民群众搭建强身健体平台,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提升个人健康意识和行为能力,推动科学健身、全民健身。宣传普及社会交往、公共场所、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等方面的礼仪规范,引导农村群众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规则。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供科普服务。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依法规范农村宗教事务,着力解决农村宗教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关爱帮扶、精神慰藉作用,多做解疑释惑、教育引导的工作,多做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多做解难帮困、温暖人心的工作。强化农村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加强农村演出市场管理,推动“扫黄打非”深入基层,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三、工作要求
1.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要突出党建引领和文明创建带动,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建设一大批活跃在群众身边的志愿队伍,做好志愿者的组织引导、登记注册、表彰嘉许、权益保障工作。通过志愿服务的社会化发展、项目化运作,实现文明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制度化。
2.充分激活各类志愿力量,推动镇村干部、企事业单位、党员,带头加入志愿服务队伍。鼓励农村退休干部、退休教师、“百姓名嘴”、返乡创业人士、文化能人、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先进模范人物等“新乡贤”积极组建志愿服务队伍。依托志愿者服务点、各村乡风文明志愿岗等,引导广大农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
3.引导动员学校师生、理论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等专业化志愿服务力量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力发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加快志愿服务标准化站点建设,加大项目孵化、团队培育和活动组织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数据库,动态掌握队伍的基本数量、骨干力量、服务项目、服务内容、覆盖人群等情况,提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化程度。
埭头镇人民政府
2018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