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各村(居)、有关单位:
现将《埭头镇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埭头镇人民政府
2018年1月30日
埭头镇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
工作实施方案
为强化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创建更优良的食品消费环境,进一步提升我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根据《溧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溧阳市创建江苏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工作方案>的通知》(溧政办发〔2018〕4号)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践行“四个最严”要求,以提升全镇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为总目标,全面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一系列决策部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以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创建为重要抓手,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建立食品安全质量追溯和责任追究体系;围绕建立健全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和餐饮消费全过程监管链条这条工作主线,加强协调指导,探索创新监管的长效机制,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大力加强农村食品安全专兼职监管队伍建设,建立覆盖全社会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促进形成“上下统一、责任明晰、运行高效、保障有力、无缝衔接、全程监管、符合实情、科学合理”的监管格局,持续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推动我镇食品安全整体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构建和谐平安埭头提供食品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在镇政府统一领导下,成立“埭头镇创建江苏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领导小组”(见附件1),统一部署、统一协调、统一指导,全面推动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各村(居)和各相关部门分别加强对本村、本单位和本环节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要充分保障创建工作所需的人力、财力、物力,按照创建工作方案和标准,结合各自实际,组织实施创建工作。
(二)以民为本,注重实效。把社会认可、群众满意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标尺,通过创建让全社会切实感受到食品安全状况的好转。科学制订创建具体措施和步骤,分步推进,以点带面,以实际效果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根本目标扎实推进。
(三)鼓励创新,标本兼治。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排查风险、消除隐患,逐步解决食品安全重点难点问题,逐步完善食品安全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探索形成食品安全监管和风险防控的新模式、新机制和新举措,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四)多方协作,统筹推进。充分调动各村(居)和各相关部门的力量和资源,发挥人民团体、群众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多措并举,社会共治,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创建活动。统筹兼顾,将创建活动与社会综合治理等工作有机结合,融入我镇社会经济发展大局。
(五)稳步实施,打造品牌。坚持务实节俭高效,稳步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使之成为各村(居)和各相关部门改进工作的平台、集中投入的平台和宣传展示的平台。
三、创建目标及基本标准
创建目标: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基础上,从2018年1月起,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工作,争取2018年创建成功。
基本标准:
(一)食品安全整体状况良好。食品安全总体状况应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尤其是粮食及粮食制品、食用油、蔬菜、水果、肉及肉制品、蛋、水产品、乳制品、保健食品等主要食品和专供婴幼儿及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安全状况稳定在较高水平,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
(二)食品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增加食品安全财政投入,保障监管所需经费;监管执法实现全覆盖,食品安全问题有效整治;食品行业依法诚信经营,产业健康发展;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
(三)食品安全公众满意度较高。群众及社会各界对政府及有关部门食品安全工作措施认可度高,对食品安全现状总体满意度高。
四、创建任务
(一)关于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实情况。将食品安全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对食品安全重大问题进行研究部署。食品安全监管经费不低于上年人均食品安全监管经费,建立食品安全财政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将各项食品安全监管经费及创建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对辖区食品安全工作开展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考核范围。建立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领导与工作机构,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二)关于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镇、村二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覆盖面达到100%。落实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两员”制度,即农村行政村设食品安全协管员岗位,农村自然村设立信息员岗位,保障监管“两员”工作经费。对监管执法人员和基层监管人员开展培训,提高依法监管水平。
(三)关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加强食品安全各环节监管,生产经营单位日常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针对日常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隐患处置率达100%。认真落实国家及省、市、县(市、区)部署的各项监管及整治工作,并突出抓好以下重点监管工作。
1. 食用农产品监管。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等建立生产档案,全面执行安全间隔期(休药期)规定。豆芽菜等监管边界模糊的食品类别,生产及加工过程由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监管,进入农贸市场和超市进行销售时,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埭头分局负责监管。
2. 食品生产环节监管。根据《2018年度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计划表》和《2018年度食品小作坊监督检查计划表》,结合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小作坊食品类别、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生产规模、监督抽检和日常监督管理记录等情况,对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小作坊实施不同程度的监督管理。按照确定的监督检查频次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和监管力量,确保分级后的监管工作高质量完成。
3. 食品流通环节监管。严格落实《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管理办法》,按照辖区负责、全面覆盖、信息公开的原则。严格落实监管检查责任,做到检查结果上墙公示。食品经营者的信用等级和风险分级评定工作,根据《常州市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管理办法》和《总局关于印发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开展工作。
4. 食品消费环节的监管。严格落实《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管理办法》,按照辖区负责、全面覆盖、信息公开的原则。严格落实监管检查责任,做到检查结果上墙公示。严格执行《江苏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工作规范》对餐饮服务提供者进行风险评价,划分风险等级,确定监管频次。并根据该《工作规范》将量化分级与风险分级评价相合。做到量化分级和风险分级评价的一体性。
