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各村(居)民委员会、各企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发挥教育功能,积极服务“三农”,广泛开展现代农民培训,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绿色有机种植,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质增效,辐射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形成“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运行模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以“三农”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创建教育服务“三农”高水平示范基地,大力实施农科教协同育入,不断提升农民素质、生产技术和经营能力,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大美上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重点任务
1、发挥农科教协同育人示范作用。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以示范基地为载体,探索与农林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地方农业、科技单位协同育人的新途径、新模式。开展农科教结合试验,集人才培训、项目试验、科教推广、信息咨询为一体,与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紧密合作,以点带面,示范辐射,为广大农民提供示范,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充分发挥基地的教育培训功能,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吸引帮助有志于现代农业建设的大中专学生、返乡农民工、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退伍军人等加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培养一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学历教育的衔接,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和人才支撑。
3、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培训。深入开展创新创业培训进乡村活动,对有创业要求和培训愿望、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返乡大学生,农民工、退役士兵及处于创业初期的创业者开展创业培训。积极开展“大学生村官”“新型职业农民”“农产品经纪人”“乡村生态旅游负责人”等人员创业培训和农民用网培训,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推广“创业培训+电子商务”模式,鼓励返乡创业人员参加电子商务就业技能培训,培育一批农村电子商务经纪人。
4、积极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依托农林高校,农林科研机构的科技、人才优势,集成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实行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引进、吸收、集成和创新,为研发集成新技术,培育壮大农业新产业项目创造条件,力争把基地建设成为农业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示范窗口,成为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的样板。
三、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基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任组长。统筹协调农业、财政、水利等各方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基地顺利实施。领导小组成员由相关教育和合作社技术人员担任。
2、强化指导服务。组建基地专家指导小组,实行专家和技术员承包责任制,量化任务指标,开展全程技术指导,技术专家建立联系片制度,按照不同作物,不同季节开展技术指导;基层农技人员建立联系基地制度,确保关键技术落实到位。在农作物生长期间发现问题都要及时向技术指导组报告,由双方共同协商解决。
3、强化创新机制。以“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运行模式开展基地建设,探索社会化服务新模式,积极整合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发展、农技推广工程等方面的资金,并吸纳农民、协会和企业等投入资金,集中资源,集中力量,集约项目,合力推进,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实施主体参与的大协作格局。
4、强化观摩宣传。在基地作物生长关键季节,选择有代表性、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地建设样板进行现场观摩开展技术交流。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总结开展基地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站等媒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宣传基地建设中涌现出的新型技术模式、先进人物事迹,努力扩大基地示范效应,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溧阳市上兴镇人民政府
2020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