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锐意进取 砥砺奋斗
高质量书写现代化建设试点“交通答卷”
——在交通运输系统“服务两大突破、助力两大决胜”动员会上的讲话
田伟民
(2020年4月23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交通运输系统“服务两大突破、助力两大决胜”动员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市两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双突破”“双决胜”“双引领”决策部署,深入践行生态创新发展战略,推动溧阳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溧阳建设“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发挥支撑引领作用。下面,我讲两方面内容。
一、2019年工作
2019年,市交通运输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攻坚年”“全域环境攻坚年”两大年度主题,紧扣市委、市政府年度重点工程(工作)目标要求,在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全面融入溧阳整体发展战略。围绕建设“苏浙皖节点枢纽城市”目标,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国土空间控制规划编制,推进104国道及233国道溧阳段改线、码头街西延、环沙河水库道路蓄能电站段、溧阳站改扩建、丹金溧快速通道、焦尾琴大道等方案研究;重启连镇铁路南延项目前期工作,优化溧阳北站房布局规划,基本稳定了连镇铁路南延经溧阳设北站接轨宁杭高铁的方案;积极推进长深高速公路水西互通、233国道、456省道等跨“十三五”交通项目前期工作;与丹阳市、金坛区交通部门共同编制《丹金溧区域交通联动发展总体规划(2019—2035年)》,推动建设江苏中轴崛起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
二是全速推进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充分弘扬交通优良作风,动员广大干部职工保持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推动重大项目实施推进。溧高高速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将在今年10月建成通车;溧宁高速主体工程加快推进。360省道溧阳东段2020年元旦前建成通车。丹金溧漕河别桥人行桥建设并交付使用,别桥大桥完成下部结构施工。宁杭高速公路曹山互通2020年1月20日建成投运,建成后溧阳境内高速互通达到9个,为“接轨南京”、融入南京都市圈迈出新步伐。239省道昆仑转盘至金坛段照明工程5月1号竣工。溧梅河航道整治初步具备通航能力。昆仑转盘改造、竹海大道分流线、中兴大道续建先后建成通车。南航天目湖校区周边配套道路按时完成。芜申线溧阳水上服务区建成投用。
三是全心提升人民群众交通获得感。巩固提升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建设成果,以“溧阳1号公路”为载体,全年新建 “1号公路”100公里,绿化面积约18万平方米。环沙河水库道路开工建设,曹山至瓦屋山、151县道(水西至S239)、塘马水库环线建成通车;神女湖、汨罗灞、塘马、吕庄水库驿站建成并投入运营,完成瓦屋山森林步道和塘马汽车营地建设;开发“公路咖啡”“汨罗雅集”服务项目,“1号公路”配套日趋完善,成功入选全国美丽乡村公路。高铁班次进一步加密。高铁停靠溧阳站增至90趟,已增加5趟溧宁两地往来班次、增加2趟溧阳至北京的复兴号高铁,“溧阳1号公路”高铁专列5月9日开行。公交出行进一步便捷。新增南航校区、中关村等公交线路5条,更型新能源公交车30辆。公交运营探索新模式,与中关村重点企业订制公交线路。智慧交通建设深入实施,“1号公路”文旅信息化项目获评“2019年度江苏省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示范项目”。
四是全力强化交通行业管理质效。交通干线环境不断提升。全年完成交通干线环境整治1466公里,提升规范码头47个。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五项行动顺利通过省级验收。2020年市人代会对2019年度溧阳市重点民生实事票决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交通实施的“交通干线沿线环境整治”满意度达到97.9%,位居第一。运输市场秩序良好。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管理步入正轨,目前已注册成立3家网约车经营企业,82辆网约车上线经营。打黑治违活动持续开展,全年共查处非法营运车辆108台次。超限超载治理成效显著。全年共查处超限超载车辆810辆,卸驳载12900余吨。落实道路超限违法行为“一超四罚”,停业整顿道路运输企业27家。辖区道路交通超限率控制在省控线2.5%以下。行业安全形势平稳趋好。强化“红线”意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工作为主线,以平安交通建设为载体,加强安全治理能力建设,开展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年全系统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安全责任事故。天目湖连续26年水上安全无事故。
五是全情激发改革创新发展动能。基层基础建设有效夯实。全年共组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12次,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强国”平台全面推广使用,学习成效不断提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交通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集中开展专项整治40余次。顺利通过中央第十七督导组督导检查。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结合挂钩村实际,在稻米认养、菜园捐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倾情相助,助推庆丰村集体经济增收,有效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化。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的党风廉政建设原则,开展腐败易发多发重点领域和部门治理专项行动,加强对工作作风、资金使用、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创新工作思路和机制,党建与业务工作“两手抓”,有效突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1号公路+”创成全省交通运输行业优秀党建品牌。党建创建内涵不断丰富。深化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工人先锋号” “青年文明号” “巾帼示范岗”等文明创建活动;提炼、挖掘、弘扬交通运输系统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等方面先进人物和事迹,提升交通系统道德素养和文明水平。
