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部门动态 >>内容
在溧城镇嘉丰社区,提起周玲珍,认识她的人都会夸赞一番,甚至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因为她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大家庭。周玲珍的丈夫是团级转业干部,女儿和女婿都在政府部门工作且十分优秀,外孙女聪慧可爱、懂事孝顺。他们全家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周玲珍和丈夫彭自然都是有近50年党龄的老党员,入住嘉丰社区10余年间,他们是出了名的“热心肠”,走访左邻右舍,调解邻里矛盾,群众有大小难事,他们总是二话不说地帮助。已到古稀之年的周玲珍,为了不断提升自己,还坚持每天抽空读书看报,对一些重要文件精神做好摘录,并把自己所学所感以“晨语分享”的形式,用微信发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我手机打字很慢很吃力,但写‘晨语’我已经坚持了1年多,写的过程中,我由衷地感受到身处新时代的使命感和幸福感。”周玲珍开心地向记者展示大女婿去年编辑打印的共70多页“晨语”作品集和自己最近在微信群里发的“晨语”,有关于“九一八”事变的简介,有《桂香街》的观后感……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一直以来周玲珍和彭自然对子女的要求都非常严格,生活中随处可见军人的作风,对待事情一丝不苟。“我以前是老师,在马垫小学教书,1979年带着2个女儿随军去部队,我们教育孩子不能搞特殊化,不能不劳而获。”周玲珍说,有一年,刚上小学的女儿因为拿了小车班叔叔给的1毛钱买了根冰棍,被他们打了一顿,自此2个女儿再也没有过类似的行为。
周玲珍说:“我们老两口平时唠叨的最多的就是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要积极向上,干好本职工作,孩子们都听进去了并且做到了,我们既欣慰又自豪。”大女儿彭滢被评为“第六届常州市道德模范”。她从2013年开始工作,多次深入大别山山区,助力山区教育,创办了“风信子之爱”精准助教项目。该项目先后获“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等殊荣。二女婿史建刚在派出所工作,他经手逮捕移诉的犯罪嫌疑人达430多名,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先后荣获“江苏省优秀人民警察”“第三届常州‘最美警察’”等称号。
周玲珍一家是千千万万个家庭中普通的一个,但又是很不一般的一个,因为这个家庭用自己的爱和奉献,诠释了党员家庭对国家、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付出,对爱的坚守和对幸福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