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市依法治市工作要求的具体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法治溧阳的这一中心,积极推行依法行政、阳光执法,大力推进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责任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今年的法治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持续加强
(一)领导高度重视,目标导向统筹执法工作。局党组专题研究,制定了《2020年安全生产执法工作要点》,对目标任务、执法方式与内容、工作要求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和量化指标,给镇(区、街道)下达任务指标,确定处罚立案数中关村不少于30起,其他镇区不少于10起,将各镇区、街道安全生产立案数,罚款数纳入年终目标考核重要指标;科学制定《2020年度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计划》,将往年发生事故的单位、重点领域企业、安全生产责任险高理赔企业纳入执法检查计划;在半年度工作通报会、专项整治推进会、局工作例会、安监办主任会议等多次通报强调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督促各科室、各镇(区、街道)安监办要把行政执法作为推动专项整治成效最重要有力的抓手。
(二)强化队伍建设,精准施策提高队伍专业性。
一是执法队伍日益强大。机构改革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局编制从原20个扩充到目前的33个,增加了13个 。今年事业单位改革,监察大队又扩编4个,达到了19个,目前,我局在编公务员23人,事业单位17人。机构改革后,我局新增12人,其中新招8人,军转干部3人,紧缺人才引进1人。目前我局相关安全专业的人员已达11人。按编办要求,以“局队合一”的方式在监察大队挂牌成立了危险化学品监察大队。今年,化工和安全专业又纳入市委组织部紧缺人才引进的专业科目。2021年计划再招录6名安全工程和化工专业人员(公务员4名,参公事业单位2名)。各基层安监办全部按照上级要求,配齐5名专职安监人员。二是执法装备配备齐全。我局加强了安全监管执法装备配备,执法电脑、多功能打印机、多功能气体检测仪、数码照相机、录音笔等应配尽配,全局执法专用车4辆,今年,我局监察大队新置了独立的办公场所,更新了执法制服,树立了执法的权威性和良好的外在形象。三是执法经费保障有力。2020年我局安全生产执法经费达200余万元,用于装备更新、人员培训、聘请专家等。目前,我局正在探索与上汽新能源合作,由我局统一出资50万元,租赁电动车辆15辆,满足我局和各镇(区、街道)的日常执法需要。
(三)加强教育培训,久久为功提升业务水平。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安全生产监管能力的通知》,鼓励安监系统执法人员报考注册安全工程师,对考试通过的人员实施激励措施。今年,我局及乡镇安监人员共16名报考注册安全工程师。2018年以来,我局每年开展两次为期一周的安监系统能力提升班,形成了我局的安监执法人员实战训练机制。运用理论培训、交叉执法、办案比拼、问题点评、笔试竞赛、知识竞答、案卷评比、命题论文等多种形式,现场教学,实战操练,开展综合性的执法培训比武活动,对优胜团队和个人给予奖励,有效调动了安监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全市安监人员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既锻炼了队伍,又加大了执法的力度。今年,通过培训比武活动,第一期培训执法活动立案30起,罚款65万元;10月份,我局组建队伍参加常州市执法比武活动,获得了个人一等奖,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
(四)完善工作机制,制度引领促进执法规范。制定出台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明确责任,理顺工作机制,强化组织保障。一是实施执法全过程记录。配备了执法影像记录仪和录音笔,在办公场所询问室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加强培训,明确责任,严格执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将影音记录和文字记录协同运用,为执法的规范化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强化案件审核。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程序,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手册》和新版安全生产执法文书开展执法工作,建立办案单位自查、法规部门初查、案审会集体审查的“案件三审”机制。多年以来,保持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零败诉”。三是全面信息公开。我局在“信用溧阳”网站对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息进行公示,保证市局“双公示”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完善了信息公开机制,对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监管机制和推进“诚信溧阳”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是规范使用省执法系统。自2020年7月份以来,共录入立案信息共167条、执法检查信息293条。自省执法系统上线以来,我局高度重视,成立工作小组,明确责任,全面部署执法系统使用工作,要求各科室、监察大队和各镇(区、街道)安监办按要求将执法检查情况和案件办理情况及时录入系统。我局专门邀请系统开发公司姚巍工程师集中开展系统使用的培训,并部署专人“一对一”教学指导。明确由法规科做好系统使用督促和提醒工作,保证所有执法行为和处罚案件及时、准确,对证据收集不全面、法律法规使用错误、案件到期未办理延期等方面进行监督,确保案件办理程序合法、违法事实清楚、收集证据确凿、法律依据准确。
