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我市旅游业根据市委、市政府“全域旅游推进年”工作主题和“全域一体,全国一流”的发展要求,紧紧围绕“接轨南京”的战略部署和把溧阳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休闲度假目的地及长三角最具吸引力的休闲度假城市的发展目标,优化旅游空间布局,突出旅游要素建设,加快新兴业态培育,注重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夯实旅游业首位产业基础,全力推动我市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2018年工作情况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接待游客1771.81万人次,同比增长16.97%;纳入统计的旅游企业直接营业收入18.75亿元,同比增长7.85%。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市30个A级景区和乡村旅游区(点)共接待游客106.15万人次,同比增长18.59%;实现直接营业收入9620.38万元,同比增长32.13%;“1号公路”沿线13个监测点,通行车辆为569811辆(南京车辆为39226辆,上海车辆为21248辆)。
(一)坚持规划引领,发展空间形成新格局
以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完善旅游公共服务、提升游客体验舒适度为目标,突出规划引领,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1.强化顶层设计。按照市委、市政府全域旅游发展和“接轨南京”的战略部署,编制了《溧阳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溧阳旅游业接轨南京三年行动计划》,助力推进宁杭生态经济带最美副中心城市建设。高起点开展《“溧阳茶舍”与驿站布局规划》、《溧阳市房产露营地发展规划》等,把“1号公路”作为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要内容,根据沿线景区、景点分布情况,规划布局 “溧阳茶舍”、驿站和房产营地等旅游产品。6月份,科学调研,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域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我市全域旅游发展的统筹领导。
市委书记蒋锋在调研旅游工作时候指出,这几年,旅游部门工作积极主动,有所作为,抓住了当前旅游发展的良好契机,积极发挥主管能动性,打开了新的局面,形成了新的气象,工作上有了新的作为,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旅游工作得到了总体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全市旅游行业要在思想认识上高点定位,在项目建设上更加有为,在市场拓展上更加有效,在市场监管上更加努力,进一步把溧阳旅游业做强做大。
2.强化空间布局。曹山旅游度假区全面拓展基础设施和旅游项目建设,已全力冲刺完成了省级旅游度假区目标。“1号公路”获评江苏省首批旅游风景道称号,串联了全市重要景区和乡村旅游,成为溧阳全域旅游的网红产品。别桥原乡旅游区已初步建成塘马湿地公园、原乡花海和稻梦空间等旅游项目,形成新的旅游亮点。深入开展瓦屋山、长荡湖、“宋团城”旅游开发规划研究。溧阳旅游业在空间上实现了南北联动发展,全域旅游发展的模式正在不断深化和创新,溧阳旅游由传统观光型向休闲度假体验型并重转变,实现了旅游产业从单一分散的景区(点)模式向全领域及全时空的一体化方向发展。
3.强化对标创建。按照《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严格对照《江苏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评价指数》,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全力推进硬件设施建设。6月份,完成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台账编制工作;7月初,省旅游局对溧阳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进行省级调研考评,对我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二)坚持项目为王,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
1.坚持高定位统筹项目策划。今年4月份,成立“高端休闲经济招商办公室”,统筹指挥、组织和协调开展全市高端休闲经济招商引资工作。组织对我市高端休闲经济发展现状开展调研,研究全国高端休闲产业品牌情况,完成休闲经济招商手册及PPT,编制全市《高端休闲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坚持高起点加强项目招引。先后对接全国各类品牌企业50余次,与恒大集团、深圳宝德投资、雅居乐集团、碧桂园、上海建工、恒天集团、绿地集团、中科高研等2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合作洽谈,共接待来访人员200多人次。目前,有曹山未来城综合体等在谈旅游项目共15个。洲际大酒店、安麓酒店等一批国际品牌酒店已经签约,全市高端休闲经济项目实现新跨跃,旅游项目建设形成市镇联动、政企合力的“大合唱”模式。
