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19年是乡村振兴的攻坚年,我们将继续以乡村振兴为重大战略,促改革、稳发展,更加注重产业融合,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更加注重科技兴农,提升全市农业现代化水平。
一是继续调优农业生产新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的基础上,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品质,提高设施水平,切实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1)提升品牌影响力。加强“溧阳1号公路”沿线农产品品牌的保护和开发,继续加大“天目湖”核心品牌使用和保护力度,把全市的农产品纳入这个大品牌下系统策划包装,分级分类管理。大力扶持“别桥原乡”、“七彩曹山”等新兴品牌培大育强,放大“溧阳青虾”品牌效应,努力形成“百花齐放”的农业品牌发展格局。(2)提升发展农业产业园区。深入推进曹山等农业示范园建设。借鉴工业园区管理模式,以重点园区为载体,创新项目招商、人才引进、市场营销等经营机制,鼓励吸引社会工商资本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落户农业园区,推动现代农业园区改善基础设施、提升产业层次、衍生产业链条,实现多元经营、融合发展。到2020年创建1-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和省级田园综合体。(3)提升农业物质装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钢架大棚、标准化鱼池等农业设施建设。加快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着力完善工厂化育苗、标准化处理、分级包装和冷藏等配套设施。新增高标准农田1万亩、高效设施农业(渔业)面积0.5万亩。(4)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进一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企业建设,对企业产地环境、投入品管理、生产过程、产品质量进行管控,达到“过程全管控,质量可追溯”目标,确保全市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45%。
二是继续发展三产融合新业态。注重产业融合配套,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1)培育发展特色品牌农业。以溧阳特色的高端农业、精致农业为方向,大力发展精品园艺、特色渔业、优质稻米等特色农业。针对全市自然资源、农业发展空间和农业发展规律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策、谋划组织好“一村一品”升级版,拟于在国道、省道、高速道边先试点若干村,成为乡村振兴的加油器。(2)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以米面、竹木、茶叶、果品等优势产业为重点,推广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使用技术,培育建设规模适度、功能完善,具有溧阳特色的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和基地,每镇开发1-2个富有特色的农副产品伴手礼。(3)积极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立足溧阳本地特色农业,紧密结合“一村一品一店”建设,特别是在“溧阳1号公路”各个驿站,设立溧阳名特优农产品、旅游商品展示、展销厅,配套电商服务。推出溧阳农产品质量微信公众号、特色农产品微信公众号,组织线上购买线下体验活动,培植农业经营主体开设网店。 2019年力争创建市级农产品电商示范单位2家,农村电子商务销售额突破13.5亿元。(4)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借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会议东风,进一步对标找差,确立新标杆,创造新作为,提升产业融合度。策划2019溧阳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加快建设中信国安江南第一城、蓝城大溪、泰禾文旅等一批形式丰富的农旅融合项目,通过溧阳茶舍、青田山居、曹山花居等精品民宿项目和原乡花海、鲜果美林等创意休闲农业项目,着力提升千亩以上集生态、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园区品质,推动溧阳农业由“园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力争全年实现农旅收入40亿元,带动5.4万农户增收。
三是继续打造美丽和谐新生态。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在“减、美、建、管”等关键处着浓墨。一是突出有机肥、生物农药替代,2019年全市化肥施用量同比减少1%,农药施用量“零”增长,让农业投入品“减”下来;二是突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推进规模畜禽养殖场升级改造,规模场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7%,让生态环境“美”起来;三是突出种养结合,培育常州市生态农业循环示范单位5个,让生态循环链“建”起来;四是突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禁养区养殖场巡查监管,严格执行休渔禁渔制度,制定《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管理办法》,让农业绿色发展“管”起来。
四是继续培植科技设施新动能。按照更高、更广、更深的要求,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设施工作,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形成有力的科技支撑。(1)提升农业信息科技化建设水平。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扩大“12316”三农信息服务平台体系覆盖范围和使用用户,进一步丰富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服务内容。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步伐,积极对接科研院校和机构,促进农技成果的转化和运用,2019年,拟对接单位10个以上,新成果转化运用5项以上。(2)提升生物农业发展水平。鼓励农业企业开展本地优势畜禽、水产原种和良种选育。加强高端人才和重点项目引进,重点发展生物育种、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项目,培育生物农业产业企业集群。(3)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培育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确保2019年职业农民培育比重提高3%。继续做好“天目湖英才榜”三年行动计划中“乡土专家”第三期选拔和培育工作,选拔乡土专家50名、后备人才50名以及优秀乡土专家10名。
溧阳市农林局
2019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