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溧阳要闻
>>内容
潘淑娟:使出“绣花功夫” 当好“城市保姆”
发布日期: 2019-06-16 浏览次数:
来源:溧阳时报 字号:〖
超大
大
默认
〗
在溧阳城市管理工作领域,说起潘淑娟,无人不夸。22年的工作生涯,不仅让她成了绿化管养和市政设施维护的行家里手,更让她成了整个系统的标杆榜样。谈到上个月她刚刚荣获的由常州市委宣传部、常州市城管局联合授予的“最美常州人”称号时,大家都说,这份荣誉对潘淑娟来说是当之无愧的。
自2016年担任市政市容管理中心主任起,潘淑娟就将提升城市颜值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当,她首先从自己擅长的绿化管养入手,提升溧阳城区绿化养护水平。行道树是城市街道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溧阳城区树圈内大都是裸露的泥土,晴天扬尘,雨天积水,景观效果较差。潘淑娟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出了美化和硬化两种方案:城区范围内具备复绿条件的树圈栽植麦冬,提升绿化保有率和观赏性;不具备复绿条件的树圈,则铺设鹅卵石或网格栅栏,提高整齐性和整洁度。树圈的小革新,带来了行道树精细化管养的大提升,一经推广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草坪是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潘淑娟说,草坪由一株株小草组成,但要照顾好这些小草并不容易。为提升溧阳大型草坪管理水平,潘淑娟一方面多方求教,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和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勤蹲现场,刻苦钻研制定“本土化”的作业标准流程,使得溧阳大型草坪保持四季常青,绿地管养效果显著,周边城市纷纷前来取经。
除了做好常规市政养护和绿化管养外,潘淑娟还特别注重工作创新。近年来在她的主导下,我市在道路绿化上积极引进新产品、新技术。2008年,溧阳城区的柳树、法桐等行道树陆续出现整株死亡现象。经过调查后发现,“元凶”竟然是天牛幼虫。潘淑娟告诉记者,天牛的成虫很多人都认识,长着两只长长的触角,摇头晃脑的。其实,天牛幼虫更厉害。天牛繁殖率高,幼虫一般都躲在树干里蛀食,由于隐蔽性强,日常养护较难发现。当时,潘淑娟首先组织园林工人掏挖树干,清除卵和幼虫。但潘淑娟很快发现,工人们站在梯子上只能找到主干的蛀洞,很多虫洞都在二级分枝点以上,很难操作处理。此后,潘淑娟又采取往蛀洞内塞药的方法,试图利用药水熏蒸达到防治的目的,结果往往费时费力,清除还不彻底。
为破解天牛虫害难题,潘淑娟多方打听,最终在上海绿化指导站找到了“良方”。 一款名为“绿色威雷”的防治药水,让问题迎刃而解。潘淑娟说,使用这款药水关键要掌握物候期。每年5月份,当第一批天牛羽化出孔停留在枝干上取食,此时喷药是最佳时机,能在数小时内将其杀死。药水喷洒后,看着有些树木上的天牛像“下雨”一样落下,潘淑娟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潘淑娟说,这件事对她的启发很大,颠覆了对天牛防治的传统思路。此后,她更加注重对新技术的应用,近年来,溧阳先后引进花绒寄甲、肿腿峰来治理行道树上的害虫,通过“以虫治虫”达到生物防治的目标。
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默默付出,然而一路走来,并不是只有鲜花和掌声。谈到这几年的付出,潘淑娟留下了热泪。2015年底丈夫心脏病突发,不幸离世。面对这猝不及防的打击,潘淑娟承受住了巨大压力,用坚持扛起肩头的使命。潘淑娟说,当时正值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关键时期,自己又被组织上选中,组建市政市容管理中心。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重担一起袭来,她只能选择坚强。于是,潘淑娟忍住悲痛,投入工作,勇当文明城市创建急先锋,在增绿补绿、移建盲道、规范停车等工作中冲锋在前,不分昼夜,先后被授予“五一巾帼标兵”“城乡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荣立三等功。
伟大出自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潘淑娟说,既然干了城市管理这行,那她就愿意当好一位“城市保姆”,让溧阳这座城市永葆美丽容颜。(杨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