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溧阳要闻
>>内容
处处是美景 戴埠镇旅游业破茧蝶变
发布日期: 2019-08-29 浏览次数:
来源:溧阳时报 字号:〖
超大
大
默认
〗
初秋时节,走进戴埠镇田间村舍,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醉人画面:农家小院里升起袅袅炊烟,疏密错落的茶果园生机勃勃,满山的修竹苍翠欲滴,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乡村野趣交相辉映。李家园、杨家村、深溪岕、蛀竹棵、钱家基……一个个精心打造的美丽乡村别具特色,富有韵味,令人流连忘返。“以前人们只知道戴埠镇有南山竹海,过节一窝蜂往那儿挤。现在全域旅游一盘棋,村村有景点,处处是景观。”戴埠镇杨家村村民杨旭峰说起自己的家乡,很是自豪。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旖旎风光秀。一直以来,戴埠镇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围绕“绿色、生态、环保”的宗旨,以建设全国性的旅游名镇为目标高起点科学规划。南山竹海、御水温泉、美岕山野温泉度假村等知名旅游品牌应运而生。近年来,该镇更是跳出景区旅游的传统模式,积极策应全域旅游开发,各类生态休闲农庄、民宿和乡村旅游单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使得戴埠镇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据统计,2018年,戴埠全镇共接待游客超730万人次,比2017年增长21.8%;全年旅游收入16亿元,比2017年增长18.5%。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3.6%,旅游业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促进群众增收的作用更加凸显。数据跃升的背后,彰显的是戴埠“全域旅游”井喷式发展之势。
年游客量近300万人次的南山竹海景区对李家园村来说无疑是一个“聚宝盆”。借助南山竹海景区的带动,李家园村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思路从固守传统农业转移到主要发展旅游业上来,引导村民走上旅游致富的道路。目前,该村共发展酒店、农庄和特色民宿100多家。农业企业从原来一枝独秀的李家园集体茶场发展到现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52家茶场、家庭农场和3个农业合作社,旅游业构成也从原来单一的餐饮、住宿发展到现在集餐饮、住宿、采摘、垂钓、会议、娱乐、漂流、拓展训练等多种项目为一体的乡村旅游。
守护“绿水青山”才能赢来“金山银山”。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戴埠镇走的是“靠山吃山”的路子,矿山、石灰窑等企业开办红火,虽然壮大了集体经济,但人居环境破坏严重。近年来,戴埠镇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对粗放式生产、资源消耗高的矿产品开采和运输行业进行整顿关停,同时,对废弃的矿山宕口进行旅游开发利用。环境美丽了,游客自然纷纷而至。
位于戴埠镇横涧村金溪路的望星谷度假村是该镇一家知名的高端酒店,凭借优美秀丽的自然环境及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追捧。很难想像这里曾经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矿区。“以前这里是被废弃的矿山宕口,烟尘弥漫,很是荒凉;后来搞旅游开发,矿区成景区,上海、杭州、北京的都过来玩。”戴埠镇淡竹岕村就在望星谷边上,当地村民说起环境的大变样,都深有感触:“过去,我们是靠山吃山,采石矿、卖毛竹;现在,我们是保护生态,依靠山水风光致富。”
“路在绿中、城在林中、人在景中”,昔日的美好愿景如今立体呈现。近年来,我市把溧阳“1号公路”作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实现了游客与溧阳优质山水资源、主要风景旅游景点的无缝对接。通过溧阳“1号公路”的建设和宣传,以及全域旅游的推广,戴埠镇今年的游客接待量是近五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其中溧阳“1号公路”、全域旅游效应值达8%以上,带动的经济效益超过一亿元。
随着全域旅游的蓬勃发展,除了景区周边的高端酒店,戴埠镇还吸引了一批有情怀、有乡愁的成功人士来此投资民宿产业。竹马岭、晚秋山居、三朵花、归来小院、南山梵璞、轻度、一生一遇……20多家精巧雅致、风格迥异的精品民宿在戴埠镇落地开花,成为我市乡村旅游的一道靓丽风景。精品民宿的发展不仅提升了戴埠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更带动了就业和农副土特产品的销售。
“绿乡”民宿原是戴埠镇戴南村一家普通的小茶场,茶场主人戌洪娣看到来溧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便萌生了做民宿的想法。戌洪娣介绍说,自从建起民宿,他们家的茶叶基本不用再到市场上去推销。村里的老人们常常将自家制的笋干、莴苣干等土特产送来“绿乡”销售,客人们对这些原生态的绿色食品十分喜爱,村民们也因此多了不少收入。
“门前就是景区,不出家门就能挣钱,这是我们期盼已久的乡村生活。”在戴南村的宅前塘前,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流露出小镇“破茧蝶变”后浓浓的幸福感。
千年古镇的历史之韵,得天独厚的山水之美,魅力无穷的乡村之乐。如今,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镇,正款款向我们走来。(沈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