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局强化学习“依法治国”的科学理念,加快机构改革后理顺工作关系为契机,整合行政权力事项,加强法治宣传,深入推进医疗保障服务工作“放管服”制度改革,进一步强化执法体系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市提供医疗保障服务水平。
一、建立保障机制,确保依法行政工作规范化
1、建立组织领导机制
为有效推进医疗保障业依法行政工作,将依法行政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医保工作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目标。形成全局上下共同参与,齐抓共管,明确职责,形成层层落实的工作局面,为全市医保统依法行政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
2、建立工作运行机制
坚持把依法行政纳入议事日程,将本部门负责实施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执法职能,合理分解到局执法机构,并按权责统一要求,明确相应的执法责任。局执法部门制定了本部门的工作规划、行动方案等,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和责任,细化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为依法行政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3、完成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行政执法主体的确认
根据全市机构改革整体安排部署,按照机构设立、职能整合、职责划转等要求,针对机构调整销职责划转等不同情况,按照《关于开展全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行政执法主体确认和行政执法证件核发工作的通知》(溧司发〔2019〕20号)文件要求,我局确认了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和行政执法主体并向社会公布。
二、深入推进医保系统“放管服”制度改革
1、认真做好行政权力事项划转整合工作
“三定”方案下发后,我局认真梳理医保相关的权力清单底数。以江苏省政务服务一张网平台为依托,及时梳理跟医保服务相关的行政权力。截至目前,我局行政权力事项共计:11项,其中行政处罚4项,行政奖励1项,行政征收1项;行政给付2项,其他权利3项。机构改革后,权力事项顺利移交、无缝对接,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2、积极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
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和监管事项应上尽上的原则,我局通过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认领常州市医保局和溧阳市民政局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共11条,并实行动态管理。“互联网+监管”平台建设,为我局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和创新“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信用监管等检查监管方式创造了条件,也是厘清监管责任、明确监管措施、统一监管标准,实现政府监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精准化的重要手段。
3、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
根据《省政府关于印发在全省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18〕137号)文件要求,我局加快工作步伐,及时在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平台反馈。在溧阳政务服务一张网平台公开办理,公开法定依据、办理流程、办事指南、申报材料、办理条件等内容,努力推进不见面审批工作,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管理,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三、强化普法宣传和执法体系建设
1、加强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增强模范守法意识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制定年度干部学法计划,落实年度学法内容,把领导干部学法纳入常态化学习管理要求。组织中心组学习《民法典》、《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深入宣传医保相关法律法规,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我市医疗保障水平。
2、抓好重点对象普法,促进全民普法深入开展
以提高依法办事能力为重点,加强公务员的法治宣传教育。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意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党员干部学法考试考核制度,深入开展“万人学法”等活动,组织参与学习并完成考试,全面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常年聘请法律顾问,规范行业执法程序和行为,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
3、狠抓“法律八进”活动,把法制宣传落实到基层
今年,我局积极组织法律“八进”活动,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4000余人;开展“法律八进”送法下乡活动,分别在溧阳市民生药房、戴埠镇杨家村、竹箦镇廉政广场等地为群众宣传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等法律知识,共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
溧阳市医疗保障局
2020年12月23日