3.坚持高标准推进项目实施。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创意打造旅游产品体系,切实提升旅游项目推进组织化水平。目前,全市19个重点旅游项目有序推进;除重点旅游项目外,还有15个旅游项目正在进行开工准备,包括红杉谷、汉宇、南山里等7个精品酒店类项目。
(三)坚持全域一体,产业品质得到新提升
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和溧阳茶舍(精品民宿)品牌打造,大力实施休闲经济行动计划,推动全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1.重突破,不断提高乡村旅游质量。
(1)推动精品民宿发展。一是开展溧阳民宿设计大赛。在省经信委指导下,开展溧阳民宿设计大赛,重点选择“1号公路”沿线6幢建筑供参赛者选择设计创作。二是开展溧阳民宿等级评定。为进一步做强做优溧阳茶舍(精品民宿)品牌,促进溧阳茶舍(精品民宿)规范发展,出台《溧阳市鼓励和促进“溧阳茶舍”发展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溧阳茶舍(精品民宿)等级评定标准,开展溧阳民宿等级评定工作。同时,积极鼓励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归来小院、竹马岭、静墅、香云小筑等一批溧阳本土民宿相继面世。
(2)推进溧阳茶舍建设。把“溧阳茶舍”(精品民宿)作为引领全域旅游特色品牌的重要标杆,在“1号公路”沿线,除政府平台布局的茶舍之外,引导社会资本新建8个高质量的溧阳精品民宿。目前,深溪岕茶舍规划方案正在深化完善;田家山房、鸣桐茶舍和别桥原乡客栈已进场施工;自在溪山、溪山云居、青峰山居、隐湖居、里峰岕茶舍、安隅·溪池、南山春居、曹山花居民宿、杨湾茶舍和燕山茶舍等10家茶舍,已经完成专家评审,待完善方案后进行报批,计划年底前开工建设。
(3)提升乡村旅游品质。严格对照《江苏省乡村旅游区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推进星级乡村旅游区建设工作。开展白露山生态园创建省四星级和松溪生态园创建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点),指导完成古松山庄、日日春农庄和江南丝府省级乡村旅游区(点)复核工作。在全市范围内,持续推进省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厨房、厕所、停车场”环境卫生提升以及“游客中心、客房”服务品质提升工作。
(4)做好产业统计工作。进一步探索创新乡村旅游统计方法,完善旅游统计监测体系,联合统计部门加强乡村旅游产业统计工作。特别是对乡村旅游致富农民进行专题调研。截至2017年底,溧阳已拥有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区(点)19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10家、三星级4家、二星级4家。全市纳入统计的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点共231家。据测算,2017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76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达1.12万人次,直接和间接为农民提供就业2.3万人次,直接和间接为5万多户农村家庭增加收入。
2.重创新,着力加快新兴业态建设。
(1)创建风情小镇。充分发挥南山竹海风情小镇和上汽大通房车生产基地及房车营地等载体优势,全力推进新兴业态建设,不断扩大溧阳旅游的影响力。4月份,制定出台《南山竹海风情小镇创建实施方案》,成立南山竹海风情小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力争2019年创成首批江苏省旅游风情小镇。今年7月份,通过了由省旅游局、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住建厅、省文化厅等五个部门组成的省旅游风情小镇领导小组现场考核。
(2)建设房车营地。9月份,主动与上汽集团紧密对接,借力房车营地推进溧阳全域旅游发展。同时,协助开展全市房车营地空间规划工作,努力把溧阳打造成长三角知名的房车基地。
(3)推进产品转型。为更好满足广大游客休闲度假新需求,我市大力推进饭店行业转型升级。在江苏省旅游局连续三年向社会推荐的103家“江苏省精品度假饭店”中,溧阳有涵田度假村、WEI天目湖、溧阳美岕山野温泉度假村、御水温泉、安云·悦南山和天目湖宾馆等6家酒店入选精品休闲度假酒店,占常州总量的1/2。“十一”黄金周期间,省旅游局择优中之优,重点推荐20家“江苏省精品度假饭店”,我市涵田度假村、WEI天目湖、溧阳美岕山野温泉度假村名列其中。
3.重完善,持续提升行业发展水平。
