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村(社区)、镇属相关部门:
现将《溧城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管理制度》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溧阳市溧城镇人民政府
2019 年 5 月 20 日
溧城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管理制度
一、岗位职责制度(1)综合接待负责指引中心各项业务办理,解答相关业务分类咨询、面向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提供审批服务,负责接待群众投诉,向受援人等提供文印服务、中心接待等后勤保障工作。负责法律援助和公证的接待、咨询。(2)人民调解接待责接待咨询、指引申请、受理分流人民调解案件;提供人民调解资源查询和网络服务。(3)特殊人群接待负责社区服刑人员的报到登记,为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以及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提供政策解读和咨询服务。(4)法律咨询,镇聘请法律顾问值班,负责日常接待,解答群众、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类社会组织的法律疑问,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服务,落实重大疑难法律服务事项分析研讨会办制度。
二、首问负责制度(1)群众来电、来访寻求法律服务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各窗口的服务人员热情接待并做好相应登记。(2)群众再次来电、来访寻求法律服务的,应尽可能安排首次接待的服务人员继续服务(法律咨询除外)。(3)值班人员对来电、来访事项应分类处理,属于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服务范围的应安排中心的人员做好服务工作。对不属于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服务范围的,要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或告知、指引来电、来访群众向相关部门申请处理,并告之其办公地址、电话。确有必要的,由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转送有关部门处理。
三、一次性告知制度(1)工作人员对服务对象负有一次性告知的义务,如需群众提供有关资料的,应做到一次性告知明白、清楚。(2)群众向中心寻求法律服务时,应热情接待并做好来访登记记录,对法律咨询的内容应在登记本或电脑平台中记录。(3)工作人员对来电、来访群众的法律需求应认真听取。
四、服务承诺制度(1)工作人员接待来访群众,应举止文明、态度和蔼、语言规范。(2)来电必接,来访必答,来函必回,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3)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4)服务群众必须做到清正廉洁,不以权谋私。(5)法律服务专线接听、如法网登录、在线咨询回复及时,解答准确。
五、分流交办和联审会办制度(1)实体平台受理群众业务,在相应服务窗口或分流至后台工作场所办理;12348话务平台受理群众业务,通过工单办理平台分流至相关专业服务岗办理;网络平台和微平台受理群众业务,通过互联网业务平台分流至相关专业服务岗办理;(2)受理事项经交办窗口处置后未能有效解决的,由中心主任分流交办至其他窗口办理,或者引导群众通过其他法律途径解决;(3)建立中心与其他相关部门联审会办制度,定期通报交流公共服务中心信息,联合处置重大疑难复杂事务或突发性公共事件,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与公共服务、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业务的“衔接联动”;(4)建立中心主任和法律顾问联审会办制度,研究处理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疑难复杂法律服务事务。
六、档案管理制度(1)法律事务办理人员在事务办结后30日内将事务办理文件、图片等资料或办结报告报送中心;(2)档案管理人员按照有关法律事务办理档案管理规定,对办理人员报送的办事材料进行检查,符合要求的,整理装订归档,不符合要求的,由办理人员在15日内补充;(3)法律事务档案一案一卷,按规定的顺序整理装订,登记造册,编号,盖章,经主任审批后归档;(4)遗失档案的,按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七、学习培训制度(1)镇公共法律中心和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政治学习,全面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国家重大活动有关文件精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及上级机关出台的文件和规定精神,学习时间不少于半天(2)镇公共法律中心和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业务学习,认真学习贯彻与公共法律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部省市有关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规定以及司法行政业务知识,学习时间不少于1天;(3)镇公共法律中心和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业务调研,重点围绕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新方法和新经验、典型法律事务的探讨、处置社会热点和难点法律问题的思考、公共法律服务工作问题的研究等内容,形成调研文章;(4)镇公共法律中心和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业务培训,加强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经验的学习交流,开展对公共法律服务、司法行政业务以及窗口服务的技能技巧等方面内容的系统授课。
八、需求研判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1)不定期组织镇公共法律中心和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一体化智能平台应用培训和交流,确保工作日全员登录、全员运用。发挥窗口单位和12348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源头性近民优势,及时对各项工作进行信息采集、汇总、梳理、分析,形成公共法律服务需求每周研判报告,上传至司法行政一体化智能平台;(2)窗口单位及时整理涉及“四个全覆盖”等重要内容的法律服务信息,做到日常情况每周研判、突发情况及时研判、预警情况超前研判,通过研判总结公共法律服务需求规律,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及时反馈并跟踪整改;每月研判信息电子档报镇公共法律中心李亚平处QQ:936810074;(3)将公共法律服务需求研判纳入年度考核,细化公共法律服务需求研判任务,对信息研判及时与否、研判质量高低、是否落实整改等均与年度考核挂钩,对迟报、漏报、瞒报重要情况的和整改不到位的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九、统计报告制度(1)镇公共法律中心和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每日统计中心法律服务受理情况,工作数据及时报中心主任或站长;(2)每周一汇总上周开展各项法律服务活动情况,梳理重点关注法律服务事务和服务类型,为公共法律服务周研判提供基础数据;(3)每月统计镇公共法律中心和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平台建设、队伍建设、服务产品、服务绩效情况,填报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分析表,及时报告中心主任或站长;(4)每半年分类汇总镇公共法律中心和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公共法律服务开展情况,总结工作经验,摸清群众法律服务需求方向,梳理和推动法律服务产品开发,落实工作改进措施。
十、服务评价和回访制度(1)每项法律服务办结前,开展群众满意度评价一事一评;(2)每天从前一个工作日所办结的法律服务中随机抽取群众进行回访;(3)每月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改进法律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