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全市国土资源2018年主要工作思路
(一)积极拓展用地空间。一是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二是有序推进国家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试点(2021—2040年)工作,协调省国土厅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努力争取规划流量指标。三是对符合条件上报的省、市重大项目和独立选址项目,加强跟踪协调,争取指标倾斜。
(二)做好用地保障服务。一是围绕全市重点工程(工作),以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加强与发改、经信、交通、水利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掌握动态信息,确保重大项目、民生工程不在土地规划、征地报批、用地指标等环节受到影响。二是严格按照省政府93号令要求,会同人社、财政部门做好项目征地报批。三是做好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和经营性用地供应工作,合理调控房地产土地市场,保障政府财政收益。
(三)有序推进土地整治和矿山修复。一是全面落实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各项土地支持政策,协调上级国土部门在政策、资金、资源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二是指导督促各镇区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各类土地整治任务,确保早立项、早实施、早验收,及早启用指标,其中占补平衡项目力争新增耕地8000亩以上。三是深入推进矿山专项整治,加大“263”专项行动执行力度,督促相关镇区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整治资金,明年年底前全面完成矿山生态修复任务。
(四)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机制。一是加强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监测预警,进一步增强总体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管控作用,严格控制规划修改、开发强度、建设用地亩均GDP等核心指标。二是逐步完善以土地产出水平为核心的工业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用有限而宝贵的规划空间、用地计划和占补平衡指标保障好“四大经济”重点项目。三是指导镇区、园区常态化开展批而未供及闲置土地专项清理,提请市政府严格控制各镇区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除必要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及重大产业项目外,其他项目一律使用存量建设用地。
(五)严格落实土地执法共同责任机制。一是进一步强化各镇区依法依规用地主体责任,对违法违规用地做到第一时间上报、及时查处整改、严肃追究责任。二是加快推进“慧眼守土”智能监管平台建设,加大对道路违法现象的查处整改力度,坚决遏制重点地区的道路违法乱象,必要时提请市政府对重点地区实行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三是加强对偷采盗采矿产资源案件的联合快速打击,符合条件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处置。
(六)推进不动产“四全”服务更加便民高效。一是以“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方式创新、业务创新、监管创新,百姓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切实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二是以争创“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示范窗口”和“智慧溧阳”大数据库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单位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合作,完善不动产房屋交易、缴税、登记的一窗受理机制,切实做到“多让数据在网上跑,少让群众来回跑”。三是以建设“全流程优化审批、全区域便民服务、全业务网上办理、全节点效能监察”的国土资源“四全”服务模式为抓手,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压缩服务时限,提升不动产信息化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