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各村、社区:
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小礼堂)是集居民思想道德教育、文体娱乐、政策宣传、集会议事、农技普及等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也是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主要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简称文化小礼堂)。为促进已建成的村(居)文化小礼堂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未建成的村(居)文化小礼堂尽快落实建成,推动文化小礼堂建设步入制度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特制订本管理办法及考核标准。
一、设施设备配置
1.场所设施建设。选择群众便于聚集、环境相对优美的地点进行规划建设,有条件的村(居)可配备舞台,以满足农民群众举办文化节庆、文化仪式、文体活动等功能需求。
做到“八个一”,即:
一个标志牌:村(居)大门口建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牌子(星级文化礼堂必须增挂文化小礼堂标识牌)。
一个宣传栏:宣传栏位置可根据场地实际来安排,具备防风防雨雪等条件,实际使用面积不小于2*4=8平方米。
一个图书室:拥有1200种1500册以上的图书,报刊不少于10种,年新增图书不少于80册;有1台专门用于图书借阅“通借通还”一卡通的电脑,有3台以上用于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数字化建设的电脑;有可供群众阅读的桌椅10张以上,每周借阅时间须达56小时以上,年借书率达总人口的30%以上。
一个多功能室:主要用于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社区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等培训或村(社区)会议、小型演出等。
一个中老年文体活动室:主要用于琴棋书画、吹拉弹唱等乡土草根文化的创作、研讨与传承。
一个妇女儿童文体活动室:主要用于妇女儿童娱乐活动、文娱活动排练、乡土文化技艺传承等。
一套文艺设施设备:主要包括1个篮球场、1个室内体育健身室、1个乒乓球台,1套体育健身器材、1套广播音响器材等。
一个公益性文化岗位:设立不少于1个由政府财政购买的公益性文化岗位,有至少1名专(兼)职人员负责文化小礼堂的日常管理。
2.展示展览设置。有宣传教育功能、方便群众观瞻、美化村(居)景观的展示展览设施。
3.文体教育活动(文化小礼堂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传统文化、村风民俗、教育培训、文体娱乐等各项活动。结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重要节庆假日,重点开展春节祈福迎新、庆祝国庆、重阳敬老、妇儿教育等传统文化活动。
4.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各种形式的业余文艺团队,经常性组织开展活动。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协助开展文化小礼堂各项工作。
二、日常运行模式
1.加强责任意识。各村(居)要切实履行职责,指派专人做好辖区内文化礼堂的日常免费开放工作。中央以及省级文化部门均会派遣第三方对文化小礼堂的日常运行情况进行暗访,一旦发现设施设备被挪用、侵占或关闭(不实施对外开放),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市级文化部门每年也将实行不定期暗访制度,对星级文化小礼堂将全面实行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2.树立品牌意识。围绕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工作新要求,结合一村一品,一居一品特色,深入挖掘整合当地文化资源,组织开展各项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小礼堂系列活动。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强化管理,确保安全。
3.强化队伍建设。各村(居)文化小礼堂应以专(兼)职公益管理人员为核心,吸收村(居)内懂文化、热心文化事业的人员,组建一支3名以上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负责文化小礼堂日常卫生、器材维护、图书借阅、活动开展、台账资料的登记整理等日常管理维护工作。
4.整体完善提升。所有已建成的村(居)文化小礼堂,每年要安排专门的资金,及时添置新设施、展出新内容、开展新活动,确保礼堂文化内涵不断完善提升。
5.实行动态考评。建立半年度动态考评制度。每年6月底前,各村(居)文化公益管理人员按时向镇文体站上报自评分,由镇文体站组织人员进行抽查,考评结果于次月初,通报给全镇各村(居)文化小礼堂。第四季度,镇文体站将组织人员进行综合考评,半年度考评与年终综合考评的平均分,即为年度考评的最终得分。
三、建立管理制度
1.文化小礼堂是农民群众读书、学习、文化娱乐的场所,由村(居)派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
2.文化小礼堂的各种设施设备,均属集体资产,要严格按有关规定登记、保管、使用。
3.文化小礼堂应按要求免费开放运行,积极开展文化活动,热情周到接待群众。
