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溧阳要闻
>>内容
民生保障与专项救助相结合 我市困难群众生活保障网越织越密
发布日期: 2019-02-19 浏览次数:
来源:溧阳时报 字号:〖
超大
大
默认
〗
对于农村建档立卡的低收入农户来说,2019年又新增了一项利好。从今年开始,市慈善总会将他们统一纳入慈善大病补充保险范围,免费为他们购买慈善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全市万余低收入农户将因此而受益。
随着经济发展,我市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建立起民生保障与专项救助相结合的扶贫帮困机制,根据不同需求,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对困难群众予以更加精准的帮扶,确保小康路上不让困难群众掉队。困难群众平时可领低保,患大病可获医疗救助,遭遇特殊困难还能申请临时救助……
据了解,目前,全市纳入低保救助的困难家庭有2753户、4449人,其中,农村低保2503户、4071人,城市低保250户、378人,2018年共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3977.3万元。除此以外,2018年,市慈善总会先后实施助医、助学、助老、助残、助困、助孤等慈善救助项目,累计发放救助金843.5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5万人次。413名困难群众获得大病理赔补助,265名贫困家庭大学生因此编织着大学梦,133户困难群众的危房得以修缮……各种各样温情的救助让困难群体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从2018年到2020年,我市将利用三年时间对城乡低保进行专项治理,进一步规范低保各项工作,对全市所有低保对象开展拉网式核查,重点查处错保、漏保现象,对于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将及时纳入低保范围,充分发挥低保的兜底保障作用,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市民政局副局长张蓓告诉记者,在我市,很大一部分困难群众都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此,在积极推进城乡低保、基本医保、医疗救助制度覆盖贫困人口的同时,市慈善总会还积极推行脱贫攻坚“保险+扶贫”工作新方法、新路子。从2016年开始,为全市低保、低保边缘、五保、三无、孤儿等困难群众购买慈善大病补充保险,三年来,共投入资金442.2万元,惠及困难群众36967人次,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贵”问题。今年,进一步拓宽保障人群,将全市10000余名农村建档立卡的低收入农户也纳入补充保险范围,为低收入农户构筑了又一道健康保障线。
2018年12月,市慈善总会在社渚镇设立“溧阳市茅山老区精准扶贫慈善基金”, 定向救助社渚镇困难群众。金峰集团慷慨解囊,一次性捐赠善款500万元。目前,基金会各项工作已在稳步推进。张蓓表示,这是我市发展区域慈善,推动慈善资源下沉基层的有效尝试,今后,在其他4个茅山老区镇也将适时推开。同时,在养老方面,今年也将积极为困难群众编织“关爱网”,推动公办敬老院社会化运营试点,并进一步完善提升“一键通”养老服务平台,为2000余名生活困难的空巢独居、失能半失能、散居五保等老人安装智能化设备,提供人性化居家养老服务,让困难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朱跃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