过去的一年,局党委被评为“五好市级机关党组织”,市交通运输局连续三年被评为“目标管理优胜单位”,挂钩庆丰村脱贫攻坚喜获“工作创新奖”,以曹山互通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获评“优秀项目”。局机关及下属工程处、通用路桥公司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交通系统广大交通职工的共同努力、团结拼搏,凝聚了在座各位的辛勤劳动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局党委、行政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2020年工作任务
2020年,是收官的一年。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是今年全市各项工作的总目标。我们要对标对表、全力冲刺、挂图作战,全面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溧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决胜试点攻坚目标奠定良好基础。要重点推进干线公路和“1号公路”建设,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和区域交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要重点做好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污染防治攻坚战、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重大行业发展专项工作,确保圆满收官。
2020年,也是特殊的一年。刚刚过去的那段时间,相信对所有溧阳人特别是我们交通人来说,都是一段难忘的岁月。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面对严峻的疫情发展形势,全体交通人以责无旁贷、勇挑重担的姿态,毅然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全体交通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应急防控指挥部的统一调度下,坚守一线,众志成城,连续奋战,确保市应急防控指挥部下达交通的各项指令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为全市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充分展现了交通人在急难险重面前奋战一线的良好作为和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2020年,更是奋进的一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是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工作关键之年,也是溧阳“撤县设市”三十周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市委、市政府先后三次召开全市性的大会,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对今年的工作作出了总体安排和明确部署。就交通来说,远期要按照“聚焦上海、接轨南京、对接深浙、联动皖南”战略部署,围绕“一中心两副城”空间布局,近期要针对生命康原未来城打造、西部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启动实施、焦尾琴公园综合体建设等重大部署,进一步强化区域交通路网规划研究和布局,加快在建重点项目推进,努力为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以交通建设的过硬成绩向“撤县设市”三十周年献礼。
综合以上分析和研判,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落实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市两会精神,坚持“生态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战略,紧扣“重大项目突破年”“现代化建设试点工作突破年”两大主题,贯彻生态创新驱动战略,决胜“全面小康”和“试点攻坚”,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确保“十三五”发展圆满收官,在溧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工作中高质量书写好“交通答卷”。
围绕上述思路,重点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着眼长远,在提升交通运输格局上谋求新突破。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强化新发展理念。深化溧阳对外交通布局和实施方案研究,围绕溧阳路网体系规划,积极推进涉铁通道研究,加强与国家京沪、沿江运输通道等国省大通道的衔接,提升溧阳运输服务水平,提升区域发展的竞争优势:深化江苏中轴通道中的连镇铁路南延等骨架干线通道溧阳段前期研究,争取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加快纳入上海“一小时交通圈”,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高标准对接好省道网调整,抓住当前省道网调整的有利时期,加快规划对接,进一步调优溧阳路网体系,积极争取将丹金溧快速路、233国道至安徽458省道连接线、360省道至安徽202省道连接线等纳入新一轮省道网规划;稳步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加速推进水西互通、233国道、456省道、溧阳北站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跨“十三五”项目尽快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二是坚持项目为主,提升互联互通水平。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为指引,以区位提升、设施协同、服务共享为重点,提升溧阳市域及对外交通互联互通水平。以铁路为重点,争取优化连镇铁路南延线位、站房布局,对接沪苏湖铁路建设,适时启动溧阳连接南沿江高铁快速通道建设,打开溧阳发展的新空间。以公路为纽带,年内建成溧高高速公路,快速推进溧宁高速公路,争取启动宁杭高速水西互通,加速“聚焦上海、接轨南京、对接深浙、联动皖南”步伐。完善提升市域干线路网,重点建设104国道溧阳分流线、燕山南路拓宽、焦尾琴公园隧道、瓦屋山站站前路、扬溧高速后周道口至黄金山线等项目,加强南渡以西地区农村公路网研究,加快市际、县(区)际沟通联系;推进芜申线溧阳城区段航道整治工程,适时启动溧阳港建设,提升内河航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是坚持超前谋划,做好“十四五”规划工作。深化交通规划研究,立足“十四五”目标,放眼2035年及2050年长远发展,深度对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宁杭生态经济带、交通强省等国家、省、市发展战略,加强系统谋划和统筹规划,让更多项目能进入省市盘子。深化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研究,重点开展《溧阳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市县域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等研究,为“十四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牢基础。