4.积极举办各类展览、讲座,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递经济信息,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满足群众求知致富,提供服务。
5.根据群众的需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加强农民群众自办文化组织建设、辅导和培训文艺骨干。
6.搞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开展数字文化信息服务,做好图书阅览室的各项工作。
7.按照规定使用相关设备,活动人员要爱护公物,如有损坏,按原价赔偿。
8.严禁播放反动、暴力、色情内容,严禁赌博或变相赌博。
9.注意公共卫生,室内禁止吸烟,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禁止大声喧哗、吵闹。
10.协助镇文体站开展公益文化服务,完成镇文体站交办的其他事宜。
四、经费补助情况
试行政府购买服务,用于扶持文化小礼堂设施设备免费开放等工作。
1.每个考核合格的文化小礼堂,年底给予2000元的工作经费,用于发放志愿者工作补贴或务工补助等开支。
2.对于管理成效特别突出、群众满意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的星级村(居)文化小礼堂,每年根据实际情况评出3-5个示范性文化小礼堂。年底给予5000元的工作经费,用于发放志愿者工作补贴或务工补助等开支。
附件:文化小礼堂管理运行考核细则
溧阳市溧城镇人民政府
2018年4月26日
溧城镇党政办公室 2018年4月26日印
附件:
文化小礼堂管理运行考核细则
项目
内容
分值
测评方式
自评分
考评分
备注
组织
保障
(20分)
1.加强组织领导,重视礼堂文化建设,图书购置及设施设备维护资金有保障,能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6
查阅资料
(台账,“优秀”6分;“良好”4分;“达标”2分)
2.按照文化小礼堂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各功能室有序有效运行。
3.每月及时制定文化小礼堂活动开展的计划安排,并张贴在公示栏。
(拍照留存,少一次扣0.5分)
4.工作档案、活动台账记录齐全完整。
8
查阅资料(“优秀”8分;“良好”6分;“达标”4分)
建设
(52分)
1.礼堂常年实行免费开放式服务(其中图书阅览室、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开放时间每天不少于8小时),各功能室环境整洁、设施完善。
实地走访
2.村(居)大门口建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牌子(星级文化礼堂必须增挂文化小礼堂标识牌),室内建有项目公示栏、活动公示栏、各功能室管理制度齐全,室外宣传栏实际使用面积不少于8平米。
(悬挂牌子、室内项目公示栏、室内活动公示栏、室外宣传栏≥8m²四项要求各2分)
3.图书阅览室数字化操作平台能正常使用,年借书率达总人口的30%以上。
借书率达30%以上得6分;
达20%以上得4分;达10%以上得2分。
4. 积极组织引导群众参加文体活动。为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和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每月至少组织 1 次以上政策宣传、思想道德、文体娱乐、科技普及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主题的文体教育活动(其中妇儿活动不少于4次)。
12
共计12分,少一次扣1分。
5. 全年累计组织开展有横幅或背景的“文化小礼堂系列活动”不少于6次。如:春节祈福迎新、庆祝国庆、重阳敬老、妇儿教育以及家风家训等节日或特色传统文化类活动。
查阅资料,少一次扣1分。
6. 建立室内电影放映点(结合多功能室或老年人活动室加以建设),遮光窗帘,标志牌、放映制度齐全,年放映场次不少于12场。
放映设备:有条件的村(居)可自行购买安装放映设备,无购买条件的村(居)在固定放映点预留银幕摆放位置,由影剧公司放映员定时组织放映。
9
(遮光窗帘,标志牌、放映制度各1分,年放映场次少一场扣0.5分)
7.全年到其他村(居)文化小礼堂开展 1次以上“文化走亲”活动。
3
队伍
(22分)
1.配备1名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文化小礼堂日常管理服务和活动开展,管理员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
2.建有一支文明有序的文化小礼堂志愿者队伍(活动照片在台账中体现),协助开展文化小礼堂各项活动。
3.组建 2支以上具有村(居)特色的居民文体活动队伍。
查阅资料,少一支扣4分,扣完为止
特色
工作
加分
(10分)
1.建有特色文化小礼堂活动品牌或者建有名人馆、村史馆、展陈馆等场所。能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并已取得显著成绩,在全市产生较大影响,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4
听取汇报
(获奖、报道等1分/次,满分分别为2分、2分、2分,加满为止)
2.参加各级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或比赛并获奖。
2
3.文体工作表现出彩或推进工作突出,获得溧阳市级以上荣誉。
4.文体工作方面的做法经验在常州市级以上新闻媒体作宣传报道。
说明
村(居)文化小礼堂建设,宣传栏、图书室、多功能室、中老年文体活动室、妇女儿童活动室、体育健身室和一个公益性文化岗位为必备条件。总分为100分,其中特色工作为加分项,共10分。验收时,总分低于80分为不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