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局各科室、单位:
为切实抓好2018年度全局各项重点工作,圆满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合力推进城乡规划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经研究,现将《溧阳市规划局2018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实施。
溧阳市规划局
2018年4月16日
溧阳市规划局2018年工作要点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我们规划事业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展现新作为、开创新局面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今年城乡规划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的部署,紧紧围绕“凝聚精气神,建设新溧阳”总要求,突出“重大项目推进年”和“全域旅游推进年”工作主题,全面保障“四大经济”和重点项目。今年城乡规划工作的总体安排是:提升一个平台,倒逼改革创新高速度;转化两大战略,推动城市地位高进位;保障三大重点,引领城乡发展高标准;服务四大工程,力促城市建设高质量;实现五大突破,确保服务质效高水平。
一、着力提升一个平台,倒逼改革创新高速度
1.加快完善一整套科学长效的标准体系。深入推进规划系统各类标准的协调、制定和应用工作,有序建立符合城市空间地理信息应用要求的信息化标准体系。重点完成基础地理信息、规划编研及规划管理数据标准、技术标准及及相关配套制度。
2.大力提升空间数据的集成共享水平。加强基础测绘和数据更新、集成、共享,抓好规划现状“一张图”更新、规划成果“一套图”提升和规划管理“一张图”完善,逐步集成社会、经济、人口等部门信息,初步建成空间地理数据中心。重点完成城区范围内控规全覆盖的成果编制、报批和入库工作,部署内网私有云计算、内外网数据交换2个中心,建立基础地理信息、规划编研和规划管理3个数据库。
3.着力优化一系列智能高效的应用系统。研发规划地理信息、规划编研成果、规划行政审批、规划信息管控、综合事务管理等应用系统,全面升级规划管理应用平台,实现规划业务全覆盖。重点完成控规和规划条件编制软件、电子报建软件,以及规划编制、规划评审、政策法规和档案管理软件模块,为规划工作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智能化的支持,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
4.统筹抓好信息技术的社会普及和应用。抓好信息技术的大众化普及应用,丰富规划宣传形式,增强公众了解、参与、监督城乡规划工作的互动性和实效性。重点完成微信公众号上线、规划公众参与活动。
二、深入转化两大战略,推动城市地位高进位
5.深入转化大空间战略。超前研判新时代规划改革方向,牢牢把握机构和总规改革最新要求,积极探索多规融合的工作方法,推动主体功能区、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的有机融合,强化市域空间的协调布局,积极构建“山水入城”城市空间大格局。重点完成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双规现状用地情况整理、多规差异对比及数据分析、《城市南部区域空间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中心城区范围内重点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报批工作、《溧阳市城乡规划与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编制工作。
6.深入转化大交通战略。高位对接宁杭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质内涵、发展导向和政策机制,积极引导溧阳“融入常州,接轨南京,对接沪浙,联动皖南”。加快推进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加强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衔接,深入研究对接上海、杭州、南京三大都市圈的交通联系。强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和生态大廊道控制,完善对外交通体系。进一步梳理慢行及公交网络,积极构建安全、便捷的绿色出行体系。不断优化城区交通主干框架,重点关注老城区交通拥堵等难点问题,解决过境交通穿城、停车难等痛点问题。重点完成《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综合交通发展年报》(2017年)编制工作、溧阳至金坛城际快速通道和城东大道北延规划研究。
三、全力保障三大重点,引领城乡发展高质量
7.全力保障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深化宋团城保护规划,积极推进相关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及历史文化街区的划定等工作,全力构建与上级主管部门、有关专家的全方位沟通联动机制,高效推进名城申报,力争按计划完成各项目标任务。重点配合文广体局完成《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历史建筑的普查认定工作。
8.全力保障全域旅游推进。全面加强“1号公路”规划支撑、规划作为,强化“1号公路”沿线、重要节点区域景观风貌控制和引导。围绕三山两湖、“溧阳茶舍”、红色旅游等重点区域、重点品牌的打造,科学指引重大旅游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空间落地,为全域旅游推进提供科学前瞻的规划储备和及时到位的服务保障。重点开展“1号公路”沿线用地、交通组织、旅游集散设施体系建设等方面的规划编研,完成《“溧阳茶舍”与驿站布局规划》、《全域旅游导则》编制工作,协调跟进南山竹海旅游风情小镇建设以及《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9.全力保障美丽乡村建设。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全域旅游推进要求,创新举措,建立科室、分局与镇村直接点对点联系并定期现场服务的机制,服务乡镇发展,加强美丽乡村规划指导和服务。重点完成《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出台《溧阳市村民建房管理规定》、《市规划局关于试行乡村规划师制度》,加强礼诗圩村等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南山寿谷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成片建设、陆笪村省级传统文化村落验收的规划指导及服务工作。
四、倾力服务四大工程,力促城市建设高品位
