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 移动端应用

  • 政务微信

  • 政务微博

  • 智能问答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要闻动态
  • 魅力溧阳
  • 政民互动
  • 政府信息公开
  • 办事服务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溧阳要闻 >>内容

解放思想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发布日期: 2018-11-20 浏览次数:    来源:溧阳时报  字号:〖超大 大 默认〗
 
 

    农民增收、生活富裕,是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战略目标之一,也是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市不断解放思想,立足实际,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通过乡村旅游企业就业、农副产品销售、自主经营“农家乐”、闲置房屋参股、土地流转等五大渠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乡村旅游企业就业增收。数据显示,2017年,我市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点共吸纳农民长期就业653人,平均每户吸纳就业43人,其中南山花园吸纳长期就业农民达120人,农民人均工资支出每年5万元。除长期就业外,休闲农庄等乡村旅游企业季节性用工需求较大,平均每家企业年季节性临时用工达310人次。以日日春农业科技园为例,2017年季节性临时用工1030人次,园区支付临时用工工资达206万元。由此可见,乡村旅游企业就业是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通过农副产品销售增收。我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李家园村自旅游开发以来,积极引导农民围绕高效观光农业进行丘陵山区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前景好、见效快的农产品项目。在建成1600亩优质茶园的基础上,李家园村又开发了早园竹、水晶梨、青梅、枇杷、银杏等生产基地300多亩;在养殖业方面,开发了海龙、种兔、肉鸽等7个项目10余个品种。全村农业企业从原来一枝独秀的李家园集体茶场,发展到现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52家茶场和家庭农场、3个农业合作社,大大带动了农业规模经济的发展。2017年,李家园村农副产品销售收入达到了2250万元。
    通过自主经营农家乐增收。随着我市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效应不断外溢,乡村旅游游客也不断增多,一些临近天目湖、南山竹海等核心景区的村民利用自家房屋或租赁房屋经营“农家乐”获取收益。“农家乐”是以农民家庭为经营单位,以自然生态环境、现代农业文明、纯朴乡土文化为载体的综合性休闲方式,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有利于促进城乡和谐、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目前,全市农民自主经营的“农家乐”约有340家,其中较为典型的李家园村拥有“农家乐”80余家,全村常住人口中50%的村民从事“农家乐”,80%的村民从事旅游相关产业,旅游从业人员年均收入达4.5万元。可以说,自主经营“农家乐”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最有效的途径。
    通过闲置房屋参股增收。随着全市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呈加速态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农村有些地方40%以上的农户有闲置住房的现象,而乡村旅游的发展为这些闲置资产提供了最佳利用路径。2010年,李家园村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由村民潘建华牵头,26家农户成立江苏省首家富民资产专业合作社,成为省内首家以“农家乐”为主题的农村经济组织。这种由农户提供客房,公司统一设计改造,统一经营、利益共享的模式,不仅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路径,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目前,合作社拥有床位700多个,33家农户每户年均增收4.5万元,形成的产业链就地转移劳动力1500人。去年合作社累计接待游客47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336万元。从长远来看,不仅闲置房屋可以入股,农民资金、人力、土地都可参与乡村旅游经营、获取分红,真正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通过土地流转增收。随着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实现流转。我市通过政策引导,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有序进行土地流转,大大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在2004年,天目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租赁土地3万亩,按照水田每亩800元、林地每亩160元的标准支付农民土地租金,而在此之前,村民将土地租给邻居种植,年租金仅为每亩100-200元。实践证明,土地流转不但可以使土地在合理流转中产生较大的价值,还能实现农民收益和土地效益的双赢。(沈亚萍)

常州市人民政府 溧阳人大网 溧阳政协网 溧阳市人民法院网
溧阳市人民政府  苏ICP备1700361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256号  网站标识码:3204810031
网站主办单位:溧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南环路18号网站地图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