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思路
市水利(水务)局
(2018年11月23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水利(水务)局紧扣全市“双推进年”工作目标,坚持防汛防旱不动摇,狠抓项目推进不放松,确保行业管理不落后,水利水务各项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持续凸显。
一、2018年度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一)抓重点保安全度汛。按照“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的工作要求,扎实做好防汛防旱防台各项工作,整个汛期未出现明显汛情。一是查处隐患。通过“一看、二听、三议”的形式,组织了多轮抽查、通报和督办,共计消除各类险工隐患32处。二是夯实责任。及时对市防指成员单位进行必要调整,明确市委、市政府领导防汛防旱工作挂钩责任制和市级机关部门防汛挂钩责任制度。公示了相关水利工程防汛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名单,市政府与各镇(街道)签订了防汛防旱责任状。三是完善体系。全力推进重点塘坝除险加固、城市防洪提升、中关村防洪包围、部分集镇防洪、小农水重点县以及中小河流整治(社渚河、上兴河)等项目建设,修复了2016年特大洪涝灾害暴露出的圩堤险工隐患。四是提升能力。各类防汛物资得到全面充实,组织骨干人员参加了防汛知识培训和抢险实战演习,完成了全市水库防洪预案、控制运用计划的修订工作。
(二)抓项目促服务民生。全年实施财政性投资项目12个,新建或续建PPP项目3个。其中,全域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和天目湖水源地保护2项工程(工作)被列入2018年全市民生实事工程。一是财政性投资项目。截至目前,新建项目中的重点塘坝第三批、2018年小农水重点县、小石桥区域防洪和排水专项整治等4个项目已基本完成建设,上兴工业园区水系调整下游连接段优化工程因征地拆迁未完成,暂不具备施工条件外;续建项目中的城市防洪提升、重点塘坝加固第二批、上兴工业园区水系调整、社渚集镇防洪、中小河流治理(上兴、社渚2个项目区)、上黄中干河水环境治理等7个项目也已基本完成建设。此外,2017年道路配套排水管网工程移交住建委负责实施,溧阳天目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修复工程经专家论证后取消实施,7个机动项目和2个储备项目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统筹计划逐步开展。二是民生实事项目。市水源办正指导督促天目湖镇加快实施水源地保护五大工程,年度任务可基本完成;全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初步完成首批400个村的建设任务,第二批171个村已于9月份进场施工,预计2019年上半年可全面完成935个村的建设计划。三是其他2个PPP项目。区域治污项目已完成17个撤并乡集镇主管网建设,11月底可完成区域主管网建设,4座污水处理厂也可全面投入运行,同步推进八个主镇区主管网建设,力争2019年上半年完工。区域供水项目管网建设、户表改造等已基本完成,目前正积极配合市人大加快推进水厂回购,待水厂回购到位后,即可碰接通水。五是移民后扶及面上农水项目。28个移民后扶项目均已进入实施阶段,时序进度基本到位;面上农水项目泵站、涵洞、涧河治理、高效节水灌溉等工程进入扫尾阶段,完成河道、河塘疏浚土方143万方。四是应急项目。全力推进天目湖取水口改造工程,已于11月13日通水运行,提前完成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潘家坝断面整治已完成盛世华城小区景观河清淤、省溧中北侧湾溪河支河和平陵东路截流井溢流口应急污水处理设备3台套,竹箦河污水提升泵站至第二污水处理厂直通压力管道。完成了城区排污口排查和分类整治方案制定,计划列入2019年政府性投资项目予以实施。
(三)抓管理强效果提升。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全力做好宣传工作。完成了塘马水库省一级水管单位复验,黄鳝岕、文武岭、北山岕3座小型水库规范化创建已经通过省级验收,南旺坝、火烧坝、鸡隆坝、上兴塘等4座小型水库等待下一批验收。国家级节水型城市通过国家级现场考核,全国节水型城市达标示范县正在积极准备迎检。加强涉水执法,全年发现并处置各类水事违法违章案件90起,结案率100%。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全市27条市级河道“一河一策”已完成审查,正督促各镇(街道)加快编制“一镇一策”、“一河一策”;河湖库“三乱”专项整治成效显著,依法处理各类河湖水事违法行为 2551起,结合“263”专项行动整治黑臭水体20条。持续深化水利改革,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田水利运行管护机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全面完成。
(四)抓党建固核心力量。以市委巡察组巡察反馈意见整改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党的领导,巩固党在全局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更好地在工作中发挥统筹作用。截至目前,10个方面27条巡察反馈的具体问题,已整改完成11条、基本整改完成7条、形成长效机制7条、剩余2条正在全力整改中。
二、存在的问题及2019年工作打算
2018年,我局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务转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治水新方针、群众新期盼仍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防汛防旱仍有不足。特别是出现较严重的汛情,对外协调、对内调控手段有限,我市上压下顶、洪水位陡涨难消、居高不退的局面很难扭转。二是项目建设困难重重。2018年,我局项目建设总量、投资总额再创历史新高,虽然面上进度相对理想,但对PPP项目认识不足、管理缺少抓手,建设矛盾层出不穷。三是行业管理缺乏力度。“先污染后治理”模式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如何通过“河长制”这个载体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是下一步的重点努力方向。
2019年,我局将继续秉承“项目为王 生态为先”的水利工作理念,保核心、抓项目、强管理,持续推进全市水利改革发展,进一步巩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经研究,我局初步计划实施政府投资项目9个(必做3个、机动4个、储备2个),概算总投资约11亿元。具体是:
必做项目:续建大溪河治理工程,投资约3900万元,目前已完成初步设计报告上报和审查,省水利厅批复即将下达,计划2019年1月份开工;续建大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900余万元,项目于2018年10月份开工,2019年4月可完工;新建城区水环境治理排污口整治工程,投资8000余万元,目前正在开展设计、立项等前期工作,计划2019年1月起分批实施,2019年12月全面完成。
机动项目:湖西区域治理北河整治工程、城区河道疏浚工程、汤桥集镇防洪工程和塘马水库溢洪道改道及后周集镇防洪工程。目前所用项目均已开展前期工作。
储备项目:沙河、大溪水库灌区改造工程,大溪水库水位抬高工程。目前2个项目均已完成前期工作,将根据实际情况开工建设。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三点:
(一)坚持一个中心。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不断夯实项目建设、隐患消除、值班值守、科学预警、完善预案、丰富储备等方面工作,一着不让做好防汛防旱防台多手准备。
(二)紧扣一个主题。在做好传统水利建设的基础上,紧扣提升城乡水生态治理水平这个主题,通过强化统筹安排、强化督查考核、强化力量调配和强化监管职能,稳步推进排污口整治、城区河道清淤、村庄环境治理等项目,助推水利转型步伐。
(三)强化一个抓手。以“河长制”为抓手,统筹推进涉水执法、水利宣传、水资源管理、行业创建等工作,同步深化各类工程长效管护,努力开创行业管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