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溧阳要闻
>>内容
配套+承接,宁溧产业同频共振
发布日期: 2018-08-13 浏览次数:
来源:溧阳时报 字号:〖
超大
大
默认
〗
接轨南京,产业是重点。2015年7月,我市旗帜鲜明地提出“融入常州、接轨南京”战略,将溧阳放入南京都市圈谋划布局产业发展,几年来,我市主动融入,抢抓南京产业发展的“溢出效应”,做好配套、承接“两篇文章”。目前,全市已落户南京来溧投资项目20个,总投资151.3亿元;全市重点在谈南京相关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60.7亿元。智能电网、汽车及零部件、动力电池等重点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全市产业向高质、高新、高端化发展。
近年来,南京将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智能电网等作为主导产业,致力于把新能源汽车打造成为“全省第一、全国前三、世界知名”的产业地标,而我市产业结构已逐步从传统的钢铁、水泥向动力电池、汽车及零部件、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转型,这一转型升级之路正好与南京的产业发展布局不谋而合,这为我市接轨南京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产业已成为这条产业链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市经信局副局长董含星介绍说,从2016年起,我市布局做大动力电池产业链,短短两年,陆续引进了38个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动力电池产业链项目,产品涵盖电池正负极材料、电池隔膜、电池芯、电池包、结构件、电池循环利用、系统开发等全产业链。
宁德时代是国内领军、国际知名的绿色能源生产企业,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6年9月在溧阳投资100亿元建设锂离子电池基地;2017年6月,又与上汽集团强强联手,投资200亿元在溧阳开展先进动力电池和电池系统产业化项目建设。除了这两大国内龙头企业,我市还先后引进了北星新材料、璞泰来、普莱德、科达利等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这些企业均在国内同类配套企业中排名前列。董含星满怀信心地说:“预计在‘十三五’期末,我市将新增60GWH的锂电池产能,形成千亿级先进储能及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动力电池产业有望成为我市新的龙头产业与增长点。”
“项目上接轨南京,并不是简单的跟风和盲目的引进,而是大力发展上下游关联产品和配套产业,在错位和互补发展中寻找最大公约数。”董含星表示,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国家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和长三角特大城市,项目资源丰富、辐射作用明显,我市要做的就是在配套和承接上做文章,南京大力发展的,我们就大力引进、发展上下游企业,积极做好配套;南京需要转移的,同时也是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我们就积极争取转移到溧阳。
南京龙头企业——南高齿是一家以专业生产高速重载齿轮为主的大型企业,也是中国齿轮行业公认的龙头企业,多年来,江苏金源一直与其保持战略合作关系,为其提供风电、轨道、工业齿轮箱等配套产品,年销售额达3亿元。力士汽配、爱格板业等企业也是南京企业的主要供货方,常年为他们提供配套产品。
今年上半年,南航无人机研究院产业化基地成功签约别桥镇,项目总投资10亿元,目前一期173亩、3万平方米厂房正在进行规划设计,预计2019年建成投产,这是推进无人机特色小镇加快产业集聚的龙头项目。据别桥镇副镇长彭洪伟介绍,该项目最终落户别桥,一方面因为别桥镇已经形成无人机产业集聚区,另一方面也在于溧阳紧邻南京都市圈,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营商环境。据了解,近年来,我市围绕省委省政府“放管服”改革总体部署,主动对标南京,扎实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最大程度利企便民,为溧阳提升了关注度,溧阳成为众多企业落户的首选地。
上兴镇是我市离南京最近,也是我市接轨南京的“第一站”,生态环境良好,产业基础扎实,南京项目纷至沓来已成为上兴新区近年来的“常态”。今年6月,上兴镇与8个来自南京的项目进行集中签约。绝味食品南京公司、华萌漫游、力汇振控、浩天科技、盛航博测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上兴,成为我市接轨南京的项目先行军。此外,我市还有一批项目,如上汽大通、博飞特汽车自动化生产线、中科院物理所等,虽然不是来自南京,但也是因为很好地利用了人才、市场等“南京因素”,从而推动了项目落地。
据了解,为谋求接轨南京更高的“贴合度”和“精准度”,我市已委托南京城市规划设计院启动《溧阳接轨南京,建设最美副中心城市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重点围绕产业、空间、交通、平台、机制、要素等内容进行研究、谋划,力争做到精准接轨、有效接轨。届时,溧阳产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和契机。
从项目对接到产业链融合,从承接资源溢出到营商环境融合,从产业对接到产业集群融合……接轨南京,我市已经迈出了铿锵有力的第一步,宁溧产业融合不再是纸上红利,它正在描绘着溧阳的美好产业蓝图。(朱跃芳 沈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