10.倾力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以生态文明引领城乡发展,优化市域生态空间格局,深入推进生态绿城建设,积极配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申报、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服务推进滨水休闲绿带及西圣公园建设,提升绿化覆盖水平和品质特色,塑造多元化、人性化的生态居住和活动空间,着力打造生态美丽新溧阳。重点完成《天目湖保护规划》、《城市绿线规划》、《城市蓝线规划》、《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划定绿线和蓝线。
11.倾力服务产业转型提升工程。高水准服务创新企业、创新载体落地,提前介入、统筹协调、全程跟踪,压紧、压实重大项目服务责任,建立重点项目督查机制,开发重点项目督查监控系统,一招不让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引导园区特色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产业美好新溧阳。重点推进《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发展战略规划》、《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核心区城市设计》编制工作,以及天目湖生命康原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主动跟进中信国安江南第一城、蓝城大溪等重大项目。
12.倾力服务民生幸福改善工程。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进一步强化民生规划支撑,着力打造生活美满新溧阳。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重点推进南航天目湖校区一期、省中医院溧阳分院、民办国际学校、市职业教育集团江苏中关村校区、光华高级中学新校区、燕山中学新校区、民办职业学校、市民服务中心等一批文化教育卫生政务设施。着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重点推进19项总规专项规划编制,不断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布局水平。
13.倾力服务城市品质塑造工程。加强城市设计研究,凝练溧阳城市空间总体特色,分区指导城市风貌的控制与引导,通过建筑设计导则和街道家具设施导则的制定,着力强化建筑群体、单体的规划设计引导,加强对城市天际轮廓线、城市“第五立面”、城市色彩、夜景灯光亮化、街道空间的研究和规划管理。重点完成《总体城市设计》、《燕湖周边城市设计》、《城南片区核心区城市设计》编制工作,推进山水入城生态大走廊深化、大溪湾景观设计研究工作,建立城市设计成果转化与规划管理的有效衔接机制。
五、努力实现五大突破,确保服务质效高水平
14.坚持党建工作引领,进一步在强化人才队伍上谋求突破。贯彻落实市委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层层落实工作责任,积极参与“1号公路”沿线党建示范点建设,深化文明城市路长制巡查工作,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开展对标找差活动,不断深化专题调研,全面推进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人才队伍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制定科学长效的考核办法,形成导向明确的激励机制,激发干部队伍的学习创新能力,培养宏观思维和应变水平,提升沟通协调能力和矛盾化解技能,打造一支有激情、敢担当、善攻坚的“狮子型”精英队伍。同时结合党建活动,有效组织工青妇活动。
15.夯实管理制度基础,进一步在规范依法行政上谋求突破。抓好制度建设是依法行政的基础,依法行政是高效服务的底线,也是规范管理的底气。在全面评估和清理的基础上,计划出台22项规范性文件,涉及规划决策、规划编制、规划管理、规划服务、技术规范和内部管理,其中对“三重一大”、档案管理、规划核实等5项制度进行修订,新增规划委员会操作办法、专家评审、技术管理规定、控规管理规程等17项制度。所有制度一经出台,要不折不扣地加以执行,确保历史问题不抬头、不良苗头不回潮、被动局面不反复。按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规划法治培训、普法宣传工作力度,加强行政行为的内控监察,从根源上降低法律、行政风险。
16.树立改革创新标杆,进一步在提升服务效能上谋求突破。解放思想抓改革:积极顺应机构改革大势,深化落实行政审批体制改革要求,谋求和倒逼规划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实行简易项目快速审批制,适时推行建筑面积承诺制,努力在行政审批上做减法。统一协调抓联动:强化规划管理各个环节的技术交底和无缝对接,深化建设项目的集中受理和电子报建,努力在形成合力上做乘法。创新机制抓服务:力促管理重心向分局、窗口及乡镇倾斜,优化分局管理机制,主动对接协调各部门和企业的建设发展需求,提前介入地块策划,全面落实限时办结、服务承诺等服务机制,深化全程跟踪、专人负责、主动上门等服务举措,与服务对象实行面对面沟通、点对点服务、背对背考评,创新和固化各类服务举措,在服务质量和内涵上做加法,真正使规划服务理念和品牌转化为机制、落实为行动、凝聚成效能,促进规划管理水平从提升审批时效向提升服务品质跨越。
17.弘扬勤政廉政之风,进一步在加强机关作风上谋求突破。全面前移党风廉政建设重心,逐级签订个性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压紧压实“主体责任”,不折不扣落实“一岗双责”。持续加大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力度,深化行政行为和民主决策的制度管控、监督防控和平台内控,紧抓廉政风险的源头防治。不断巩固廉政教育阵地,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保护好每一位同志,维护好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牢固树立建功立业的理想、争先创优的追求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将奋发有为的思想化作工作激情,统一到政风行风建设行动上来。坚决做到困难不上交、工作不推诿、矛盾不下移,以全员勇于担当的魄力、全局相互补台的合力,尽心尽力抓好各项工作,以过硬的作风展示规划形象,创优发展环境。配合做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
18.强化规划宣传工作,进一步在改善工作环境上谋求突破。树立主动沟通、全程沟通的服务理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诚信互动的方式做好沟通服务,做到人人都是形象代表、个个都是新闻发言人。认真部署宣传活动方案,抓好专题宣传、舆情引导,重点组织好“突出规划引领、服务民生福祉”新闻发布会。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积极倾听采纳公众的合理化意见,抓好“两案”和信访件办理、市长信箱、12345平台等网络问政等工作,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规划师和企业群众代表积极参与到规划工作中来,投入到规划宣传中去。建立健全社会舆情采信分析、反馈机制,实现社会矛盾、热点梳理工作常态化,凸显规划宣传阵地的决策参考和综合协调作用。
附件:溧阳市规划局2018年重点工作计划任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