二、以人为本,在聚焦回应民生关切上展现新作为。
一是不断深化溧阳“1号公路”内涵。围绕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的目标,深化农村公路品牌创建成果,围绕天目湖、南山竹海、曹山等重点板块,针对乡村旅游重点区域和重点景区,进一步完善溧阳“1号公路”路网体系,完成环大溪水库道路抬高及局部改线工程,结合南部山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建成360省道至小白线段和焦尾琴大道,实施洑家村道路改造和蓄能电站大桥及连接线工程;结合公众出行需求和当地文化挖掘,提升“1号+”品牌创建成效,再建设一批高品质的观景平台、主题雕塑和节点景观,同步完善标志标识、亮化、智慧系统、停车位等功能配套设施,持续保持“1号公路”热度。
二是进一步优化城乡公共交通。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新增及优化公交线路5条,新增、更新城市公交车辆30辆。更型出租车265辆,规范网约车经营管理。改造危旧公交站亭50只,试点新型智能化公交站亭。加快推进市镇公交改革,年内力争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任务,充分发挥公共交通资源效益,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全力对接协调,努力增加溧阳站至上海、瓦屋山站至南京往返班次,实现公共服务资源优化配置和共享,共建优质生活圈。
三是进一步提升交通营商环境。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把“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作为工作落脚点,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切实增强服务的主动性、自觉性,深化为民办实事。以“溧即办”品牌建设为契机,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交通政务“一张网”建设,切实减少服务对象跑窗口、跑科室办理次数,更好地方便群众办事。要深入基层调研。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我们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到问题多、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开展有深度的调查研究,要从群众最关注的事情改起,从服务对象最期盼的事情做起,找问题、查原因、明方向、定措施,全面提升服务效能。
三、勇于担当,在行业治理能力创新上塑造新形象。
一是完善安全责任体系。今年是“安全生产整治年”,我们要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下更大气力抓好交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依法强化对危险品运输、道路客运、水上运输等领域安全监管。加强重点路段、通航水域秩序管理和重点部位安全智能监管,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覆盖生产经营各环节、责任明晰的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安全监管各项措施,确保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到位,确保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监管无漏洞,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二是提升路航管养成效。按照“堵疏结合、依法整治、联合执法”原则,全力推进公路超限治理,进一步巩固港口码头整治成果,确保“水陆”运输秩序得到有效规范。以“蓝天、碧水、净土”为目标,深化交通领域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坚决打赢交通领域防污攻坚战。巩固提升“四好农村路”创建成果,深入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进一步提升农村交通环境。
三是加强党建和文明创建。巩固提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专项整治活动,驰而不息纠正治理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重点的“四风问题”。严格落实“两个责任”,主动对标巡视巡察反馈意见,持续推进问题整改,做精做深做实“后半篇文章”。持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破网打伞”“打财断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聚焦行业重点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聚焦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在全系统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氛围,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入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职工等群众性创建活动,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完善“路长制”工作机制。强化新闻宣传,讲好交通故事,为交通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同志们,今天的大会是动员会,更是誓师会,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树立“依靠交通人、办好交通事”的坚定信念,坚持先行发展不松懈,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担当,咬定示范引领不动摇,书写好溧阳现代化建设试点的“交通答卷”,为溧阳建设“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