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我市农业经济发展中非常关键的一年,也是成效显著的一年。面对多发频发的自然灾害,面对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的市场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调结构、促发展,抓转型、推升级,严监管、保质量,实现了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3.95亿元,同比增长4.7 %。
(一)保持稳定供给,种养模式进一步转“丰”
农业生产形势平稳,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一是粮油单产“增”。全市水稻、小麦、油菜单产分别为635公斤、318公斤、166.7公斤,同比分别增4.1%、2.3%和5%。其中种植南粳系列、宁粳系列等优质食味大米16.3万亩,初步形成了环长荡湖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二是菜篮子保障“稳”。配合市政府编制《溧阳市“菜篮子”工程蔬菜生产基地实施方案》,建设蔬菜基地13866亩,顺利通过上级部门验收。全市蔬菜播种面积6.5万亩,总产约10.8万吨;水果种植面积2.6万亩,产量5225吨;生猪出栏6.5万头,肉禽出栏438.59万羽;渔业放养面积19.55万亩,产量5万吨。三是种养模式“丰”。因地制宜推广稻田复合栽培和综合种养模式,“水稻+西甜瓜”、“水稻+蔬菜”、“水稻+水稻”等复合栽培种植面积2万余亩,其中再生稻示范种植300余亩,实现单产800余公斤。示范推广稻-鸭、稻-虾、稻-蟹等综合种养面积2千余亩,我市被评为省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县(市)。
(二)聚焦提质增效,农业结构进一步转“优”
以加快农业提质增效为核心,优化生产结构、提升产品品质、强化品牌建设,全面增强我市农业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一是创品牌,产品层次提档升级。紧紧围绕培育溧阳特色的精致农业这一目标,加快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动我市农产品向高端化、优质化、特色化方向迈进。新增“三品”认证51只,“勤农”牌溧阳白芹荣获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参展农产品金奖;天目湖镇白茶小镇、戴埠镇南山农旅小镇入选为江苏省农业特色小镇名录;社渚镇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天目湖”茶叶、“溧之香”大米等21个农产品品牌被列入江苏省品牌目录。“松岭头”、“伍员山”牌天目湖白茶获“中国长寿之乡名优产品”称号。组织162家农业企业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农洽会、农产品展示展销会,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农产品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宽了农产品营销渠道。二是抓创建,农业园区建设有力推进。吸引“三资”10.35亿元投入农业开发,借鉴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做法,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加快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重点提升天目湖、曹山等省市级园区,推动其转型升级。江苏省溧阳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主要提升东园线景观,新建了梅园和五分园;曹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在休闲观光农业方面进一步加码,完成了紫薇谷、簸箕山、曹山驿站、大巴停车场等四个节点服务区建设,园区全年新增投资总额突破1亿元。三是重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稳步提升。以常州整体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为抓手,坚持产管结合、全程溯源、共建共治,全面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全年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73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174个,抽检农资样品77个。全市完成农产品抽检任务442个批次,抽检产品全部合格,农产品快速检测样品合格率100%。
(三)狠抓生态建设,生产方式进一步转“绿”
坚持以“263”专项行动为抓手,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农业清洁生产,加强农业污染治理,注重生态修复保护,提升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一是重拳治理畜禽养殖污染。编制《溧阳市治理畜禽养殖污染专项实施方案》,召开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推进会,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带队实地督查工作推进情况。截止目前,全市共关闭养殖场470家(户),其中禁养区内374家(户),完成整治认定48家,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二是大力整顿不合格生猪屠宰场。关闭溧阳市昆仑肉类联合加工有限公司、戴埠、南渡屠宰场,全市不合格生猪屠宰场全部关闭到位,并于9月份顺利通过省、常州市农委的验收。三是持续开展绿色生态保护。全市共完成造林12000亩,其中成片造林面积5865亩,栽植珍贵树种100万株,建设村庄绿化示范村11个,全市林木覆盖率达31.19%。改造提升南山、曹山、瓦屋山等重点区域的森林景观,完成林相改造1500亩。协助市政府制定《关于禁止毁林开发 促进森林资源保护的实施意见》。清理松材线虫病病死树529株,防治疫情面积10957亩,完成率达96%。森林防火指挥中心投入使用。连续五年无火灾发生。我市被评为“中国生态农业先进县(市)”。
(四)推进融合发展,产业业态进一步转“新”