进一步厚植溧阳旅游发展优势,不断提升溧阳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1)助力景区发展。积极协助做好标识完善、设施建设、宣传促销、安全督查、产品提升等工作。天目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成为江苏省第一家景区类上市企业,为我市旅游业发展打开了资本空间。2017年,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在省旅游局组织的国家级度假区考评中,获排名第一,已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
(2)推进饭店提质。积极主动服务星级饭店品质提升,协调饭店星级设施的改造和软件服务质量的提高,御水温泉等酒店通过国家五星级复核。在常州市举办的旅游行业服务技能大赛中,溧阳企业独树一帜,涵田度假村分别获得中式摆台、西式摆台和调酒前两名。
(3)规范企业管理。对全市20家旅行社、19家旅行社分社和营业部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共纠正无证经营旅行社营业部9家,超范围经营2家,取消1家证照不符的旅行社经营许可资格。同时,理清了旅行社、分社、营业部的申请设立程序,旅行社的管理逐渐规范
(四)坚持文旅结合,市场营销融入新元素
1.精心办好旅游节庆活动。组织协调相关镇区、旅游企业办好旅游节庆活动。精心策划主办溧阳旅游攻略大赛和茶香文旅高铁进溧阳、溧阳旅游合肥推介会等活动;组织开展曹山采摘节暨日日春杨梅节、白露山蓝莓节、平桥黄桃节、欣龙桃花节和美食节、天淼山庄桃花节、樱桃采摘节、天目湖桑果采摘节等活动;8月中旬,编印10000份溧阳旅游宣传折页,发放给参加2018中国溧阳国标舞国际公开赛的数千名选手;9月下旬,与长三角广电旅游联合开展溧阳全域旅游推介会,聚焦溧阳全域旅游创建成果,推介溧阳旅游项目,吸引了近百家电视媒体参加活动;积极参加“七彩宁杭”特色旅游线路征集评比活动,大力宣传推介溧阳旅游及天目湖品牌。
2.大力开展高铁平台宣传。在宁杭高铁、京沪高铁冠名“溧阳天目湖”号专列,利用车门贴、LED滚动屏和列车报站等形式宣传天目湖品牌;全年在京沪高铁、宁杭甬高铁等10条重要高铁线路视频宣传溧阳旅游品牌,每日播放673车次(含复兴号),每日播出频次为2068次,每月受众2700多万,覆盖区域包括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近20个省和直辖市。
3.认真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多种形式讲好“溧阳故事”。编印出版《溧阳雅集》、《溧阳全域旅游导览》等旅游文化书籍;在旅游微信公众号上推出《全域旅游看溧阳》和《全国闪小说大赛佳作》等系列,加强地域文化内涵的挖掘,强化文旅融合宣传。
4.全力拓展媒体覆盖范围。南山竹海亮相中国进口博览会宣传片,近千万人点击欣赏。在央视播出“中国天目湖、美音自在溧阳”城市形象及旅游品牌宣传片,拍摄《文明密码》(《东西南北过大年溧阳篇》)、《溧阳全域旅游》、《溧阳1号公路、天目湖》等宣传片,分别在央视播放,进一步提升溧阳旅游及天目湖品牌美誉度、影响力。今年国庆前后,溧阳霸屏央视新闻,三场央视现场直播,涵盖了溧阳旅游的大美山水,突出了溧阳南山竹海景区和“1号公路”,是对溧阳全域旅游发展的一次充分肯定。
(五)坚持服务至上,行业管理取得新实效
按照市委、市政府“接轨南京”战略和《中共溧阳市委溧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天目湖英才榜”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溧委发〔2016〕63号)精神,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全面提升全市旅游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1.组织行业员工培训。组织全市星级饭店、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旅行社、挂钩协作地区(陕西省白河县、汉阴县)和苏皖合作示范区(安徽省郎溪县、广德县)旅游饭店管理人员分别举办多种类型的培训班,为全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和东西扶贫合作、苏皖合作,推进“人才兴旅”战略打好基础。
2.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推行旅游“厕所革命”。旅游景区点全部按标准要求,新建、改建、提升了53座旅游厕所(国家A级景区36个、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共17个),全部达到A级以上旅游厕所,其中,有26座按AAA级旅游厕所标准建设。
完善标识系统。进一步完善旅游标识系统,推进旅游公路智能化、乡土化的导视系统,更好的突出旅游目的地的地域属性和产品特征。
