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3月22日下午,意大利众议长菲科向习近平主席发问:“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作为世界上如此重要国家的一位领袖,您是怎么想的?”。习近平主席回答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习近平主席“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回答,彰显的是一种博大胸怀。这与“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是人民的勤务员”这些朴实而深情的告白一样,体现出大国领袖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矢志不渝的思想境界和责任担当。
俗话说,境界决定格局。《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总纲有规定:“我们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可以说,共产党人的“无我”不仅仅是体现为心中无私,更是体现在“心中有民”。
“无我”境界也是成就“大我”的动力源。研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知之深爱之切》、《习近平在正定》等著作,不难发现,习近平始终把为群众办实实在在的好事放在首位。为此,他可以不远千里考察学习办成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他可以骑着“二八”自行车走街串巷、解决问题,兴起正定调查研究新作风。始终同群众在一起,充分掌握基层事情和群众所思所想,党员干部才能克服盲目和慌张,做到胸有成竹的充分自信,不断创出造福一方的优异成绩。
反观自己,2016年4月初次迈入人民银行的大门,在上级行历经两年的培养交流,于2018年初回到溧阳市支行,定岗金融管理部,一年多以来,虽然工作勤勤恳恳,竭尽全力做好领导交办的每一项任务,但是思想意志存在动摇,信念立场还不够坚定,岗位履职中奉献精神不够,做了工作希望得到领导的表扬、认可,反之悲观情绪容易冒头,偶尔也会萌生多做多错,不如不做不错的消极想法。
作为基层央行的青年党员,我也将在不断地学习中领悟渗透“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的涵养。有我,是自我意识的凸显、角色定位的确认,涵养着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气魄,孕育着关键时刻能站出来的勇气。责任面前应有我,干事面前该有我,发展面前当有我。唯其如此,面对改革发展的难点,才有舍我其谁的担当;面对干事创业的焦点,才有时不我待的紧迫;面对群众利益的痛点,才有存乎一心的真诚。无我,在功名面前无我,则有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的淡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寒波澹澹、白鸟悠悠的宁静。惟其无我,方可来去随意、心如平湖,不为利益所诱、不为物质所惑、不为金钱所动。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保持“有我”的责任心、“无我”的平常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