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部门动态 >>内容
一、提高经费保障水平。按照“以县为主”的管理模式,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依法持续加强教育经费的投入,并把义务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同时提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标准、教师福利待遇等,推动教育事业高位均衡发展。
二、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每年将一批义务教育重点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来实施,不断改善办学条件,2018年计划投资12775万元,新建、改扩建一批农村校舍面积27660平方米。
三、进一步均衡城乡教育装备。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发展的资源倾斜和资源扶持,提升农村学校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水平,安排资金2000万元,用于农村中小学智慧教室、无限网覆盖、平安校园建设等工作。
四、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学校创优经费投入。安排资金1000万元,支持农村学校创建工作,将农村优质学校办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切实提高城乡优质均衡水平,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五、推行集团办学模式。积极推进农村学校教育集团办学模式,整合集团内各学校的优质资源和办学特色,充分发挥各成员学校设施设备、管理理念、教育教学、文化建设、课程改革等资源优势,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的交流协作,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要求。
六、积极推进“县管校聘”工作。鼓励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对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特别是学生规模较小的学校,教师编制按照教师与学生比例和教师与班级比例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对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在相关政策范围内适当增加中小学中级、高级、正高级教师岗位和特设岗位;在特级教师、名师评选中向农村学校适当倾斜,建立乡村教师支持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