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20年,是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之年,也是撤县设市30周年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扣“重大项目突破年”和“现代化试点突破年”工作主题,主动作为、实干担当、开拓创新,着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试点建设,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开创新时代溧城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在发展城市经济上实现新突破
牢牢把握现代服务业这一关键,聚焦招大、选优、引强,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聚力抓好招商引资。坚持引资引技引智并举,充分借力在外乡贤人脉资源,凝聚共建富美家乡的合力,全力在招引优质大项目上求得突破。围绕“繁荣三产”,丰富品牌酒店、高端餐饮、夜间经济等内容,大力引进总部经济、楼宇经济项目,加大高品质茶舍、特色民宿开发力度,打造休闲旅游新品牌。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完善重点项目领导挂钩、一项一策工作机制,加快丽世国际酒店、苏宁小店、兴华医院、茶文化城、全聚德餐饮综合体建设,实现投资规模效益双提升。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健全企业服务内容,切实为企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力促项目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提速农旅融合发展。以礼诗圩旅游服务设施布局为引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立足乡村特色,利用文化内容、创意设计、创新体验等综合文创手段,将历史文化与“水乡荷韵”气质相融合,打造江南水乡旅游新基地。进一步盘活闲置资源,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充分挖掘农副产品“文化附加值”,开发新品牌;大力发展餐饮、民宿、休闲娱乐等项目,带动城东休闲旅游整体发展。
二、坚持规划引领、建管并重,在服务城市生活上实现新突破
持续深化文明城市,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进小区管理和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服务保障城市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加速打造宜居社区。加强小区综合管理,重点整治不文明行为、楼道乱堆放、乱停放等问题,切实做好文明城市“国考”工作;继续推行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新模式,逐步扩大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范围;深化党建引领物业试点工作,扩大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党支部覆盖面;加大非机动车封闭车棚改造力度,力争“放心智能车棚”全覆盖;扩大“溧城物管”公众号推广面,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提升城市居住环境。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行“全科社工+专职网格员”工作体系,实现一张网到底,提升基层管理服务能力;科学调整社区区域范围,逐步规划组建新的社区居委会,积极探索安置小区、“村改居”治理新模式,努力解决基层治理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完善“百姓议事堂”工作机制,提升农村治理水平。高效保障城市建设。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保持激情、攻坚克难,健全依法规范、公正公平机制,努力破解征地拆迁中的瓶颈问题,采取司法行政推动等措施,加快结转地块清零扫尾,推进焦尾琴公园、海吉星市场等地块征收征地,打开征收征地新局面,为城市发展建设提供空间保障。
三、坚持多措并举、高标治理,在保护生态环境上实现新突破
牢固树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美丽溧城建设。持续攻坚污染防治。严格落实“一河一策”“一河一档”河长制工作要求,加大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力度,确保4个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紧盯工业废气、工地扬尘、车辆运输等污染源,提升空气环境质量;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高标抓好节能减排。严把项目节能评估关和环保准入关,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持续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严防规模化畜禽养殖回潮,减轻农业面污染;加快城东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持续巩固农村污水、经营性农庄污水整治成果。推进环境美化工程。持续实施美意田园行动,对部分城中村、城郊村实施村庄环境提升工程,重点实施共联、庄家城中村改造;加快石材加工、食品小作坊集聚区建设,实施“四好”农村路改造和水利提标工程;加大 “两违”查处,严控焦尾琴公园、生命康原项目区域违法建设。
四、坚持聚焦民生、加大保障,在促进社会和谐上实现新突破
始终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认真解决好关系群众福祉的利益问题,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广覆盖完善社保体系。着力强化精准扶贫实效,抓好“阳光扶贫”工作;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同步增长;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完善就业服务,拓宽就业渠道;健全被征地农民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优抚安置等保障机制,继续扩大城乡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大力度发展公共服务。落实计生优惠政策,推进计生科技服务;加快基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建设,健全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化“五堂一站”建设,丰富“精准暖心志愿”服务内涵,深度打造文化服务品牌。深层次推进安全稳定。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加大防范管控力度;继续实施领导接访,化解好社会矛盾;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提升抓平安、保稳定水平;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领导挂钩企业和联动值班制度,加大风险分级管控力度,深化隐患源头治理,开展拉网式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防范和坚决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