3.加强执法检查工作。今年8月份,省人大对溧阳旅游业贯彻落实《旅游法》工作进行了专题督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国强对溧阳旅游业发展和贯彻落实《旅游法》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今年以来,共组织全市旅游安全大检查6次、联合执法3次和专项执法检查1次,共检查经营单位80多家。1—9月份,全市收到旅游投诉共31起,全部得到圆满解决,投诉解决率为100%,满意率100%,全市旅游市场安全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
4.强化绩效工作考核。制定《全域旅游管理考核细则》,将全域旅游工作列入目标考核之中。同时,加强对镇(区)招引旅游项目的考核。
二、2019年工作打算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联动各部门、镇区力量,把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丰富旅游产品供给的重要手段,全力推进溧阳全域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一)突出溧阳概念,加快全域布局
一是加快重点项目发展。加强招商选商服务,狠抓优质项目落地,争取百亿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涵田国际康养中心、悠然南山蓝城项目、南山竹海旅游综合体等一批重点项目实施进度。力争青羽舍、新阳度假酒店等一批重点项目按时序计划开工。二是提升“1号公路”内涵。积极培育“1号公路”沿线旅游新业态,打响品牌,把“1号公路”建设作为提升全域旅游开发水平的抓手,进一步深化旅游产品开发建设。三是打造溧阳茶舍品牌。进一步统筹旅游设施和产品布局,把溧阳茶舍作为引领全域旅游发展的特色品牌。采取“三个一批”的方法,即政府平台建设一批、社会资本实施一批、建成项目提升一批,加快推进“溧阳茶舍”发展。四是开展旅游精准营销。围绕天目湖金字招牌和“1号公路”品牌,加强策划和宣传推广,持续放大“天目湖”品牌对全国范围的辐射力度;同时,举办曹山旅游节、南山旅游节等系列品牌节庆活动;持续开展“乘着高铁游溧阳”活动,在京沪高铁、宁杭高铁命名“溧阳天目湖号”列车;提高新媒体宣传效率,加强“游子吟溧阳”等一批微信平台建设,提升天目湖旅游旗舰店在天猫等网络电商的影响力。
(二)实现跨界融合,推动产业发展
一是大力开发文旅产品。进一步挖掘我市焦尾琴文化、游子文化、红色文化等代表性文化,以文化的独特性推动旅游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实现文化旅游业“1+1>2”的创新发展,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业态,增强游客旅游体验。二是加快深化农旅融合。充分挖掘特色农业产业优势,以创意农业、田园综合体、特色田园乡村等为契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努力探索乡村振兴的溧阳模式。三是推进特色小镇发展。立足各镇经济、交通、资源等基础,深入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重点推进南山竹海风情小镇、曹山体育健康特色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
(三)优化公共服务,聚焦美好需求
一是加强咨询体系建设。提升天目湖景区、南山景区、曹山景区、别桥原乡景区等各级旅游集散咨询体系建设水平,实施公共服务从景点景区向全域拓展,实现旅游要素和公共服务的区域全覆盖。二是打造旅游休闲空间。将全域旅游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融合,在修建博物馆、文化馆、城市公园等公共设施时,同步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全域旅游公路慢行道体系建设。三是加快智慧旅游发展。围绕拓宽客源市场、提升旅游服务、开发深度旅游,建设集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为一体的旅游信息化服务体系,着力发展和建设一批智慧旅游企业、智慧旅游景区。
(四)推进“接轨南京”,加快融入步伐
一是建立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合作联盟。开拓溧阳与南京市各级全域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机构合作渠道,深化信息共享、营销互推、集散互通,推进溧阳旅游加快融入南京。二是深化景区门票服务合作。鼓励溧阳景区积极与南京重点景区开展合作洽谈,推行景区联票售卖制度;给予南京市民与溧阳市民同等待遇,享受溧阳旅游年卡政策。三是开拓南京旅游市场。针对南京客源市场,依托节庆活动,深化溧阳“两节”在宁推介力度,举办溧阳特色旅游产品“嘉年华”,丰富在宁旅游节庆活动主题,接轨南京茶旅、农旅、文旅、体旅活动,树立“南京大花园”、“精致休闲”的溧阳旅游品牌形象。四是创新人才招聘机制。举办溧阳旅游人才洽谈会,在南京人才市场设立窗口;加大校园招聘力度,抓住秋招、春招校园招聘的契机,每年到南京相关院校开展校园招聘宣讲会,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和旅游高技能人才来溧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