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各分局,机关各科室、直属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现将《2019年溧阳市知识产权工作意见》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此件公开发布)
溧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年4月4日
2019年溧阳市知识产权工作意见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知识产权机构改革的开局之年,做好新时期下知识产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中央关于创新发展的重点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以“我们和知识产权”为工作主题,凝心聚力,找准工作定位,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服务能力,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溧阳提供更加有力的知识产权支撑。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价值导向,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
质量是知识产权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要牢固树立质量理念,以培育高价值专利和高价值商标为目标,加强政策引导和服务指导,推动知识产权创造质量稳步提升。一是完善资助政策。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修订《溧阳市专利资助奖励办法》,优化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从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方面给与支持和保障,及时兑现资助奖励资金。二是加强目标管理,根据常州市专利管理指导性目标,定期通报各镇区专利完成情况,强化各级领导的责任意识,力促各镇(区)专利创造的发展。三是培育高价值知识产权。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以溧阳四大产业和传统优势企业为重点,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同培育高价值专利,力争申报1项省高价值培育计划项目。四是启动“规模企业专利清零”和“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专利扫零”工程,围绕我市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排出“清零工程”企业名单,深入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帮助企业进行专利挖掘。五是启动地理标志培育计划,支持有溧阳特色的有关行业协会牵头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带动本地特色产业发展。
二、着力项目带动,推动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
坚持突出企业主体,着力项目带动,以持续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的运用能力为目标,推动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一是推动项目示范带动,提高企业专利权获取能力和创新成果保护水平,组织有关企业申报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1项。二是推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与《企业商标管理规范》地方标准融合,以创新型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为重点,积极推进贯标工作,加快推进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全覆盖,力争新增贯标备案企业5家。三是建设知识产权密集型园区,支持和推进江苏溧阳经济开发区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四是突出重点,全力抓好专利产出。立足我市重点产业,发挥专利数据库作用,实施优势核心产业专利导航项目,综合运用专利商标信息绘制技术路线图谱、解析产业发展态势,围绕产业链加快部署创新链、专利链。
三、突出专业导向,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体系
按照省市“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要求,突出专业导向,强化队伍建设,加强专利综合执法,维护稳定创新环境。一是推进执法队伍专业化,组织从事专利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参加国家、省和常州市组织的各类知识产权业务培训和能力提升培训,确保执法人员接受系统化训练,建立一支专业高效的知识产权执法队伍。二是开展专利执法维权专项行动。充分利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作用,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配合常州市知识产权局做好行政执法维权的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三是积极组织开展“正版正货”示范街区建设,倡导“正版正货”承诺,规范市场经营,支持溧阳八佰伴商贸中心申报创建省级“正版正货”示范街区。
四、加大宣传培训,夯实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基础
良好的社会氛围、优秀的人才资源是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基础。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夯实事业发展之基。一是提升宣传整体水平,通过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扩大知识产权宣传效应。抓住“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发放知识产权宣传资料,提供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利用微信公众号“中国溧阳”、“今日溧阳”、电子显示屏、公交车车载电视、电台公益广告等平台进行知识产权宣传。二是开展企业知识产权业务培训,增强企业知识产权意识。重点面向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各类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及业务提升培训,组织我市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参加省、市知识产权工程师等培训学习,加快我市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切实提高我市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运用的水平。三是推动校园知识产权教育,扩大知识产权覆盖面。实施“赢在起跑线”计划,开展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工作,走进校园开展知识产权普及宣讲,从小培育中小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营造全市重视知识产权良好氛围。
五、优化服务供给,提高知识产权工作服务水平
知识产权服务是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正向引导和监管整治相结合,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一是提升知识产权工作者综合素质。将知识产权课程纳入市场监管系统培训计划,努力提升业务水平。二是多途径多方位开展服务。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与企业面对面交流,传达有关政策,了解企业需求和困难,为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工作提供依据。三是用好奖补政策指挥棒,加大知识产权高端服务机构引进力度,积极引进有资质、信誉好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落户,强化服务基础,集聚专业人才,为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代理、咨询和策划等服务,帮助企业把好专利申请关和维权关,提升专利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