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19年,是继续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地升级的深化年,是高质量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最美副中心城市的重要之年。明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凝聚精气神、建设新溧阳”的总要求,担当作为、开拓创新,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当好全市改革服务排头兵。
(一)周密部署,推动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纵深发展
围绕机构组建、运行机制、审批流程等重点工作,对行政审批制度做深入研究,提升改革的效应和成果。一是深化“两大领域”改革研究。加强“市场准入”和“投资建设”两个领域各类事项的专题研究,梳理审批目录事项清单,逐项定制标准化审批流程,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条件成熟后逐步扩大到其他领域,不断充实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的基础。二是做好行政审批局组建准备工作。健全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围绕人、事、权的划转进驻,机构的职能定位、业务设置和功能整合等核心问题,做深入研究与会商,为行政审批局顺利组建做好充分准备。三是推进数据资源管理中心建设工作。保持与省、常州市的联系对接,按时序要求落实推进数据资源管理中心的建设工作,确保机构组建平稳高效。四是推进市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根据进驻事项,及时对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设置、大厅布局分类调整,设置项目代办中心,对市民服务中心职能、业务等进行研究,推动市民服务中心顺利组建。
(二)创优服务,推动审批服务便民化提质增效
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审批服务便民化和“进一门、集中办、高效批”的要求,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实现“进一门”办所有事。一是推动“一门”服务。按照一站式的要求,做好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部门和事项的承接落实工作,对接窗口和网上业务调整,更新完善最新的办事指南,方便企业和群众办理业务,强化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功能,确保群众“进一门”办所有事。二是深化“一窗”受理。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大厅布局,根据进驻部门事项和类别,实施分类别的“综合一窗”和“专项一窗”审批服务模式,着力提升窗口集成服务能力。深度整合再造审批流程,分类整理个人类和法人类事项,逐项编制标准化工作流程和菜单式受理清单,推行“一次性告知”,最大程度提高审批效率。三是深化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全面深化“多联合一”制度,加快改革成果转化,培育和推广联合踏勘工作案例;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材料,缩短办理时限,探索关联事项集成服务模式,推行清单式审批服务,营造优质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四是打造“溧即办”政务服务品牌。丰富“溧即办”政务服务内涵,在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政务服务方式的创新方面下功夫,围绕我市特色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量身打造“清单式”定制审批,提供精准政务服务,全方位满足企业的需求,全面打响“溧即办”政务服务新品牌,持续提升我市营商环境。
(三)数据共享,推进“一网通办”扩面升级
以“让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为目标,深化推进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与应用。一是继续深化“不见面审批(服务)”。梳理更多涉及多部门、多事项、多证照审批(服务)场景,补充完善事项目录清单,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运转机制,强化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和实名认证等技术应用,对群众和企业关注的热门服务和民生信息再梳理、再整合,在综合旗舰店“应上尽上”,切实提升“不见面”服务水平。二是深化“一体化”平台应用。不断扩大一体化平台的事项覆盖率,全面扩充电子证照信息归集的质量水平,有效提升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的应用范围。积极推进人社局自建办件系统与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融合对接,做到互融互通、数据共享。加快一体化平台向基层延伸,提升基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的功能。
(四)便企利民,推进基层政务服务“一城通办”
以“就近办”为目标,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联动,实现“一网通办、一城通办”。一是推进基层服务中心实体大厅建设。以基层群众需求为导向,整合基层公共服务资源,推动与企业群众生活相关的民政、市场监管、人社、公安、不动产等政务服务事项向基层服务中心集中进驻,实行集中办公,全面提升基层服务中心“就近办”能力。二是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建立健全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推动政务服务网向基层延伸,继续梳理、认领、维护基层政务服务事项,推进基层服务事项“网上办”,不断扩大政务服务“一张网”惠及范围,推动实现“一网通办、全城通办”,提升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五)完善监管,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高效规范
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功能融合,探索研究交易平台监管方式,不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一是规范镇区交易。加大对乡镇的宣传,规范镇(区)项目交易行为,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影响力。二是推动交易平台规范管理。稳步增加交易中心交易类别,丰富评委库的专业类型,推动完善交易监管,确保交易规范高效。三是推行交易平台标准化建设。根据标准化工作要求,编制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标准化制度,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法制化、规范化、透明化水平。
(七)党建引领,推动政务服务效能改进提升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切实担负起“两个责任”,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不断提升窗口的工作作风和服务效能。一是窗口管理标准化。巩固深化窗口现场标准化管理,结合常州市综合管理标准化工作,进一步丰富标准化管理的内涵。以“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在人、事、物的管理上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二是监督检查“立体化”。继续深化联合巡查和提醒谈话制度,建立健全日常巡查、明察暗访、电子监察、领导巡视、专项督查相结合的“五位一体”督查新机制,着重对窗口人员的行为规范、办件质量、作风效能及安全生产等进行常态化监督检查。三是考核激励“多样化”。严格落实新修订的《窗口考核管理办法》,充分发挥职能科室的考核责任,各科室按照各自职能对窗口、人员进行考核评估并加权汇总。加强与窗口派驻单位的联系,将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定期反馈给派驻单位。继续深入开展“红旗窗口”评比活动,积极开展“服务之星”、“党员示范岗”、“业务能手”等岗位评比,采取更多行之有效的奖励、激励措施,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