(四)关于食品违法犯罪案件查处情况。食品违法行为查处率达100%;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刑事责任追究率达100%。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建立健全案件信息通报等工作机制。
(五)关于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基本覆盖,强化食品应急管理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确保不发生Ⅳ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妥善处置和应对舆情事件。
(六)关于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强化食品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第一责任人意识、诚信意识,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100%建立信用档案,加强动态管理,实施食品安全“黑名单”、失信惩戒等制度。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开展“放心粮油”工程建设。
(七)关于社会共治格局构建及食品安全宣传情况。食品举报投诉查处率达100%,适用举报奖励办法案件奖金兑现率达100%。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大讲堂等科普宣传活动,宣传效果良好;社会公众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知晓率不低于90%,对创建工作知晓率、创建举措支持率不低于80%。
(八)关于食品安全监管创新举措。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形成一些先进做法或特色经验,在全省、市或本市推广或借鉴。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8年1月
制定埭头镇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工作实施方案并报市食安办备案,对创建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二)组织创建阶段:2018年2月至9月
按照创建工作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开展创建工作。
(三)自查整改阶段:2018年10月
镇食安办会同有关部门对照市考核评价标准,进行自查自评,量化自评结果,形成自评报告。开展模拟测评,查漏补缺,抓好整改。
(四)考核评价阶段:2018年11月至12月
准备相关文件资料和现场,接受常州市及省级考核评价。
(五)巩固提升阶段:2018年12月
巩固创建成果,总结创建经验,弥补工作不足,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长效机制。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村(居)和各相关单位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创建活动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精心组织,确保创建工作如期完成。
(二)协调联动,强化责任。各监管部门要结合我镇食品安全工作实际,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建立完善监管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各村(居)、各单位之间要加强沟通协调,齐抓共管,形成创建工作的合力。要建立重点工作项目数据库,设立工作台账。要运用科学评估手段及时评估本村、本单位食品安全隐患,查找主要问题,制定针对措施,强化整治与监管,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三)积极探索,鼓励创新。各村(居)和各相关单位要结合实际,加强调研,大胆创新,及时研究解决示范县创建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创新出独具特色、富有成效、具有一定引领示范效应的好措施,提升保障食品安全能力。
(四)加强宣传,广泛发动。各村(居)和各相关单位要配合镇食安办,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及时上报创建工作的动态和相关信息取得的成果,在全镇形成人人关注食品安全、人人参与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附件:1. 埭头镇创建江苏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领导小组名单
2. 埭头镇创建江苏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责任分解表
附件1
埭头镇创建江苏省
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王旺荣 镇长
副组长:何留庚 副镇长
任勤华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局长成 员:陈锡妹 财政所所长
陈 杰 监察室主任
芮云凯 司法所所长
宋 伟 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
周全珍 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邵 晖 埭头派出所所长
曾亚东 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副局长
史锡清 城管中队队长
顾献忠 埭头卫生院院长
朱忠平 埭头中学校长
胡建军 后六中学校长
王建林 埭头小学校长
杨宗异 后六小学校长
史富波 副镇长、埭头村党委书记
史卫平 埭西村党总支书记
朱 俊 余家坝村党总支书记
王建良 后六村党总支书记
周和平 镇政法委员、前六村党总支书记
阚中培 镇经贸服务中心主任、邹家村党总支书记
戴俊良 镇人社服务中心主任、南埝村党总支书记
谈菊芳 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市场监督管理分局,由何留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特此通知。
附件2
埭头镇创建江苏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责任分解表
考评项目
考评指标 (分值)
考评方法
责任单位
配合单位
一、创建工作组织有力
创建工作组织
1、成立以部门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创建工作联络员,明确创建工作任务和工作分工。(2分)
查阅任务分解表等资料。分管负责人任组长的得1分。
镇食安办
市场监管埭头分局
二、保障落实到位
有岗
2、镇设立食品安全办公室,由分管领导担任主任,设有专职人员。(2分)
随机抽查。
3、镇人民政府负责协管员和信息员队伍建设、管理,农村行政村设立协管员岗位,农村自然村设置信息员岗位。(3分)
查阅相关文件、财政预算等资料,随机抽查。
各村(居)
4、明确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经费补助标准并发放。
有责
5、对豆芽菜等监管边界模糊的食品类别活业态落实具体监管责任部门,并有效开展工作。(2分)
查阅相关文件,现场问询有关监管情况,随机抽查。
镇农业服务中心
镇城管中队
三、监督执法全面覆盖
日常监管责任
6、全面摸清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小作坊、食品摊贩、小餐饮等监管对象底数,建立监管对象的动态电子信息档案。(1分)
查阅台账、随机抽查。
突发事件应对
7、有效处置、规范上报食品安全事故(事件),应急处置率达100%。无隐瞒、谎报、缓报食品安全事故的行为,未发生因处置不当造成的食品安全事件。(1分)
按照上报情况及舆情情况打分。
8、妥善处置各类食品安全舆情事件。辖区内无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食品安全舆情事件发生。(2分)
查阅相关制度文件、信息发布情况、媒体相关报道、舆情监测监控记录及处理情况
镇宣传部门
四、食品安全源头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食品小作坊、食品摊贩和小餐饮管理
9、严格落实《江苏省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因地制宜制定管理办法和引导规划,并组织实施。政府加强能力建设,提供监管经费、人员保障;提供扶持小作坊健康发展必须的经费保障。开展食品小作坊、食品摊贩和小餐饮集中治理,对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地方政府应组织予以取缔。食品小作坊、食品摊贩经营资格合法,生产经营条件符合规定要求,小餐饮符合政治条件规定要求。(4分)
查阅管理办法和引导规划,查阅经费保障、扶持经费及批准目录情况,现场抽查核实实施效果(满分共2分)随机抽查食品小作坊、食品摊贩和小餐饮各5家(满分共2分)
五、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
风险交流
10、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各类科普宣传活动。
11、制定创建宣传方案,开展创建工作宣传,相关创建工作经验在省级媒体报道。大力营造创建工作氛围,广泛使用创建标识标语。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知晓率90%以上,对创建工作知晓率、创建举措支持率80%以上。
查看报道资料;委托第三方开展相关工作调查。
六、工作创新氛围浓厚
创新工作
12、创新监管手段和方式方法,经验做法得到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及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或在全国、全省总结推广。(加分项,2分)
查阅文件、领导批示、发文推广的材料等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