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溧阳要闻
>>内容
“宁溧同城”让百姓享受同兴同行同游时代
发布日期: 2018-08-12 浏览次数:
来源:溧阳时报 字号:〖
超大
大
默认
〗
自2015年市委“接轨南京”战略布局以来,作为交通运输部门,发挥交通先行作用,全力服务市委工作大局。
从高铁、高速、省道、航道等方面做好全方位对接谋划和实施工作,一批通达工程顺利实施,积极融入南京都市圈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已现雏形。在8月9日召开的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上,市委高屋建瓴,再次提出深度接轨南京,高质量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最美副中心城市战略。
接下来,一场由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的“接轨南京”快进快出、畅通无阻的交通新格局正在全面谋划之中……
千年古邑溧阳与虎踞龙盘之地南京,距离一百多公里,但多年来,溧阳与这座中国东部经济强省之省会城市始终找不到契合点!
直至2013年7月,时速超过300公里的和谐号高铁挟着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呼啸而来……
高铁破题,同城效应开始显现
宁杭高铁顺利开通,这条现代化快速城际通道优势将两座城市的距离缩小至半小时车程之内,溧阳人开始慢慢感觉到,溧阳与南京的距离近了!
8月10日下午5点半,高铁溧阳站候车大厅内的旅客越来越多,原本略显冷清的车站逐渐热闹起来。“今天是星期五,明天不用上班,我和爱人打算今天晚上去南京吃晚饭、逛街,再连夜赶回来。”家住燕山南苑的市民王华强下了班便赶往高铁站,取完票后坐在候车室等妻子前来汇合。
以前王华强也经常趁周末开车去南京玩,路途虽不远,但周末大城市里人多、车多,开车不太方便。“现在,溧阳到南京有了高铁,而且每天有这么多趟车次,提前买好票,当天往返不是问题。”
宁杭城际铁路上,目前溧阳至南京方向的高铁车次多达41趟,南京至溧阳的高铁车次有35趟,高效、便捷的高铁已成为两地往来首选的交通方式之一。
现在在溧阳,对于很多人来说,去南京也就是打开手机买张高铁票而已,太方便了!老百姓去南京方便了,才会常去走走看看,才会对南京这座城市有认同感,这是溧阳接轨南京的广泛群众基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溧阳“公铁水运”四位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目前,高速公路“一轴四射”格局基本形成,宁杭铁路穿境而过,104国道、233国道、239省道、341省道、360省道相继建成通车,芜申运河高溧段、丹金溧漕河溧阳段三级航道整治建成通航。
从溧阳长远发展来看,接轨南京战略实施有助于我市策应江苏省“一带一路”交汇点作用、呼应长江经济带建设、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重大课题,同时,由南京为主体的扬子江城市群、宁镇扬一体化、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等战略部署会逐步推进,这些均为主动融入南京都市圈的溧阳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借助高铁破题,接轨南京战略在我市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在这次十二届六次全委会精神指引下,交通运输领域深度接轨南京,高质量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最美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已然确立。
互联互通下的大交通格局
以“融入南京首位度建设”为发展契机,市委、市政府通盘考虑,未来一段时期内溧阳交通运输应从基础设施发展逐渐向运输服务并重过渡。
首先,通过交通先行引领作用,搭建溧阳市通达顺畅、高效便捷、换乘舒适、城乡一体、集约环保、绿色低碳的多层次综合交通发展体系急需成熟完善。
同时,我市交通运输部门正在积极探索未来溧阳交通运输发展方向和思路,已委托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交通引领溧阳对接南京发展策略研究》,并积极与溧水、高淳交通部门对接,力争构筑好与南京之间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