(五)创新工作思路,高压震慑缔造安全环境。一是开展各类联合检查。今年我局联合交通部门对运输企业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联合环保部门开展粉尘涉爆企业专项检查;联合住建、消防、市监等部门开展瓶装煤气使用、充装单位专项检查。二是开展以厂中厂和租赁企业为对象的交叉执法检查。我局联动各镇区、街道执法队伍,分六个检查组开展了交叉执法行动,主要查阅租赁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此次行动检查企业42家,共发现各类隐患230余条。三是开展区域性的专项行动。我局组织街道安监执法人员联合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监察大队成立10个检查组,对新设立的古县街道辖区内100家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执法,共立案58起,罚款金额108万元。四是以督导为契机,开展矿山行业专项执法。8月份,国务院矿山督导组对我市的天山水泥有限公司开展全面督导检查工作,根据督导反馈问题,我局举一反三,开展了全市矿山行业专项执法活动,并对7家矿山企业所涉及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予以立案查处。五是充分运用典型案件教育。引导广大生产经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达到“查处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常态化在中国溧阳、溧阳时报微信公众号曝光安全生产领域典型案件,截至10月底,共曝光三期共9家违法违规企业。
二、存在的问题
(一)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基层安监人员流动大,业务水平不精,部分安监办执法人员刚熟悉了安全生产的有关程序和法律法规,就被调离到其他岗位,影响了安全生产监管的延续性。镇(区、街道)安监人员中具备安全工程、化工、冶金等专业背景人员很少,专业技术知识缺乏,知识更新跟不上,加之平时执法监管实际业务办得少,导致安全监管执法效率不高。
(二)三项制度的落实仍需进一步加强。我局在落实“三项制度”方面虽然开展了一些工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实施“三项制度”上还存在思想不够重视,不够深入、具体、全面的情况;二是在执法全过程记录方面,对文字记录和音像记录资料的记录、保管、制作入卷还不够规范;三是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方面,开展法制审核人员业务能力、法律专业知识还不够强,缺乏专业培训,仍需进一步提高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
(三)执法效能还有提升空间。对照“执法一家,规范一家”的要求仍存在欠缺,“谁执法谁普法”的手段和形式还比较单一,在利用以案释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等方式普及法律常识上仍有欠缺,通过执法引导企业主动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动能还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突出重点、立足长效,全面落实法治建设工作要求,明确任务,压实责任,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在“思路”上行转变。牢固树立“执法就是服务”的工作理念,解放思想,突破惯性思维,“罚”与“教”要并举,“恩”与“威”要并施,要把执法工作中处理问题“就事论事”的固定思维,转化为“以事论事”的系统思维上来,既要做法律的执行者,也要做法律的宣讲者,以执法来触动企业主要负责人转变理念,引导企业知法懂法,促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以达到“执法一家,规范一家,带动一片”的整体效果。
二是在“精准”上做文章。对症下药,量体裁衣,继续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聚焦事故多发领域,聚焦盲区漏点,同时借助安责险的理赔分析,依靠信息化大数据支撑,精准的实施监管执法,着力解决重大事故隐患和一些企业长期性、系统性、普遍性的问题,把有效的执法资源用在最迫切需要的地方。
三是在“激励”上下功夫。研究和制定独立的乡镇监管执法队伍安全生产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建立考核体系,量化任务指标,丰富奖励激励措施,不断巩固提升基层执法力量,调动基层队伍积极性,提升基层执法队伍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以满足体量庞大的生产企业监管任务,为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消除问题隐患,打击违法行为,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