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思路 溧阳市水利局 (2019年11月10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水利局紧紧围绕“双攻坚年”工作目标和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这一中心任务,以“治水管水、提质增效”为主题,以“抓重点、补短板、强监管”为导向和抓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2019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一)以扎实的措施,确保全市安全度汛。紧扣关键节点,组织机构、责任体系、防御措施等得到全面落实,成功应对“7.6”急暴雨过程以及台风“利奇马”,整个汛期未发生明显汛情。一是全程落实工作责任。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防汛防旱工作仍由我局扎口牵头的决策部署,严格实行市委、市政府领导防汛防旱挂钩责任制和市级机关部门与重点水利工程挂钩制度,全面落实千亩以上圩、水库、塘坝和重点水利工程行政、技术责任人和专职巡查人员,将重点工程防守责任具体化。通过汛前大检查、险工督查,全市消除35处险工隐患。二是全力完善工程体系。2016年我市遭遇特大洪水后,先后实施了32座重点塘坝除险加固,城市防洪提升,社渚河、上兴河、大溪河、上黄中干河及芦荡河治理,社渚集镇防洪,旧县引排河,小石桥排涝站,城区排水系统改造等一批防汛项目,城乡防洪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防洪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三是全面提升应急能力。各类防汛物资得到全面充实和改善,具备实战能力的防汛抢险队伍不断壮大。完成全市水库防洪预案、控制运用计划的修订工作,推进水利信息化项目和农村基层预警项目。 当前,我市已连续60余天未出现有效降雨,旱情逐渐显露。市防指已下发通知,就用水工作进行了部署,市防办已做好扩大中心水厂供水范围、突击碰接相关乡镇水厂供水管道、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等应急准备,以应对旱情的进一步加剧。 (二)以坚定的决心,确保项目全面推进。今年水利重点工程建设目标任务为1.86亿元(不含PPP项目)。截止10月底,完成投资1.37亿元,为年度计划的72%。一是防汛项目全部建成。城市防洪提升工程新区枢纽、南港闸、西山河节制闸工程已建成投运,城市大包围更加稳固,水位调控手段更加多样。大溪河和芦荡河整治全面完成,大干水库除险加固也已完工,农村防洪隐患进一步消除。二是供水治污一体化项目高压推进。区域治污埭头、南渡、花园污水处理厂已通水运行,社渚污水处理厂已试运行;新建配套污水主管网总长约330公里,42座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正逐座调试。建制镇污水管工程已基本建设到位,排污口截流工程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农污治理已建732个村(其中规划发展村680个)的农污设施已分批投入运行,出水水质基本符合排放标准;环天目湖135个村的治理加快实施。农污运维队伍已逐步进场。区域供水北片区供水管道已建至各民营水厂,可随时碰接;南片区已提前实施戴埠至横涧供水管道,预计春节前完工。三是城乡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积极落实美意田园行动,加快农村河塘整治,今年由我局组织实施的560座河塘已整治460座,11月底可全面完成。完成城区91处沿河排污口的整治。同时,统筹利用移民和农水直补资金,对相关村庄、支河等进行整治提升,成效显著。今年以来,我市潘家坝国考断面及5个省考断面水质均值维持在Ⅲ类。四是水源地保护稳中有升。完成平桥石坝上游末梢段清淤和天目湖镇杨村三亩塘治理项目。完成戴埠水厂取水口改造。 (三)以科学的态度,确保监管不留死角。做到三个聚焦,集中力量强化江河湖库、水资源、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水利资金、行政事务工作等方面的监管。一是扎实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各种媒介,结合时间节点,不断强化全市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和取用水单位的宣传引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制度,对年度落实情况进行梳理和自测评,并全面整改。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级节水型城市和全国节水型社会达标示范县,完成3家市级节水型单位考评验收。切实维护水事秩序,处置各类水事违法违章案件64起。二是深入开展河长制工作。以“两违三乱”专项整治为主要抓手,上下联动,跟踪问效,今年以来,处置河长巡河问题227件,整治“两违三乱”32处。三是努力抓好工程监管。先后完善《溧阳市水利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和《溧阳市水利工程建设诚信管理办法》,全面强化“安全、质量、进度、资金”四控制,保障项目安全高质量实施。按照“三个必须”要求,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长效监管机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行动,着力提高水利生产经营安全水平,坚决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保持水利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持续向好。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制约水利事业发展的困难,水利事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一是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无论从气象趋势、流域环境,还是自身体系建设来看,我市防汛防旱压力依然有增无减。 二是PPP项目建设困难较多。通过不懈努力,我市3个PPP项目均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水厂回购停滞不前、劳资纠纷、后期运维仍未全部到位等问题仍然存在。 三是水环境系统治理力度不够。水环境整治涉及市政、农业、环保等多个部门,尽管相关部门已探索了上下联动巡查推进等措施,但标本兼治的治理模式仍未形成,河道水污染等突出问题、难点问题还需进一步破解。 四是涉水执法阻碍较多。在河湖管理日趋规范的当今,水行政执法管理无论在常态巡查、重点案件查处都需要进一步建强队伍,完善机制,创新措施。 二、2020年工作打算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溧阳水利履新职、提质效的关键之年。明年水利工作的初步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中央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全面贯彻上级水利工作部署,按照溧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融入常州、接轨南京”战略,围绕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最美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继续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动员各方力量大力推进溧阳高质量发展,为保障溧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奋力推进溧阳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将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构建防汛抗旱减灾调度新体系。围绕“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总体要求,按照机构改革调整新情况,梳理部门防汛防旱职能,明确职责任务,落实责任要求,为加强防汛防旱工作奠定基础。完善调度管理制度,规范调度指令下达、执行程序,逐级落实水库、塘坝等水利工程的防汛责任人,强化责任监督,切实抓好汛前检查、隐患排查和整改落实。结合水利信息化建设,通过数据中心、搭建水利业务云,完成平台和数据整合,实现智能化提升,为调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二是努力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续建上兴工业园区水系调整下游连接段优化、芦荡河整治二期和埭头污水处理厂老厂区提标改造项目,完成大溪水库水位抬高,完成中河整治项目前期工作。督促水务集团完成二污厂提标改造及中心水厂深度处理项目,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区域供水工程,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群众饮用水安全问题。通过强化统筹安排、强化督查考核、强化力量调配、强化监管职能,确保年度建设圆满完成。 三是着力规范水事各项工作秩序。按照新的形势要求,推进水政监察大队中队梯队建设,完善与公安、海事等部门执法联动机制。积极推进水土保持专项执法。深化“两违三乱”与陈年积案“清零”河湖管理执法,完成省下达的清单问题、挂牌督办案件。完成大埝、汤山坝等2座省规范化小水库复验及五子坝、煤山坝等5座省规范化小水库创建工作。规范和完善节水型社会资金使用和管理,巩固和提升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效。加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监督检查,提升帮扶成效。此外,督促项目公司上足人员,确保区域治污、农污治理等项目运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