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溧阳要闻
>>内容
潜龙飞天追梦人 ——记龙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龙海
发布日期: 2019-02-19 浏览次数:
来源:溧阳时报 字号:〖
超大
大
默认
〗
在别人看来,他总是喜欢“自讨苦吃”,可正因为他的“执拗”,使龙海集团成为常州首家特级建筑企业。在他看来,做好一个企业不容易,既然企业能再上一步,就应该再上一步,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思想绝对要不得。
——题 记
龙潜于海,飞于天。有远见、有想法、有魄力、能实干,这是溧阳建安人对龙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龙海的评价。作为企业掌舵人,他怀揣建筑梦想,踩准了时代鼓点,带领企业勇往直前。龙海建设集团施工产值多年位居全市建筑业之首,是溧阳建筑业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
专注做企业
一心想的就是做大做强
在溧阳建筑行业,今年68岁的张龙海是个大家公认的“老建工”。自1984年进入溧阳建安总公司工作,张龙海当过溧阳市建工学校的校长,也出任过市建设局的副局长,在几乎涉足了建筑业各领域之后,张龙海深知,做企业才是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我这个人吧,不适合做行政工作,所以2002年企业改制的时候,很多人选择回到体制内,但是我选择了离开体制,自己做企业。”张龙海说,他接手当时的建工集团时,集团总产值还不到8000万元,如何把企业做大做强,是他急需考虑的事。
在解决了改制的遗留问题之后,2008年,张龙海轻装上阵,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建筑企业光做施工安装是行不通的,想要把企业搞上去,就得做总承包。”对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是张龙海的第一步棋,“这个总承包评起来实在太困难,从资金,到设计团队,再到专业人才的储备都有严格的要求,只要有一条达不到要求就评不上。”当时,公司的领导层也有不同的声音,不少人劝张龙海:算了,公司现在发展得不是也挺好的嘛,何必自讨苦吃呢?可张龙海偏偏不愿意:“想把企业做大做强,产业结构调整是必然趋势,我们现在不主动改变,以后想改变都没机会,很快就会被淘汰!”在他的坚持之下,公司上下很快统一了思想,力往一处使,拧成了一股绳,终于实现了施工总承包的目标。
扎牢资金链
让企业发展没有后顾之忧
有了资质就有了入场券和敲门砖,可是想让集团发展得更稳健,没有后顾之忧,张龙海也有自己的考虑。“做我们这行最怕什么?最怕资金链断掉!我见过太多的企业有实力、有技术,可就是因为一时资金链断掉而导致一蹶不振!”为了避免企业发展遭遇后劲不足的情况,2011年,张龙海决定成立集团自己的投资公司。这个投资公司和平时我们了解的投资公司不同,它其实更像是龙海集团的专项资金库。“我们集合了分公司的闲散资金、企业的一部分资金和部分银行贷款,成立了这个投资公司,目的就是让企业发展充满底气!”
话到这里,他举了一个例子:龙海集团现在承接了溧阳吾悦广场的工程,从2018年元月份开工建设,在开工半年多的时间里,所有的施工费用都是集团在进行垫资,包括拆迁费用、青苗补偿费用都是由集团先行代付的。“与溧阳吾悦广场一同开工的还有镇江和无锡的吾悦广场,结果我们这边售楼处都建好了,他们那边前期拆迁之类的还没结束。新城控股的负责人也说,从来没有见过我们这样的公司!”张龙海特别自豪地说道。
以科技兴企
拿下总承包特级资质
在为企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后盾之后,张龙海又开始考虑起了下一个发展目标。“2011年的时候,溧阳已经是建筑强市了,但是全市那么多建筑企业,一个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都没有,这叫什么建筑强市?”从2011年开始酝酿,2012年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要求主动请缨,再到2014年正式申报,这中间张龙海带领集团做了无数的准备工作,正式申报以后,集团更是以飞快的速度向前奔跑,其中一项就是企业的科学技术应用。
建筑企业是外向型企业,人员多、事情杂,如何做好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是一篇大文章。为了加强集团的管理竞争力,张龙海坚持要求集团做到所有信息全部上网。“我知道这个事情开始肯定很难,但是只要实施下去了,受益的还是我们自己。”2016年起,龙海集团就实现了所有信息网络化管理,2017年的一万多份合同全部实现了网上管理。
2017年2月,龙海集团成功获批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成为常州首家特级建筑企业,实现了常州市建筑企业特级资质零的突破。可是张龙海依旧没有止步。同年,在同济大学学习期间,他了解到了BIM技术,即将工程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过程和资源集成在一个模型中,通过三维数字技术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相互协调、内部一致的信息模型,使该模型达到设计施工的一体化,各专业协同工作,从而降低工程生产成本,保障工程按时按质完成。这一技术的发现让张龙海非常惊喜:“我们总是说,建筑企业要做到科技兴企,那怎么才能做到科技兴企?需要的不就是这样的技术么?”在学习结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BIM技术就正式在龙海集团落地了,设备和人员全部到位,龙海集团也成为溧阳唯一一家运用BIM技术的建筑企业。
怀揣建筑梦
要以匠心塑百年品牌
“我今年虽然68岁了,但是我从来不把自己当作68岁。人要有冲劲,企业才有冲劲。龙海集团有多少员工,背后就有多少家庭,只有企业发展好了,员工和员工的家庭才会好,这也是我作为一个企业负责人的责任。”张龙海说,现在女儿总是让自己歇一歇、享享福,集团的一些“老人”们也总说现在发展得挺好的了,可以跑慢一点了,可是他却觉得,做好一个企业不容易,既然企业能再上一步,就应该再上一步,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思想绝对要不得。溧阳现在虽然是中国建筑之乡了,可是和南通等建筑强市比还是有差距,作为企业家应该要有攀登情怀,紧盯国内尖端领域和行业一流水平,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抢占制高点、赢得话语权;更要有匠人情怀,以匠心造传世精品,以匠心塑百年品牌,走品牌强企之路。
“想发展好一个企业,当家人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看问题,要有敢闯无人区的胆识,更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张龙海说,新形势下,建筑行业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他将带领龙海集团牢牢把握方向,稳中求进,继续当好弄潮儿。(杨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