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全市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是精心培育经营主体。溧阳市白露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常州日日春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升级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70.76亿元,实现利润7.8亿元,上缴税金8.4亿元,出口创汇累计达1874.4万美元,直接带动农户达15.5万户。二是深入推进“农旅”融合。礼诗圩、牛马塘、塘马村、杨家村入选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首批试点村。完成400亩观光果园和2000亩“原乡别桥”油菜观光带建设。修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导览图》、《溧阳市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游线规划与美丽田园设计》,推出5条精品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线路。成功举办“蓝莓”、“樱桃”等采摘节。三是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全市农村电子商务销售额突破7.12亿元,其中农产品电商销售额逾4.9亿元;农业休闲观光旅游2.1亿元;农资电商销售额1200余万元。溧阳市晓付水产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被认定为常州市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超额完成全市100个涉农行政村村级益农信息社建设任务。农业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在全省县(市)中率先启动“物联网+”智慧畜牧兽医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全市新增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点12个,物联网技术应用面积2000余亩。
(五)重视创新驱动,科技含量进一步转“高”
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应用农业新装备新技术新模式,有力增强农业科技支撑水平。一是全面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开展2017年各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全年共开展各级培训39期、培训农民2999人。另外,组织农产品电子商务1期(130人),农机类部级新型职业农民1期(40人)。选聘217名技术指导员,培养科技示范户400户。王海斌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称号(全省仅3人获此殊荣)。二是实施“乡土专家”选拔和培育计划。下发《关于开展第一届溧阳市“天目湖英才榜”农业农村类“行业优秀人才奖“评选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第一届溧阳市“天目湖英才榜”乡土专家及后备人才选拔培育工作的通知》,评选出“农业农村类行业优秀人才奖”12个、“乡土专家”50名、“乡土专家后备人才”25名。三是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以各项财政资金项目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钢架大棚、标准化渔池等设施农业(渔业)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2.3万亩,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1万亩(其中设施农业0.42万亩),设施渔业面积0.45万亩。配合省农科院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定位种质资源标本117个。新增70马力以上大型联合收割机154台,产地烘干机械化理论水平达100%,农业机械化水平达89%。
(六)切实加强党建,机关作风进一步转“强”
坚持将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三大一实干”活动为抓手,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促进机关作风转变。一是扎实开展“三大一实干”活动。坚持分层管理、分类指导,确定每名班子成员牵头1个以上调研课题组织落实,挂钩结对两个镇(街道),集中开展上兴缪巷村、溧城歌歧村、溧城阳光社区三个单位大走访。全局73名机关干部和下属部门副职以上干部参与大走访。按照“五个一”要求走访各级各类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有关站所2214户(个),征集意见建议48条。二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按照市级机关部门廉政风险排查制度(试行)要求,对全局行政许可、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八大类廉政风险进行重点排查。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暨《责任书》执行落实情况,列出了党风廉政建设“五张清单”,与各党(总)支部和科站分别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坚持把党委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扛在肩上、抓在手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三是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教育。组织中心组学习会13次,集中学习了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邀请市委党校刘敏副校长为全局领导干部60余人进行十九大精神宣讲,及时深化思想认识、坚定政治信念、提升理论素养,自觉转变作风。组织全局党员干部200余人次参与“党员学宪法学党章考法活动网上法律知识竞赛”,引导全局干部职工提高法制素养。四是“对标找差”全力推进。根据市委专题会议要求,就对标情况发动讨论,确定宜兴、金坛两地农林局作为标杆地区,外出学习研讨。从农业生态文明、农业产能、农业结构调整等八大方面全面对标,并遴选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和“森林基层管护队伍建设”两个绿色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主要差距,制作PPT,走上书记(局长)论坛,向全市人民公开承诺整改期限和措施。
除此之外,全局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一是农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制定下发《市农林局夏季安全生产百日执法行动方案》,对涉及的农机、农产品质量、林业等12项安全内容进行全面排查,累计出动277人次,对全市388家农业企业(园区、合作社)进行大检查,及时发现隐患42起,整改42起(其中关闭企业1家)。二是场圃持续健康发展。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成立了“溧阳市国有林场总场”。场圃管理工作平稳有序,防火、防汛、防疫和秸秆禁烧等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抗击自然灾害能力和职工满意度明显提升。三是法治建设深入开展。完善农林行政执法工作制度,制定《溧阳市农业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办法》,组织参加常州市大型法治宣传等活动,发放法制宣传材料15000余份,现场接受咨询群众450人次。
溧阳市农林局
2018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