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部门动态 >>内容
举办时间:2018年6月1日至6月10日
举办地点:溧阳市美术馆
主办单位:江苏省文化馆、江苏省美术馆
承办单位:溧阳市文化馆
前 言
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不在他时,就在此刻。由江苏省文化馆、江苏省美术馆主办,溧阳市文化馆承办的江苏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的“小荷竞放·全省青少年优秀艺术作品历年精品巡展”(溧阳站),悄然开放在初夏的清凉中,开放在少年儿童专属的节日里。乍闻荷风送香气,又见光影绘大千。
本次参展的100余幅作品,均从“小荷竞放”历届获奖作品中精心择选而出,大多为金奖作品,可谓优中选优、精益求精,较为全面而客观地反映了江苏青少年美术、书法、摄影创作的蓬勃面貌,这其中,也有不少溧阳小作者的优秀作品。
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堂。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溧阳,在某种意义而言,正是中华数千年文明史的绝佳缩影。
不信?请沿着时间的维度,回溯到上古源头。发现于溧阳上黄镇的中华曙猿,是已知的高级灵长类动物中最早的一种。从此人猿揖别,我们开始迎接文明的曙光。而对新石器时期溧阳秦堂山遗址、神墩遗址的考古发掘表明,这批最早的“溧阳人”,正是江南文明的开拓奠基者。
溧阳之名,始于春秋,秦时设邑,流风遗韵,迨值今朝。可还记得?那棵被烈火焚烧而不改良才美质的青桐木,被蔡邕制成了中国四大名琴之一的“焦尾”,含山水之清韵,美音自在溧阳。
可还记得?溧阳酒楼外的杨花漠漠,曾听见李白的长歌浩叹;唐兴寺中的红色蔷薇,曾映照过孟郊的清瘦身影;青龙山、瓦屋山等湖山胜境,曾迎接过汤显祖的吟咏登临;张旭在这里挥毫泼墨,张炎、张孝祥们在这里经春历秋。
可还记得?被称为“溧阳本”,藏于甓桥镇虞氏宗祠的《淳化阁帖》刻石,铭刻了多少书法史上的风云变幻;沙涨村的古代少数民族官吏大型墓葬群和特殊姓氏,见证了民族融合的光辉历程;水西村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书写了无数抗战英雄的英风豪气,壮丽史诗。
少年朋友们,生于斯,长于斯,日日呼吸领会、熏染陶冶于斯,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热爱溧阳,因为她是我们热爱祖国的起点;热爱溧阳,因为她让我们心灵澄澈、目光清明、灵感喷涌、学有所成。
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愿“小荷”作品中的多彩天地,能够为少年朋友们提供根植传统、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广阔视界和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