“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接轨南京战略,交通互联互通是基础,溧阳交通将围绕公路、铁路、城际、航道四方面全方位优化外部大交通格局。”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赵波告诉记者。
在高速和公路方面,我市将加快推进溧高高速公路建设,积极做好341省道与溧水、360省道与高淳的连接联通工作,新增县道衔接溧水、高淳地方干线,构建互联互通公路网络。加快推进汤桥互通、曹山互通建设工作,以及水西互通前期研究工作,优化高速公路互通布局。
在铁路方面,争取加快推进镇宣铁路线位落地,推动溧芜铁路规划建设,西接高淳站,东接溧阳北站,向东继续沟通常泰铁路南沿线,加强干线铁路网络衔接;
在城际交通方面,开展宁高、宁溧线东延可能性研究,通过城际轨道、城市轨道网络的完善,实现与南京之间的多层次对接;
在航道通行方面,努力提升溧阳与南京高淳等地之间的航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建设“水上高速”。
有了良好的外部大交通环境,内部的连接的细节也要做好。为此,在提升溧阳与南京的衔接效率和互联互通程度的同时,交通运输部门抓紧实施溧阳北站综合客运枢纽场站建设,协调南京南站,争取增开溧阳至南京高铁往返班次,以铁路和公路客运站为依托,服务与南京之间短途城际客流的出行需求。
通过开拓城际客运班线、提供多元化的区域运输服务、发展普惠民生的城乡运输服务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与南京之间公共交通网络的联系,提升运输服务水平。
互融互享上的民生幸福
“按照经济学范畴理性分析接轨南京,对两地来说是一种优势互补,拥有‘三山两湖一团城大旅游格局’的溧阳或将成为南京市民休闲的‘大花园’,交通亦可以搭建民生互融互享的新平台。“赵波表示。
得益于省交通运输厅覆盖全省13个地级市的“江苏交通一卡通”工程实施,现在溧阳市民只要持有“江苏交通一卡通”,即可在南京市乘坐公交、出租车、地铁,使用公共自行车实现划卡消费服务,目前,全市已经有795位市民办理。反之,南京市民持有一卡通来溧阳也可享受城市公交、镇村公交等划卡消费服务,两地市民在同城效应下实现了交通同行。
“溧阳处于宁杭生态经济带旅游资源丰富的中部区域,‘溧阳1号公路’点化了这片区域‘同山共水’的窘境,成为我们南京等外地市民短途休闲首选地。”南京市民徐伟杰告诉记者。采访中得知他原本是溧阳人,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南京,由于平常酷爱户外运动,对着这一带的山水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溧阳1号公路”借助原有的公路网,以我市“三山两湖”为中心,内串天目湖、南山竹海、曹山、瓦屋山等重点景区和市域200余家乡村旅游点,外联省内无锡宜兴、南京高淳溧水、镇江句容和安徽省郎溪广德、浙江省长兴安吉等县(市),总体形成“大环小环,内联外通,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一条公路穿城过,全域风光入画来。去年开始,由市交通运输部门倾力打造的全程365公里的“溧阳1号公路”,随着其“颜值”不断升级,吸引了南京以及全省众多自驾游客和骑行爱好者前来,人气爆棚,刷屏朋友圈,俨然成了江苏“网红打卡地”。
在溧阳交通人看来,其实在接轨南京的同时,突出地域特色,依托宁杭生态经济带和跨界全域旅游整合,也是大有可为!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部门将融入“旅游+交通”的发展理念,整合曹山、瓦屋山、无想山、天目湖、固城湖等旅游资源,系统谋划宜溧金高旅游片区资源开发,进一步强化旅游交通设施建设,重点把360省道建设成为串联起高淳慢城、溧阳天目湖、宜兴的旅游大道,并做好与南京辖区旅游公路的全面对接,积极构筑区域旅游环线,把溧阳全域旅游延伸拓展。
这次十二届六次全委会提出深度接轨南京战略,对于全市交通运输事业来讲,也是一次重要机遇期,构建互通互联下的大交通格局,实现互融互享上的民生幸福,将在下一阶段交通运输工作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史裕华 孙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